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左岸

來源: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峯值人氣突破2.5億,豆瓣評分卻只有6.7,反觀去年高達9.1的評分,這是成了還是敗了?

2019年年底,在沒有太多宣發的情況下口碑吊打各大衛視,小破站的跨晚第二天瘋狂刷屏社交網絡。

但是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第二屆跨晚的口碑卻兩極分化,是今年的晚會效果不好了嗎?可以說,每一個會員都有一個自己心裏的B站晚會,內容的好壞原本就是主觀感受特別強的事兒。而對於B這樣一個互聯網圈的特殊存在,你可以將2020年B站跨年晚會看做是一個集大成的“綜藝”,也可以視作一個二次元與大衆審美的矛盾結合體。

除了湊熱鬧的看客,老會員、新會員以及圈層之外的潛在用戶纔是這次晚會的主要目標羣體。爲此,我們與幾位不同年齡、不同圈層的觀衆進行了交流,通過他們的感受,或許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懂這次B站充滿爭議的跨年晚會。

三種聲音,三個羣體

01

原住民的糾結與惆悵

作爲一位在年度報告裏顯示爲“過去一年每天定點打卡,至少在B站停留兩個小時以上追新番、補老番、看遊戲視頻”的年輕人,25歲的張陽算得上是B站最典型的重度用戶。

2019年跨晚的那幾個小時裏,他因爲《魔獸世界》舞蹈秀、《權力遊戲》主題曲、“武器大師”方錦龍的演奏激動地發了三次朋友圈。而今年,他只是在開場洛天依張開翅膀時截了張圖,這也是他整晚唯一的一條朋友圈信息。

在他看來,很多不熟悉的面孔和內容加入,讓自己第一次有了在B站上不知所云的感覺。

這種感覺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這次晚會內容重心的調整。縱觀整場跨晚,與去年相比ACG內容的佔比被肉眼可見地壓縮了,開場的洛天依、EVA主題曲、LOL的應援曲等原住民們最喜愛的ACG內容屈指可數,相反謝霆鋒、GALA、鄧紫棋、崔健、毛不易等明星的高頻率登臺演唱,讓他甚至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串臺、跳到隔壁某家衛視新年晚會了。

“很多明星我壓根都不認識,看他們唱歌有點看春晚舞蹈節目一樣。”張陽如此說。

過去人們常說B站用戶能夠接納新鮮事物,但對“恰飯”這件事的容忍度實在不高。因爲“恰爛飯”或者“恰飯姿勢不對”而引起衆怒,在B站早就不是什麼罕見的事。而這次跨晚的商業植入,顯然沒有被大部分挑剔的老用戶接納。

張陽悻悻地說道:“本來以爲葛平和騰格爾這兩個鬼畜區大佬的節目會很歡樂,結果都變成了賊尬的廣告。我不反對廣告和贊助,畢竟誰都不可能用愛發電,都是要恰飯的,但今年的廣告內容確實太多了。”他感覺整場晚會下來腦海中只記得一個元氣森林了。“但這並不是什麼好印象,我也不會去買。”

“你要問我好看嗎,說實話跟去年肯定是比不了的,但公平地說碾壓各家衛視的晚會沒問題。只是後來轉念一想,拿我自己喜歡的東西和那些不喜歡的東西去對比,本身就挺悲哀的。”張陽最後對整場晚會做了這樣一個評價。

“第二天,我總覺得不是個滋味,就又看了一遍19年的跨晚。”

02

非典型年輕用戶反覆橫跳

身處遼寧大連,往年這個時候應該已經離校放假的大四學生李思,最近幾個星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待在了寢室裏。

這個跨年夜,她也被室友拉着一起看了B站的跨晚。平時對二次元內容並不感冒的她,並不是B站的典型用戶,更多的時間她都是選擇在愛優騰等長視頻平臺追劇、追綜藝。

今年禁不止室友的安利,再加上各大衛視的跨晚大多是靠着流量明星一首又一首的歌曲來撐內容,她也在自己不喜歡的明星登臺後抽空看了看B站的晚會。

李思不是那種瘋狂的飯圈粉,平時熱衷於各種娛樂圈消息的她只對自己關注的幾位小鮮肉傾注全部熱情。包括今年各家衛視的跨晚,她更重視上臺表演的是誰,而不在意演的內容是什麼。

“其實說是一起看跨晚,實際上我一直在各個衛視跨晚之間不斷換臺,還有一個頁面開着B站的晚會,每個臺都有我喜歡的明星,有喜歡的我就切到相應的電視臺看一會兒。“帶着這樣的心態,她對室友熱衷的B站跨晚也只是好奇而已,“我就重點看了五條人、周深還有最後五月天的表演,其他的節目我都沒怎麼關注。”

03

“好奇圍觀”的中年觀衆

當996逐漸成爲當下互聯網人的標配之後,加班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兒。不過,或許是大家都有跨年的安排,31號那天晚上很多互聯網公司的職員都不約而同的提前早走了一會兒,曹越也是罕見地在8點左右就下班回家了。

“我也是一年前才註冊B站用戶的,而且不是很重度的那種。”曹越表示,自己只是偶爾閒暇時間會看一看喜歡的內容,特別是B站上面的國際關係、軍事類視頻。

是的,這位85後最近一直是在B站上了解這方面的內容。

曹越笑道:“男生都會比較喜歡軍事類的話題吧,而現在很多短視頻平臺的內容都太Low了,大多是那種無腦吹,根本沒法看。B站上面有很多高質量的軍事話題內容,之前那個年度報告裏,我看的最多的UP主居然是‘觀察者網’。”

至於對今年跨晚的看法,曹越透露:“本來我沒打算看這場跨晚的,那天下班回家後居然發現我老婆坐在電視機前看B站的跨晚,當時我還挺驚訝的。她平時是不怎麼關注互聯網的,這次居然看起了B站的節目。“驚訝之餘,他也感嘆B站的受衆確實在不斷擴大,“我自己其實也是新加入的羣體之一嘛。”

曹越坦言斷斷續續看完了今年的跨晚,多數內容自己並不是很感興趣。作爲一位中年理工男,他很難get到那些當紅明星的演唱、洛天依的開場表演、經典日語動漫歌曲等內容的精華。“我陪媳婦兒坐在沙發上看了整場晚會,但自己更多的時間是在刷手機。不能說節目不好看,只是看到滿屏幕的彈幕,我並不像那些發彈幕的人那樣興奮,總覺得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

雖然自己是B站的用戶,但曹越總感覺自己依然遊走在B站的主流圈層之外。看着滿屏幕的“爺青回”,想象着屏幕前無數興奮的年輕人,曹越的心情或許就像那句梗,“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B站的“第二次戰役”

站在B站的角度,過去兩年拓展用戶的圈層一直是頭等大事。

兩年下來,我們在每個季度財報上的數據上不難看出,在尋求用戶增量這方面B站做得相當成功。掌握着大量年輕用戶、擁有超長的用戶使用時長、用戶屬性不再那麼單一、營收結構也開始更加完善,一系列的利好助推了B站股價在去年上漲超過了350%。

總的來看,破圈這件事B站完成得很好。相應的,我們也看到以知識區爲首的各種新內容、新元素在B站的佔比越來越重。這並不是壞事,對於懷揣遠大夢想的B站而言,它需要更多ACG之外的內容來支撐破圈之舉。

接下來,B站最難的“戰役”則是要通過這些不同圈層的內容,將更多用戶凝聚在一起。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這種挑戰在這次跨晚上表現得尤爲明顯。

晚會第二篇章的月生中,那首動漫屆神級IP《EVA》的主題曲《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可以算是整場晚會觀衆羣體最割裂的時刻。彈幕上依舊全是滿屏的“爺青回”但是同樣也有無數觀衆完全get不到那些“爺青回”觀衆們歡呼的原因是什麼。

彈幕,是觀衆表達情緒最直接的方式,關於這份割裂我們能夠從無數飄過的彈幕中找到答案。

“這纔是原本的B站”、“這纔是二次元”……這些話語在一衆歡呼以及EVA劇情相關的彈幕中顯得格外醒目。顯然,這就是原住民們的聲音。但是當他們觀看完之前一整個篇章的節目後會發現,B站跨晚已經不是自己想象中那個樣子了。

這並不奇怪,在算法推薦大行其道的當下,每一家內容平臺都是以各種推薦算法在自我驅動。B站也不例外,面對ACG的重度用戶,算法會給他推薦ACG的內容;而面對新的知識區、生活區、時尚區的重度用戶,算法也會向他們推薦滿足其喜好的內容。

所以,在日常登陸B站平臺瀏覽內容的過程中,這些不同“維度“的用戶是互不干擾的,各自都生活在算法爲他們打造的“圈子”裏。而當跨晚這個需要包容所有圈層用戶的晚會出現時,各個圈層的用戶才發現B站的內容原來那麼“豐富”,並不是自己認知中那個樣子。

B站在嘗試做一場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晚會,但對於一個演出類晚會而言,讓所有人都滿意這本就是一個僞命題。

就像這次跨晚總導演宮鵬說的那樣:得找出路。而這個出路就是那些能讓所有觀衆都耳熟能詳的“最大公約數”。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受衆用戶、覆蓋觀衆越多,最終呈現的節目效果以及口碑可能就會越糟糕。

回顧B站在2019年那個全網叫好的跨晚,不難發現其中ACG的內容佔據了絕大部分。同時,由於首次舉辦跨晚,也沒有那麼多ACG圈層外的用戶關注,所以絕大部分力挺的用戶都是原住民。較爲單一的內容導向,自然會贏得這些原住民們的絕對認可。

由於這部分原住民本身的基數並不少,年輕用戶又是最願意在互聯網上發聲的那一部分羣體,於是公衆纔看到了全網的一致好評。

今年爲了追求多方的滿意,將不同內容的混搭在加上更爲濃重的商業化展示,自然會讓新老用戶都很難全程get到節目組想要展示的東西,以至於會出現類似那些傳統晚會上的各種“尿點”。

【結束語】

收起個性、覆蓋更多用戶,但卻無可避免地走向大衆化或者說平庸化,這或許是今年各方爭議聲中最突出的一點。

當然從整體水平上來看,B站的跨晚還是吊打了那些完全靠流量明星撐場面的衛視跨晚,更何況今年的跨晚評論兩極分化,也在後期帶來了更多人的關注,而有爭議和有話題對於繼續破圈成長的B站而言肯定是利大於弊。唯一要注意的,是今年跨晚的這種反差也在向B站發出一個警示:吸引用戶容易、凝聚用戶很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