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成功往往和興趣無關。有責任、有毅力、有認真的態度往往纔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擁有這些優良品質的人不管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來自河北東關的高鳳林就是這樣一步步從普通人走到了中國第一焊工的位置。

高鳳林出生於1962年3月,家境雖然普通,但還是上得起學。而且高鳳林從小就學習成績優異,父母也對他寄予了厚望。高鳳林在讀書的時候尤其喜歡機牀,希望自己以後也能從事機牀相關的工作,以回饋社會。

1978年,高鳳林順順利利上了隸屬於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的技校,但事與願違的是,他選錯了專業。他進入的班級是焊接工藝製造班,這裏沒有他喜愛並深有研究的機牀。高鳳林感到沮喪,成績也因此一蹶不振。

但學霸畢竟是學霸,既然已經考上了大學就不能浪費,高鳳林找了幾名焊接老師傅,請教他們該如何學習和操作。在多名焊接師傅的幫助下,高鳳林最終放下了心中的落差,並刻苦學習起來。

這次誤打誤撞居然將高鳳林在焊接工藝上非同尋常的天賦給開發了出來,1980年高鳳林從第七機械部第一研究院211廠技工學校畢業後,就立即成爲了211廠14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

如果高鳳林就此心滿意足,他也許會像其他工人一樣過完普普通通的一生。但是高鳳林在工作時依然堅持學習,很快他就被看中調往了航天工業部 。在這裏工作,是很多人炫耀的資本,但高鳳林卻認爲自己應該學習更多的知識。

1988年,高鳳林進入首都聯合大學深造,並於1991年考上了技師。又通過幾年孜孜不倦的工作和學習,1997年他考上了高級技師。就在這期間,高鳳林曾提出過焊接工藝改進措施,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他也因此獲得了科技進步獎等多種獎項。

就像人們常說“機會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而高鳳林的準備一直都從未停下。高級技師並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即使是喫飯休息,腦子裏都時時刻刻在想着焊接的知識,模仿老師傅們的技巧。

爲了能夠更多瞭解航天工業相關的知識,他又在2000年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學學習計算機相關的知識,並於同年成爲了航天特級技師。此時的高鳳林早已接觸到飛機、火箭等焊接工程,而他又經過反覆研究和推敲,幫助我國解決了200多個航多航空航天領域焊接的難題。

在中國,高鳳林已經成爲了火箭“心臟”的御用級焊接工。2006年,國際上16個國家的科學家們在低溫超導磁鐵的製造上陷入了困境,一連好幾項提案都被否決。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諾貝爾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想起了一個人——高鳳林。

高鳳林被邀請到了現場進行勘察,他很快就指出了癥結所在,並給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讓國際聯盟和美國宇航局的人員個個都佩服不已。有外國的部門開出了比高鳳林原來的工資高出8倍的報酬,想要挖走他,高鳳林堅決拒絕了。

在他的觀念裏,金錢根本就不是能入眼的物品,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更熱愛自己的國家。曾有人誇讚他爲祖國做出的貢獻,高鳳林真誠說:“崗位不同,作用不同,僅此而已。”他認爲只要心中裝着國家,不論幹什麼都很光榮。

有這樣的一位赤忱忠心的人才爲國效勞,應該說是所有中國人的福氣。2019年9月25日,高鳳林成爲了“最美奮鬥者”之一。正所謂“行行出狀元”,高鳳林就是中國焊接工的王者,將航空航天探測器焊上了太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