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是秦國國運的轉折點。變法實施之前,秦國積貧積弱,屢遭強國欺凌;變法實施之後,秦國國力大增,成功擊敗了昔日的霸主魏國,實力躍居“戰國七雄”之首。在此後一百多年時間裏,秦國越來越強大,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結束了自春秋以來長達數百年的羣雄紛爭格局。有人認爲商鞅變法之後,秦滅六國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也有人認爲,即便有商鞅變法加持,秦滅六國還是有很多偶然因素。那麼秦滅六國究竟是歷史的必然還是歷史的偶然呢?夜讀史書認爲兩方面的原因都不可或缺。

從歷史的必然上來說,秦國在地理、農業、制度、政策連續性、人才建設等方面都優於東方六國。

一、地理。秦國位於函谷關以西的關中地區,此地南依秦嶺,北連黃土高原,東面有崤山縱列,西面有汧山、隴山相接。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後的情況下,這裏就是一個天然的巨型堡壘,如果沒有壓倒性的軍事力量,想要攻入此地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西漢著名學者賈誼在《過秦論》中就寫道:“秦地被山帶河以爲固,四塞之國也。”

二、農業。秦國在完成了都江堰和鄭國渠兩大水利工程後,蜀地與關中都成了沃野千里的大糧倉。長期戰爭比拼的是國家綜合實力,秦國更爲先進的農業及灌溉系統爲秦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後勤保障,爲秦國的最後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三、制度。商鞅變法確立了秦人以法家思想治國的理念。後來秦昭襄王時期的名相范雎又幫助秦王實現了將貴族集團手中的權力收歸中央。在其他諸侯國國君還在爲與宗室、權臣爭權奪利不斷內耗的時候,秦王已經可以充分體驗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好處了。

四、政策連續性。從秦孝公到秦始皇的近一個半世紀中,秦國被幾個能幹又長壽的國君統治,從而確保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五、人才建設。秦國國君重視人才,而且基本做到了知人善任。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李斯都不是秦人,但他們卻在秦國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極爲關鍵的作用。

不過,秦國雖然擁有上述諸多優勢,但要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偶然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

從外部方面看,戰國中後期,秦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有趙國、齊國。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完全有實力與秦國一決高下,但後來卻因王位繼承權問題導致嚴重內鬥,國力大幅削弱,再也無法與秦國相抗衡。齊國的齊湣王曾與秦國的秦昭襄王東西稱帝,可見當時雙方實力旗鼓相當。然而齊湣王在齊國鼎盛時期四處樹敵,結果遭致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討伐,齊國戰敗後一蹶不振,秦國自此一家獨大。

從內部方面看,秦國的秦武王孔武好戰,繼承王位後沒幾年就意圖滅掉周王室,問鼎天下。當時趙、齊、楚等國都還相當強大,秦國要是在此時強出頭,那就很有可能遭到多國聯軍的合縱討伐。參考上面齊湣王的例子可以看出,戰國時期的強國到弱國轉變,有時候也就是一場戰爭的事情。秦武王如果繼續執政,秦國甚至很有可能在齊國之前就衰敗了。但對秦人來說算是非常幸運的是,秦武王在執政第四年擅闖周王室所在的洛陽,欲奪象徵天子的九鼎,結果在舉鼎的時候用力過猛,氣絕而亡。秦武王死後,秦國繼續回到相對低調發展的路線上,這纔有了後來愈發強大的秦國。

綜上所述,秦國內部不斷強化,外部諸國不斷削弱,這才使秦滅六國成爲勢不可擋的趨勢。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