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是对古都北京的传统风俗的叫法,现代人眼里的“老北京”,大多止步于清末民初。由此,许多朋友对北京的认识是这样的,既然明清两朝是封建王朝发展的巅峰,那么,在此期间作为首都的北京一定是中国最富饶的城市。

那么,旧日北京的富饶原因究竟是什么,是“资本市场”的兴盛吗?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所谓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只是多数市场形态之一,市场是由卖方和买方构成,有时候在有形的空间里,例如:农贸市场或者大型商场。资本市场就是交易金融产品的市场,例如,货币市场是给各国货币确立相互比价的,市场参与者通过交易各种货币满足需要或者进行投资。

通常情况下,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者为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信托公司等。资金的需求者主要为国际金融机构、各国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房地产经营商以及向耐用消费零售商买进分期付款合同的销售金融公司等。

接下来,我们就来剖析一下明清时期北京商业繁荣背后的原因。

从数据上来看,明清时期的人口数量比之宋元大幅增长,中国人食用与种植的粮食种类也更加繁多,商业也更加繁荣。在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时,有关部门进行了统计,当时的北京市内有超过两万家工业企业,还有七万多家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企业。

要知道,这组数据是在战争刚刚结束后进行统计的。由此看来,清末战争未爆发的年代,从事工商业的经营者只多不少。因为商业的繁荣,所以北京的市场门类也变得花团锦簇,如:骡马市、缸瓦市、果子市、花市等专业性极强的专营市场,就是明清时期诞生的。

除此之外,亦有一些集合了专营商户的分类市场,例如:琉璃厂的旧书市场、广渠门的烟草市场、大栅栏的餐饮市场、朝阳门的早市等。在历朝首都中,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故此,在许多现代人眼中,旧日北京的商贸已经达到了现代标准,距离现代化仅一步之遥了。

其实,平心而论,旧日北京虽繁华,但繁华的原因却并不是因为资本涌入。

我们知道,唐代中国的经济水平很高,农耕经济发展良好。虽然当时的农业种植品类单一,但人们都能吃得上本国生产的米面粮油。反观明清,虽然饮食比唐朝更具多样性,但这两个朝代的百姓所食用的主食却是从海外引进的玉米、白薯等粗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这些农作物的收成比较可观,只有大量种植玉米土豆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人口增长速度。有学者对明清时期的人口数量进行统计,结果是:明代的人口巅峰期突破两亿,而清代的人口的巅峰达到了四亿。

人口的增长,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然而,皇权专制是定型的,很难应对人口增长的挑战。拿明朝初期的官僚制度来说,当时的耕地数量比较多,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严重,所以并没有因土地而出现种种社会问题。

到了明朝中后期,全国可耕种土地的数量竟然骤减至一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量土地被闲置,而是各级官员、百姓为了逃避征税瞒报,以至于朝廷没有办法收足税。由此,中央就只能进一步增进税务,陷入恶性循环。

清朝的前几位统治者都是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所以清朝中期之前国家发展良好。然而,清朝的种植技术仍停留在明朝的水平,再加上清中后期自然灾害频发,以至于,清朝的农民生活困顿,生活质量远不及唐朝。

百姓无法依靠耕地养活自己,所以大家就只能另辟蹊径,靠做生意糊口。由此,明清两朝的农民弃农经商已成为惯例,这种风气使得城市贸易变得愈发繁荣。通常来说,生意人更习惯在本地从事经营,毕竟,商人对本地的供求关系更加了解。

然而,明清时期各地从事商业的商人与日俱增,现实压力太大,农村赤贫化严重,老百姓消费能力不足,所以商人只能在大城市才能获得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商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北京等人口密集且消费需求大的城市打拼。

因此,明清时期的背景虽然看似繁华,但这份繁华却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小生意人涌入所带来的,与资本的关系不大。

因为北京的人口暴涨,以至于,京城的劳动力愈发廉价,工资也屡创新低。想要在北京学一门手艺,学徒期是拿不到任何工钱的,充其量能享受到吃住免费的待遇。即便是成了正式员工,也只能领取年薪。只有这样的薪资制度,商家才不至于蒙受风险。

因此,旧日北京最畅销的商品,往往是那些最省物力,却最费人工的商品,例如:手工艺品、奢侈品等等。熟悉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这些商品对推动社会进步而言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这份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老北京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的程度。

参考资料:

【《明史》、《清朝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