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的方法有很多種,但不會游泳是硬傷,能救就儘自己最大力,救不了也絕不去逞強,誰都有家人孩子父母,沒必要做無價值犧牲,如果民警救人犧牲,單位負責撫卹,又是誰之痛。對面跳水的花季少女,而不會游泳的安徽民警,當時內心該是多麼的無奈。

首先,履行作爲義務應當以擁有作爲能力爲前提。如果涉事民警真的不會游泳,那就是客觀上不具有作爲可能性,主觀上沒有期待可能性,其不下水救助的行爲在個人層面並無不當。

前不久四川有一個年僅31歲的民警在不會游泳的情況下奮不顧身跳入湍急的嘉陵江救人,最後很不幸,那位民警犧牲了,評論幾乎都是對民警的惋惜,對英雄的敬佩,對自殺者連累他人的抨擊,差不多的說辭就是警察也有命,也是普通人,一定要在保護好自己前提下向他人施救。同樣的情況,不同的做法,這一次民警輔警也是不會游泳,所以保護自己生命爲重,沒有去對死者施救。

爲什麼更多人去抨擊警察了呢?除開警察這個職業,他們也有家庭,有自己的生命,是一個家庭的父親,兒子,丈夫,頂樑柱。警察是爲人民服務,而不是爲人民盲目做無謂犧牲,爲什麼非要人犧牲了纔會去歌頌,去讚揚這是個好警察,這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但是,這對警察公平嗎?目前網友太多太偏激了,要麼一昧的去抨擊,批判,要麼就是一昧地誇耀,讚揚。每件事情發生是有多種因素,出事了不是去指責哪一方,是要去想怎麼以後杜絕這種問題。

就這件事來說,第一,十幾歲的青少年自殺真的很多就是衝動爲之,或者是一時想不開,這跟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甚至是成長曆程。特別是家庭,17歲的小妹妹,正是青春花季,女孩子最美的時刻,真的挺惋惜的,也不知道這個小妹妹經歷了怎麼樣的遭遇,但如果周圍環境,親人朋友及時發現情況不對,加以疏導,她肯定也跟更多同齡人一樣,在書卷上用筆奮鬥着未來。

第二,民警和輔警沒有救回來,也真就不能全怪他們吧,律師說警察有法律上的義務救人,這沒錯,可什麼事都要量力而行,警察也確實勸阻了死者,但勸阻內容不得知,女孩子猝不及防的跳水,也許警察當時也懵了。而且,從視頻來看,小姑娘跳水後並沒有掙扎,她應該當時挺絕望的,所以民警輔警的勸阻對她根本就沒有用。姑娘跳水後,後面又有一對警察趕來,手拉手組成人鏈,試圖營救女孩,就是沒有做到爲人民犧牲,也不至於被一些網友口誅筆伐。

第三,換成另外一種結果,像四川犧牲的那位民警一樣,最後人沒救上來,民警也犧牲了,然後網絡又是另外一種風氣,這纔是人民的好警察,這又是誰的丈夫兒子,警察也是人,不要做無謂的犧牲,要保護好自己。又是對死者的口誅筆伐,自殺不要拉人墊背。

總之,大多數人很雙標,不會水的人,面對平靜的水面,內心真的會有深深的恐懼感。民警也是普通老百姓,讓一個或者幾個不會游泳的“旱鴨子”下去救人,結果難道很難想象嗎?

講究死者爲大,對小姑娘表示哀悼惋惜,希望在寧外一個地方能開開心心。而被停職的民警輔警,也對他們的幸表示同情,處罰肯定是沒跑了,希望那些真正想當警察,把警察當信仰,崇尚熱愛警察的人不要寒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