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秦国国运的转折点。变法实施之前,秦国积贫积弱,屡遭强国欺凌;变法实施之后,秦国国力大增,成功击败了昔日的霸主魏国,实力跃居“战国七雄”之首。在此后一百多年时间里,秦国越来越强大,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数百年的群雄纷争格局。有人认为商鞅变法之后,秦灭六国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也有人认为,即便有商鞅变法加持,秦灭六国还是有很多偶然因素。那么秦灭六国究竟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呢?夜读史书认为两方面的原因都不可或缺。

从历史的必然上来说,秦国在地理、农业、制度、政策连续性、人才建设等方面都优于东方六国。

一、地理。秦国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地区,此地南依秦岭,北连黄土高原,东面有崤山纵列,西面有汧山、陇山相接。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后的情况下,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巨型堡垒,如果没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想要攻入此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西汉著名学者贾谊在《过秦论》中就写道:“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二、农业。秦国在完成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后,蜀地与关中都成了沃野千里的大粮仓。长期战争比拼的是国家综合实力,秦国更为先进的农业及灌溉系统为秦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为秦国的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三、制度。商鞅变法确立了秦人以法家思想治国的理念。后来秦昭襄王时期的名相范雎又帮助秦王实现了将贵族集团手中的权力收归中央。在其他诸侯国国君还在为与宗室、权臣争权夺利不断内耗的时候,秦王已经可以充分体验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了。

四、政策连续性。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的近一个半世纪中,秦国被几个能干又长寿的国君统治,从而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五、人才建设。秦国国君重视人才,而且基本做到了知人善任。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都不是秦人,但他们却在秦国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不过,秦国虽然拥有上述诸多优势,但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偶然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从外部方面看,战国中后期,秦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有赵国、齐国。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完全有实力与秦国一决高下,但后来却因王位继承权问题导致严重内斗,国力大幅削弱,再也无法与秦国相抗衡。齐国的齐湣王曾与秦国的秦昭襄王东西称帝,可见当时双方实力旗鼓相当。然而齐湣王在齐国鼎盛时期四处树敌,结果遭致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讨伐,齐国战败后一蹶不振,秦国自此一家独大。

从内部方面看,秦国的秦武王孔武好战,继承王位后没几年就意图灭掉周王室,问鼎天下。当时赵、齐、楚等国都还相当强大,秦国要是在此时强出头,那就很有可能遭到多国联军的合纵讨伐。参考上面齐湣王的例子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强国到弱国转变,有时候也就是一场战争的事情。秦武王如果继续执政,秦国甚至很有可能在齐国之前就衰败了。但对秦人来说算是非常幸运的是,秦武王在执政第四年擅闯周王室所在的洛阳,欲夺象征天子的九鼎,结果在举鼎的时候用力过猛,气绝而亡。秦武王死后,秦国继续回到相对低调发展的路线上,这才有了后来愈发强大的秦国。

综上所述,秦国内部不断强化,外部诸国不断削弱,这才使秦灭六国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