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胡蘊蓉與甄嬛私下達成協議,她們聯手扳倒宜修之後,胡蘊蓉取而代之做皇后,甄嬛不許跟她爭皇后之位,更不能從中作梗。

甄嬛答應了,甄嬛以爲,以胡蘊蓉目前的境況,即便將來做了皇后也不足爲懼。畢竟,自己手中不但有兩位皇子坐鎮,而且自己的聯盟陣營也十分強大。不僅有端妃、敬妃這兩名死黨,還有一位貞妃——徐燕宜貞妃也是位生有皇子的嬪妃。

目前的宮中就只有四位皇子。分別是甄嬛的弘堰,眉莊的“潤兒”,還有皇后從齊妃那裏奪來的弘時,以及徐燕宜生的皇子“涵兒”。

也就是說,皇后一旦被扳倒,那麼,皇后的養子弘時也會隨之被廢棄掉。將來的太子,就只能從甄嬛與徐燕宜的這幾位皇子中選了。

無論誰會被選爲太子,甄嬛都會成爲地位穩固的太后或太妃。徐燕宜不得寵,她的兒子被立爲太子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甄嬛成竹在胸,底氣十足,她纔不會與胡蘊蓉爭什麼皇后之位,高處不勝寒,位高人愈險。自己只要牢牢把控住兩皇子就已足夠了——這纔是甄嬛最大的籌碼!

甄嬛也以爲,宜修失勢後,胡蘊蓉一定會順理成章的成爲皇后的,不料卻節外生枝,一場意外變故幾乎令胡蘊蓉徹底沒戲。

1、皇帝要廢掉宜修,胡蘊蓉欣喜若狂

宜修當年謀害純元的陰謀被揭穿,皇帝痛心疾首、怒不可遏,當即召集甄嬛、端妃、胡蘊蓉等人連夜突審宜修。

皇帝命甄嬛草擬一份廢后詔書來,自己蓋章之後,即可生效。這樣的話,明日的後位便可懸空下來了。後位虛席以待,中宮不可或缺,皇帝一定會重新選一位出身高貴、德行出衆的嬪妃來填補皇后之位的。

論才貌雙全、並生有皇子,甄嬛自然是首選;但若論資歷老成,端貴妃卻也是當仁不讓。

然而,甄嬛與端貴妃的硬傷卻是出身不夠高貴,雖然端貴妃是將門之女。但比起胡蘊蓉還是要差一些的。胡蘊蓉的外婆是舞陽大長公主,和皇帝的祖父是親兄妹。她的母親是晉康翁主。也就是說,胡蘊蓉身體裏也流着皇族的血脈,所以,按出身排序,胡蘊蓉入駐中宮當之無愧。胡蘊蓉也是這麼以爲的。

然而,胡蘊蓉怎麼也沒想到,眼看自己與皇后之位就差臨門一腳了,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硬是攪黃了她的好事。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當今太后。

太后在宮中耳目衆多,怎會不知道宜修的陳年舊案已發,皇帝此刻正醞釀廢后?因此,太后漏夜前來,極力阻止皇帝廢后。

太后與皇帝說起了當年他對純元皇后的親口承諾。身爲帝王,本應該一言九鼎,怎能出爾反爾,朝令夕改?

原著原文如下:(爲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原文裏的人稱與人名換成了電視劇中的人稱與人名,基本情節不變。)

太后道:“當年,你親口答允了阿柔的,絕不廢棄宜修!”皇帝憤聲喚道:“母后!”

“皇上!”太后生生壓制住皇帝的悲憤:“你若罔顧對阿柔的承諾,連她遺言也不聽從,來日黃泉相見,你還有何面目去見她?”

皇帝面目哀慟,不可自已。太后憐憫地看着他,口中嚴厲卻分毫不退:“你如今厭棄宜修,連名字也不願稱呼,口口聲聲稱她爲朱氏。可你別忘了,阿柔何嘗不是朱氏,你母后何嘗不是朱氏?哀家只告訴你一句話——朱門不可出廢后!”

2、胡蘊蓉與皇后之位失之交臂,徒留憎恨

太后眼角餘光向甄嬛與蘊蓉身上冷冷一掃:“你們兩個最好也記得。”

甄嬛輕輕垂首,坦然答聲:“是”。

甄嬛坦然答是,自然是正合她意的,沒有什麼局面會比宜修只佔着皇后之位,卻被剝奪皇后之權更理想的狀態了。皇后所有的權力都會落入甄嬛的手中,甄嬛就是後宮的無冕之王,如同皇后。她還要那個虛名做什麼?

倘若皇帝廢后,胡蘊蓉就一定會取而代之,比起對付已經失寵的宜修,對付胡蘊蓉更棘手。彼時的胡蘊蓉成爲皇后,一定會先把甄嬛打壓下去的,畢竟甄嬛是她最大的威脅。胡蘊蓉跋扈張揚,遠不及宜修沉穩內斂、瞻前顧後。關鍵是,胡蘊蓉深得皇帝寵愛,其程度與甄嬛不分伯仲。所以,甄嬛怎甘心讓後位落入胡蘊蓉之手?

此時的胡蘊蓉,亦猶如冷水澆頭、當頭棒喝,雖然沒有明確回應太后的警告,但必定也不敢違背,她只能把希望寄託與皇帝的堅持。

太后繼續柔聲勸皇帝道:“阿柔素性聰慧,人道臨死心智最清明,宜修的所作所爲她未必不曉得,所以才這樣苦苦哀求於你。宜修所爲——哀家也容不下她!哀家勸你,只是爲日後與阿柔泉下相見留下餘地,不要教她魂魄不安。宜修的朱家也是阿柔的朱家,你別枉費她一番苦心!”

皇帝只是以深深的沉默相對,太后溫言道:“母后是行將垂死之人,我的話你大可不聽。只是你要記得,你的母親是朱氏,你的髮妻是朱氏,你身上也流着朱氏的血!”言畢,她扶住孫姑姑的手,吩咐道:“竹息,帶皇后回去。”

皇后就這樣被毫髮無損地帶走了,皇帝可以不聽母親的勸告,但卻不能違背對純元許下的的諾言。當初他曾親口答應純元——永遠不會廢棄宜修,而且並沒有什麼前提條件。所以,無論宜修犯了什麼彌天大罪,他也不能毀約食言。

宜修可以失寵,也可以被剝奪一切權利,但卻永遠不會被廢后。這樣的情況下,胡蘊蓉根本沒有機會做皇后,也只能永遠屈居於甄嬛之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