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都成了被群众信任的“老吕”

吕建江,是一位人民警察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奋进……吕建江的故事,是一段平民英雄铸就的不凡传奇,也是一曲致敬时代的楷模之歌。3年前,他生前工作过的省会安建桥综合警务服务站更名为“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3年来,吕建江精神在这里传承光大。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前夕,记者走进了这座我省首个以民警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站,点点滴滴中,感受民警、辅警的担当与奉献。

2020年12月25日,冬日街头,阳光渐渐温暖起来,人来车往中,伫立在省会槐安路与建设大街路口的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安静地守护着辖区的平安。8时30分,记者推开警务站的门,民警们早已交接班完毕,民警张卫东正在梳理前一晚的警情,辅警杨秋岭不停地扫扫擦擦,其他民、辅警正准备出去巡逻,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吕建江曾在这里工作了6年多时光,他为警务站留下了很多很多,既有工作方法,也有宝贵的精神。3年来,这些已成为警务站的“家风”,融入同事们的思想中、血液中,根深蒂固,被自觉地传承着,践行着。

“老吕”是一个集体

每个人都要为集体增光添彩

2018年1月1日,“老吕叨叨”微博重新开启,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主任王永辉继续在网上开展便民警务。截至2021年1月3日,“老吕叨叨”的粉丝量从吕建江去世时的2万多人,增加到10万多人,从吕建江去世时发布的17357条微博,更新到23855条。“就是要把这种正能量、这种精神传递下去。”王永辉说。

线上,王永辉续写着“老吕叨叨”的故事;线下,警务站的全体民、辅警更是在一次次救助、出警中擦亮着这个品牌。

2020年12月30日21时40分,王永辉下班回家,发现一个醉汉躺在路边睡着了。王永辉和热心群众把他叫醒后,发现他根本走不了路,什么也说不清。王永辉打了110,把他交给了同行,帮他联系家人。像这样的事,在警务站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帮助群众,他们没有上下班之分。

一天晚上11点多,杨秋岭下夜班回家,看到有个人躺在路上。他没有多想,直接下车走到男子跟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原来这个男子找人要钱不顺,喝了些酒,一时想不开就躺在了路上。杨秋岭蹲在地上和男子聊了有40多分钟,“他心中的烦闷诉说了出来,疙瘩自然也就解开了”,看着男子情绪稳定了,杨秋岭通过他的手机联系到他的家人将其安全接回。

“帮助别人,自己心里是愉快的,就像老吕那样。”杨秋岭如是说。

范士平是一名巡防队员,跟老吕一起工作的时间也最长。“潜移默化,受到老吕的影响。服务群众不能怕麻烦。”他说。

有人捡了个包交到警务站。细心的范士平以包里的一张药店会员卡为线索跑到药店查询,一个线索也不放弃,最终找到了失主。“觉得是自己应该做的。”

辖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喜欢到警务站聊上几句。老人之前报过一次警,是吕建江和张迎东出的警,现在老吕走了,老人和张迎东成了老熟人。“我们不能辜负了群众的这份信任。”张迎东说。

多说一句,多做一点,多帮一点

已成为民警不约而同的共识

“只要群众求助,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要做好。”记者先后两次来到警务站,每个值班民警都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2020年12月22日13时许,在休门街与槐安路口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民警张迎东接警后赶到现场,只见一男子躺在地上,满脸是血,旁边倒着一辆电动车。张迎东紧急打120叫来救护车送伤者去医院,然后保护现场。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干刑警出身的张迎东走访了附近的居民,查看了附近的视频,终于在一个停车场的视频中发现了男子受伤的过程,原来是他自己摔倒受伤。

“其实,调查原因并不在出警的范围,但在每一起接处警中,我们能想到、做到的,都尽力去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张迎东说。

在民警崔钢的出警经历中,有惊险,也闹过乌龙。一天的凌晨1时许,崔钢接到派警,有女孩欲自杀。他急忙赶去事发小区。女孩家住四楼,崔钢怎么也敲不开门,时间就是生命,他不顾危险,果断从四楼中间的阳台爬过去。“当时根本就没那么多顾虑,脑子里只有救人。120来后,经过及时救助,好在有惊无险。”崔钢回忆说。同样是晚上,崔钢接到派警说某小区居民家进小偷了。他立即赶了过去,报警的老人隔着窗看见民警来了,拉开窗户说:“实在不好意思,没进小偷,是螃蟹跑出来了。”原来,当天老人的孩子要回来吃饭,老人去市场买了几只螃蟹,后来孩子打电话说不来了,老人没舍得吃,谁知夜里螃蟹爬了出来闹出动静让老人误以为进小偷了。“去一趟,她安心,咱也安心。”“基层出警关键是解决得好,每个民警干的具体事不一样,但都是用暖人心的方式去做。”王永辉说。

2019年的冬天,一名出租车司机把一名醉酒男子拉到警务站,男子下车躺在地上怎么也叫不醒。值班民警们将男子抬起来,给他垫上个垫子。几经周折,民警终于打电话联系上男子的同事,这才将男子接回去。第二天,该男子专程来警务站表示感谢。像这样的事,几乎每个值班的民警都经历过,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

“这个饭不要再吃了,时间长了都馊了,吃了要生病的。”崔钢接到一起警情,有居民反映邻居家散发出异味,他便来到居民家中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家中就一位老人,桌上还放着三天前的饭,环境脏乱,老人说他儿子不管他,还把他的工资卡拿走了。崔钢边和老人聊着边收拾起了卫生,叮嘱老人不要再吃剩饭了,并给老人在外面买了份热乎饭,还打电话给他儿子,帮老人把工资卡要了回来。

“走时还和社区说了说老人的情况,让他们多关注着点。”能想到的、能做到的,崔钢尽力做好。“来到吕建江警务站,必须向吕建江看齐,共同扛起这面旗帜。”他表示。

在警务站,记者看到了一个寻人寻物招领登记本,里面清楚地记满了热心群众捡到送来的各种物品,记录了具体时间、接待民警、处理结果。大到笔记本电脑、电动车,小到一串钥匙、一张公交卡,件件记载清晰。在站里,很多细节无声地传递着温暖,能及时更换的半桶水、凳子上自制的坐垫、处理车辆违法记录时照相用的补光灯等。

“老吕做的工作我们要做好,甚至要比以前做得更好。”张迎东和吕建江并肩作战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他对于站里的工作再熟悉不过了。

“不知不觉,我也成了他”

张金茂是站里最年轻的民警,2009年从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毕业后在刑警大队实习,2013年通过考试正式入警,被分到当时的安建桥警务站,师从吕建江。“刚来时不太适应,刑警是破案、抓嫌疑人,让人特有成就感;而在警务站,接处警都是老百姓家里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这家扰民了,那家狗丢了……”他回忆着刚来警务站工作的日子,对比着这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岗位。

吕建江爱步巡,张金茂就跟着吕建江在辖区巡逻,看到他不时停下来和居民唠唠,谁家窗户没关好,谁家的小房挂锁不安全,都要提醒一下,谁家有需要帮助的事,都要助把力。渐渐地,他理解了警务站的工作,每化解一起群众的矛盾纠纷,就促进了一分和谐;每多一次安全提醒,就有可能减少一起案件的发生,对服务群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您别着急,我带您好好找找。”一位老人来警务站求助,她从万达打车到东岗怡园,下了车却想不起家在几号楼几单元了。本来这个小区不属于他们辖区,但天晚了,老人找不到家,张金茂很不放心,就帮着老人耐心地查找,最后,终于妥善解决。

现在的张金茂也像师父那样爱步巡,“步巡能和群众近距离交流,了解更多的情况,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张金茂说,“不知不觉,自己也成了他。”

来源:河北法制报

编辑:河北省公安厅新闻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