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過往動輒十餘年的疫苗開發歷史相比,新冠疫苗的研發可謂進展神速

作者 | 創造一下

編輯 | Momo

在整整持續了一年後,新冠疫情並沒有走向尾聲。

多個國家的確診人數依然在攀升,特效藥依然沒有找到,適於病毒傳播的寒冬已經籠罩了北半球。

在一片陰霾中,希望之光已經開始浮現,新冠疫苗開始陸續登陸市場。在全球200多支疫苗中,有13個進入了III期臨牀的13款候選疫苗中,中國佔據了其中5席。

這些疫苗背靠海量資本,運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將傳統長達幾年的研發時間壓縮成幾個月,這背後會存在什麼問題?疫苗終將結束這場戰役麼?

上週五,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輝瑞公司的疫苗投入使用。這是輝瑞和德國公司合作的一款新冠疫苗,三期實驗數據顯示其有效率超過90%。

首批290萬劑疫苗通過飛機和警用卡車送到了美國50個州的醫院和診所。同時美國政府宣佈,已經向Moderna公司訂購了2億劑疫苗(有效率爲94.5%)。

要注意的是,這些疫苗都沒有走完全部的流程,官方只是因爲疫情的管控壓力緊急批准使用。

事實上,目前全球接種疫苗的人已經很多。在全球200多款新冠疫苗的研發中,已經有幾十萬的志願者參與其中,還有很多被政府緊急批准使用的案例。

中國在6月批准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緊急使用(試用)方案》,允許暴露風險高,且無法進行有效防護的特定人羣使用,這其中主要包括醫生、護士、邊檢人員、軍人,還有部分有涉外需求的工作者。根據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給出的數字,浙江省的接種人次達到了74萬之多。

疫苗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應用,是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有效性和安全。

比如被緊急批准的輝瑞公司聲稱,實驗表明疫苗沒有“明顯的後遺症”,但在2萬多名受試者中,有4個人患上了面癱,兩名英國國民保健署人員在打完疫苗後發生了嚴重的過敏症狀。輝瑞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這是由於疫苗引起的。

FDA表示,在任何大型臨牀試驗中,都會有一些接種疫苗的人出現與疫苗無關係的健康狀況。

另外一些症狀則肯定和疫苗有關。計算生物學家參加了Moderna公司的疫苗試驗後,手臂注射處腫脹到一個“鵝蛋”大小,伴隨肌肉痠痛,以及38.9°C的發燒。12個小時後,這些症狀全部消失。

主流的疫苗副作用在於流感症狀,部分接種者會出現發熱、頭痛、渾身無力的情況。某些人的反應會比較激烈,加州大學的一名助理教授Kristen Choi,就在在注射輝瑞疫苗後疑似感染新冠,並引發了40.5度的高燒...嚴重的症狀在一天後消失。

據統計,接種輝瑞公司和Moderna的疫苗後,有2%的接種者會出現39°C至40°C的嚴重發燒。這個比例雖然不高,但如果按照它們的目標,(2020年內接種3500萬人),將有70萬人產生嚴重發燒

公衆對於疫苗保持了觀望的狀態,據《紐約時報》最新的統計,只有58%的美國人會在第一時間選擇接種疫苗。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疫苗專家Bernice Hausman表示,相比於新冠肺炎0.5%的死亡率而言,疫苗的副作用並不危險,公衆要保持對疫苗的開放心態。但政府一定要保證信息的公開透明,爲有嚴重副作用的人提供支持。

有效性是另一個隱憂,目前的疫苗都無法保證能持續多久的有效性,畢竟研發出的時間太短,研發者根本沒有時間做長期試驗和觀察。

另外,新冠疫苗的有效性驗證都是測試人體內的抗體數目,測試者都沒有直接接觸新冠病毒。以往的一些試驗中,會讓志願者直接暴露在病毒下,去做最直接的驗證。

但針對新冠病毒,目前沒有特效治療方案。直接讓人接觸病毒,會存在呼吸衰竭、併發症、後遺症、甚至死亡的風險。

2006年,一名志願者正準備服用一瓶傷寒細菌

此外,疫苗還存在運輸的問題。

疫苗沒有複雜的供應鏈和生產流程,獲准使用後, 往往在半年內就能達到千萬級的產能。

但怎麼把這麼多疫苗運到需要的人手裏是個難題,比如,輝瑞和莫德納疫苗對於溫度有嚴苛的控制,輝瑞的疫苗必須在零下70度的環境下儲存和運輸,在普通冰箱中只能保持5天的活性。

而從全世界的範圍看,提供零下70度環境的運輸服務非常罕見。

提供超低溫保溫的專用儲存箱

在以往的疫苗分發中,由於冷鏈的控制,可能會造成5%-50%的疫苗變質。很多疫苗提供更友好的儲存運輸方式,比如在中國5只進入三期臨牀試驗的疫苗,都可以進行常規的冷鏈儲存,不需要專門訂購儲存設備。

在定價方面,海外疫苗的定價區間大約是10-30美元(約70-250元人民幣),Moderna給一些國家的報價在每劑32-至37美元之間,阿斯利康則透露自己的產品只需幾美元的費用。據《創造一下》瞭解,一劑國產疫苗的全部費用可能在450元左右。

日本等國家已經明確表示會承擔疫苗全民注射的全部費用,不過在中國這種人口大國,或很多貧困國家,全民注射對於政府來說是一筆相當龐大的開支,普及的時間可能會拉的很長。

雖然全球已經有大批疫苗被緊急使用,但考慮到產能、有效性、安全性、運輸、價格,公衆接受程度等因素,距離新冠疫苗的大規模應用還需要時間。樂觀估計,疫苗的正式批准可能會發生在明年1-2月左右。

在曙光正式綻放前,全球還需要渡過一段最陰暗的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