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是對古都北京的傳統風俗的叫法,現代人眼裏的“老北京”,大多止步於清末民初。由此,許多朋友對北京的認識是這樣的,既然明清兩朝是封建王朝發展的巔峯,那麼,在此期間作爲首都的北京一定是中國最富饒的城市。

那麼,舊日北京的富饒原因究竟是什麼,是“資本市場”的興盛嗎?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所謂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只是多數市場形態之一,市場是由賣方和買方構成,有時候在有形的空間裏,例如:農貿市場或者大型商場。資本市場就是交易金融產品的市場,例如,貨幣市場是給各國貨幣確立相互比價的,市場參與者通過交易各種貨幣滿足需要或者進行投資。

通常情況下,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應者爲各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儲蓄銀行、人壽保險公司、投資公司、信託公司等。資金的需求者主要爲國際金融機構、各國政府機構、工商企業、房地產經營商以及向耐用消費零售商買進分期付款合同的銷售金融公司等。

接下來,我們就來剖析一下明清時期北京商業繁榮背後的原因。

從數據上來看,明清時期的人口數量比之宋元大幅增長,中國人食用與種植的糧食種類也更加繁多,商業也更加繁榮。在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時,有關部門進行了統計,當時的北京市內有超過兩萬家工業企業,還有七萬多家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企業。

要知道,這組數據是在戰爭剛剛結束後進行統計的。由此看來,清末戰爭未爆發的年代,從事工商業的經營者只多不少。因爲商業的繁榮,所以北京的市場門類也變得花團錦簇,如:騾馬市、缸瓦市、果子市、花市等專業性極強的專營市場,就是明清時期誕生的。

除此之外,亦有一些集合了專營商戶的分類市場,例如:琉璃廠的舊書市場、廣渠門的菸草市場、大柵欄的餐飲市場、朝陽門的早市等。在歷朝首都中,都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故此,在許多現代人眼中,舊日北京的商貿已經達到了現代標準,距離現代化僅一步之遙了。

其實,平心而論,舊日北京雖繁華,但繁華的原因卻並不是因爲資本湧入。

我們知道,唐代中國的經濟水平很高,農耕經濟發展良好。雖然當時的農業種植品類單一,但人們都能喫得上本國生產的米麪糧油。反觀明清,雖然飲食比唐朝更具多樣性,但這兩個朝代的百姓所食用的主食卻是從海外引進的玉米、白薯等粗糧。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這是因爲這些農作物的收成比較可觀,只有大量種植玉米土豆才能滿足與日俱增的人口增長速度。有學者對明清時期的人口數量進行統計,結果是:明代的人口巔峯期突破兩億,而清代的人口的巔峯達到了四億。

人口的增長,離不開科學的管理。然而,皇權專制是定型的,很難應對人口增長的挑戰。拿明朝初期的官僚制度來說,當時的耕地數量比較多,土地兼併的現象並不嚴重,所以並沒有因土地而出現種種社會問題。

到了明朝中後期,全國可耕種土地的數量竟然驟減至一半。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大量土地被閒置,而是各級官員、百姓爲了逃避徵稅瞞報,以至於朝廷沒有辦法收足稅。由此,中央就只能進一步增進稅務,陷入惡性循環。

清朝的前幾位統治者都是勵精圖治的有爲之君,所以清朝中期之前國家發展良好。然而,清朝的種植技術仍停留在明朝的水平,再加上清中後期自然災害頻發,以至於,清朝的農民生活困頓,生活質量遠不及唐朝。

百姓無法依靠耕地養活自己,所以大家就只能另闢蹊徑,靠做生意餬口。由此,明清兩朝的農民棄農經商已成爲慣例,這種風氣使得城市貿易變得愈發繁榮。通常來說,生意人更習慣在本地從事經營,畢竟,商人對本地的供求關係更加了解。

然而,明清時期各地從事商業的商人與日俱增,現實壓力太大,農村赤貧化嚴重,老百姓消費能力不足,所以商人只能在大城市才能獲得機遇。在這種背景下,商人們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北京等人口密集且消費需求大的城市打拼。

因此,明清時期的背景雖然看似繁華,但這份繁華卻是大量廉價勞動力和小生意人湧入所帶來的,與資本的關係不大。

因爲北京的人口暴漲,以至於,京城的勞動力愈發廉價,工資也屢創新低。想要在北京學一門手藝,學徒期是拿不到任何工錢的,充其量能享受到喫住免費的待遇。即便是成了正式員工,也只能領取年薪。只有這樣的薪資制度,商家纔不至於蒙受風險。

因此,舊日北京最暢銷的商品,往往是那些最省物力,卻最費人工的商品,例如:手工藝品、奢侈品等等。熟悉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這些商品對推動社會進步而言雖然有一定作用,但是,這份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說,老北京遠沒有達到現代化的程度。

參考資料:

【《明史》、《清朝經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