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也被許多軍迷稱爲,美日之間的決定性戰爭。這場戰爭的結果,直接決定了太平洋的歸屬。日本輸掉了太平洋戰爭,也就輸掉了自己的未來。某種程度上說,太平洋戰爭的失敗,給日本投降提了速。

    太平洋戰爭中最關鍵的戰役,絕對是美國的奪島戰役了。如果說中途島美軍擊敗日本聯合艦隊,只是讓日本沒有反擊能力。那隨後的奪島戰役,則是讓日本徹底被打垮。所以奪島戰役非常關鍵。

    在奪島戰役中,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發明的“蛙跳戰術”,也成爲人類戰爭史上的經典戰術。二戰結束後的1983年,美軍突襲格林納達,使用了蛙跳戰術。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軍101空中突擊師,再次使用蛙跳戰術,然而相比較起來,美軍蛙跳戰術用的最好,還是二戰時期。許多人還將二戰美軍蛙跳戰術,寫進軍事教科書中。

    然而,被許多人奉爲經典的蛙跳戰術,實際上卻犯了兵家大忌!那這個戰術到底犯了那條兵家大忌?爲什麼美軍就能使用成功呢?

    蛙跳戰術的精髓,就是通過跳過敵人防禦強點,直接打擊敵方防禦弱點。用類似青蛙跳障礙的方式,迅速逼近終極戰略目標並完成。用中國成語總結,就是五個字:“擒賊先擒王”。

    蛙跳戰術只找軟柿子捏,前進的同時卻將自己的後背留給了強悍的敵人。如果強悍敵人順勢出擊,那執行蛙跳戰術的部隊,就會面臨被兩面夾擊困境。任何被兩面夾擊的部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這種跳躍式打法犯了兵家大忌。這一點,我想尼米茲和麥克阿瑟不會不知道,但他們還是使用了蛙跳戰術,只因爲當時的美軍具備三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制海權

    在美軍實施蛙跳戰術之前,美國海軍已經取得了太平洋的制海權。這一點是蛙跳戰術成功的第一個前提。中途島海戰後,日軍喪失了幾乎所有重型航母,這也讓日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大打折扣。沒有了遠洋作戰能力,日軍的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就如同盲人走夜路,根本沒法和美國航母戰鬥羣抗衡。所以在美國執行跳島戰術時,日海軍只能看着卻不能給駐島部隊提供任何實質幫助。

    第二個前提:制空權

    蛙跳戰術想成功,制空權也是前提之一。二戰期間,日海軍失去了航空母艦,也就失去了太平洋上空的制空權。制空權失去不僅導致駐島日軍只能被動挨打。更導致駐島日軍佈防全部暴露在美軍偵察機之下,從側面幫助美軍順利完成蛙跳戰術。

    第三個前提:情報準確

    這點想必很多人都不重視,二戰美軍執行蛙跳戰術,唯一一次喫虧,就喫虧在請報上。硫磺島戰役,美軍情報失誤,情報顯示硫磺島上沒有多少日軍,但實際上日軍都在地道內。這次情報失誤,直接導致美軍陣亡6821名士兵。成爲美軍太平洋戰爭期間,最大的一次陣亡事件。當然,除了這次事件外,美軍情報沒再出現過失誤。

    正是因爲美軍滿足了這三個前提,所以才成功運用蛙跳戰術,打敗了日本,贏得了太平洋戰爭的最終勝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