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赛季是CBA联赛职业化以来的第25个年头,在通往职业化的过程中,从最初的举国体制,到后来外援与合同制的引进,再到球员流动的逐步展开一直到2015年后开启选秀模式。可以说,CBA联赛一步一个脚印,正在朝着推动中国篮球发展的方向努力着。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篮球人结合国外先进的篮球制度和理念,结合本土篮球特点,不断摸索改革。这其中,NBA联赛的模式对于CBA联赛的改革可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CBA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全盘效仿NBA吗?我们应当如何在吸纳NBA联赛亮点的同时结合中国篮球的特点与时俱进的发展呢?

如果我们回顾CBA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其中经历的大体模式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保守的举国体制类型,代表人物为信兰成。信兰成执掌篮协期间,CBA联赛的场次和赛季跨度较为有限,各队提拔年轻队员的方式主要以青年队为主,也有一些球队隶属于地方体育局,这也就注定了球队与球队间球员的流动较少,毕竟没有哪个体育局愿意把自己培养的球员拱手让给他人。而联赛跨度较短的目的在于为国家队备战国际比赛腾出时间。这种联赛运作的好处在于集中优势资源给与提拔的个别优秀球员,让国家队最终定格的12人能够有更长时间的磨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队曾在1994年和1996年分别取得过世锦赛前八和奥运会前八的佳绩。但这种联赛模式的弊端也较为明显,球员流通过少导致联赛竞争力有限,优秀球员容易向当时体制下具备更大选材面的球队集中(例如八一),导致联赛容易形成一支球队的独霸模式。长此以往,会导致选材面越来越窄,联赛推广不利,除了被选拔出的十几名球员外,其他球员一年下来真正打比赛的时间也较短,比赛场次过少就意味着难以长期维持一个高效状态。

于是,CBA联赛开始了尝试性的改革,从制定外援引进的制度,到合同制的很快成型,这些其实都是联赛市场化推广的开端,但由于多年来的僵化体制,加上很多俱乐部与体育局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很多球员的档案还隶属于地方体育局或某单位,换句话说,就像签订了一份卖身契一样,在这种背景下,CBA很难形成真正的联赛市场化。甚至直到今天,我们的市场化程度也还未成型。这其中的具体现象包括一些俱乐部的实际运作权其实还在地方体育局手上,导致联赛与过去的模式并没有本质改变,联赛中绝大部分球队都处于亏损状态,但已经开始出现了脱离体育局之外的自由球员,例如韩德君,李根等。但完善的转会规则和市场运作模式还没有形成,这也就导致了球员的转会出现过很多不职业的情况,例如由于球员的工资不对外公开,这就意味着球员的身价处于不透明的状态,某球队如果看中了一名球员,他们无法依照联赛体质下的规则对其进行公开报价或匹配合同。用之前一些俱乐部总经理的说法,如果看中了其他球队的球员,要先和对方的所隶属的体育局高层打招呼,对方同意调出球员的档案后,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转会。为此也曾出现过许多让人唏嘘的事件,例如当年巴特尔为加盟新疆以去欧洲打球和疗伤为理由,缺席了一年的时间。类似的例子还包括”回家考公务员”的买尔丹和”出国留学”的吴冠希。相比之下,NBA更加透明的制度让各球队对于心仪的球员的情况有着更清晰的了解,如果该名球员有合约在身,俱乐部可以寻求通过交易的方式获得该名球员,如果该球员合同到期处于自由身,那么也可以直接报价,其运作权力完全掌握在俱乐部手中。CBA联赛在运营上对NBA的效仿是有必要的。

姚明上任之后,CBA逐渐完善推动了选秀和工资帽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转会市场,以刚刚过去的一个休赛期为例,新疆男篮由于周琦的大合同导致无力续约可兰白克,西热力江等老将,两人分别转投同曦和上海。但这也给了齐麟等年轻队员更多的机会,本赛季齐麟连续30+的表现也让人们眼前一亮。而选秀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当缩小弱队与强队之间的差距,也是排名靠后球队补充阵容的主要渠道之一。今年可以说是自2015年开展选秀以来里程碑式的一年。朱玮松,张宁,区俊炫,祝铭震等选秀球员的高光表现证明了选秀的价值,也在一定意义上把联赛更广的推广到了校园层面,对于日后长期的发展规划有着良性意义。这也是本赛季的CBA联赛相对让冠军争夺更有悬念的原因之一。这方面我们以NBA为效仿对象可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

那么,除了联赛运作,选秀规划以及更科学的训练方法等我们需要效仿NBA的地方外,有没有哪些东西是我们不宜全盘向NBA看齐的呢?当然也有,以NBA联赛近两个赛季奉行的联赛文化来看,NBA为了收视率的提高,推行了No hand check,垂直起跳防守(不允许防守者在起跳后向不同方向防守),走步违例规则修改,以及一系列弱化防守和对抗,强调突破和进攻的规则更改。此举也大大降低了内线球员的作用,突出了锋线球员对比赛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球员在防守时双手背后的尴尬情况。如果说防守3秒姑且还能被认同,那么后来的部分规则修改则有可能让NBA出现物极必反的效果。对于中国篮球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在国际赛场取得更好的成绩,对比NBA如今极度弱化防守和对抗的联赛文化,国际篮球FIBA规则则鼓励防守和对抗,而且没有防守3秒一说,这意味着联防的效果将大大增加。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效仿NBA目前的联赛文化,也同样修改规则限制防守和对抗的话,到了国际赛场上,本土球员本就对抗不足的问题会被更加无限的放大,去年世界杯,我们在与委内瑞拉的比赛里,频繁被比自己矮半头的对手抢在身前卡位的情况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而联赛中,很多教练员也都会在有对抗的情况下不断向裁判施压,但不得不说,以目前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的对抗能力和防守强度,联赛还是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向FIBA篮球规则靠拢,可以效仿一下欧洲篮球联赛的吹罚尺度。因此,现在盲目将NBA联赛的防守动作照搬到CBA联赛进行研判效仿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不见得是件好事,毕竟,我们没有美国篮球那样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职业球员基础。

都说联赛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篮球整体水平,作为还在发展的CBA联赛,我们既要学习NBA联赛的运作模式,也要是清楚结合自身弱点,适应国际篮球规则这一点。对于一个发展25年的联赛而言,需要总结和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博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