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起,我國新能源產業開始發力,尤其是以風電和光伏爲代表的新能源發電產業,在政策的鼓勵下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

目前,我國風電、光伏無論是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爲世界第一,,新能源發電佔比近20%,且其增長勢頭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

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風電、光伏併網裝機均達到2.2億千瓦,合計爲4.4億千瓦。到2030年,風電和光伏累計裝機將達到12億千瓦。

儘管我國的風電和光伏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但是近年來卻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民營企業開疆拓土,央企和地方國企在後邊收割韭菜。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民營企業是我國風電和光伏的主力軍,也是我國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的最大受益者。

自201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出臺,風電和光伏裝機暴漲,民營企業基本上賺的是盆滿鉢滿。

然而隨着可再生能源補貼退坡,風電和光伏開始全面平價、競價上網,民營企業開始紛紛拋售自己手中的風電和光伏項目。

因爲在他們看來風電和光伏的政策紅利已經過去,在後補貼時代民營企業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儘可能的拋售項目實現資產變現。

風電和光伏屬於重資產,動輒幾億、十幾億甚至幾十億。幾乎每個投身風電和光伏的民營企業,都揹負了鉅額的貸款和債務。

而唯一能夠接手民營企業資產,幫助他們債務解套的只有實力雄厚的央企和地方國企,而央企似乎也樂於接手他們手中的資產。

對於央企來說,實現清潔能源轉型是政治任務。接手民營企業手中的風電和光伏項目,可迅速完成產業轉型。

不過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民營企業拋售的資產中,有相當一部分的項目已經出現了設備老化、補貼即將到期。

央企接手的可能不是優質資產,很可能是一堆工業垃圾。因爲風電和光伏裝備遠不能達到預期運行壽命,有些裝備甚至不到十年 就開始老化。

即便是有些項目依然享有國補,恐怕很難持續支撐運維。央企接手這些風電和光伏項目後,很可能需要大面積的進行裝備更換。

風電和光伏利益者已經在國補蛋糕中發家致富,當國補退坡之後,他們又在尋求向央企出售項目,求得利益的最大化。

對於風電和光伏利益集團來說,項目運行的好壞無所謂,只要裝備能賣出去,項目投資能變現就好,反正一切都由國家埋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