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试刚刚结束,一位同学没有停歇,已经报了复试的辅导班,为了顺利上岸,花几千元也不觉得心疼。不得不说校外的辅导机构真是无孔不入,也不得不感叹,考研的成本越来越高。不过现在就报辅导班,说明对自己的初试很自信,积极为复试做准备也不失为一种上策。

关于考研,有几个数据非常值得关注。2021年报考人数377万,已经是连续六年大幅增长,从2016年多了200多万,五年时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

2020年大幅扩招18.9万,录取总人数超过百万;2021年的招生数应该不会比2020年少。

往届生比例越来越高,根据中国青年报公布的统计数据: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超过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同样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

第四是专硕比例不断扩大,从2009年全面开始招生以来,目前专硕招生规模已经超过硕士研究生招生总量的60%。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扩大至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上面几个数据放在一起,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考研竞争激烈,不少考生为了上岸,不惜多次考研,但大部分考生只能成为专硕。

专硕与学硕有着显著差别,前者招生的专业更偏应用,后者是为培养学术科研人才;专硕一般两年时间,基本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学硕一般三年,目前基本都要求发表论文才能毕业。专硕的考取难度比学硕小,一方面,学硕相当部分给了保研的学生,留给考研的名额非常少;另一方面,扩招的名额基本是专硕的名额。

但是专硕的劣势也显而易见,最典型的便是读专硕的成本相对更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专硕的学费更贵,学硕的学费一般都是一年8000,但是专硕的学费基本过万,部分名校的热门专业每年的学费甚至超过了10万。

二是因为资源有限,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不为专硕安排宿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每年的房租就需要好几万,加上学费更贵,两年专硕的费用显然远远高于学硕三年时间的花销。

在就业方面,目前还看不出明显的区别,用人单位更关心应聘者是否来自985、211高校,所学专业是否符合企业招聘要求、个人在应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如何等,较少有人关注你是专硕或者学硕。

专硕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这与大部分考生读研是为了就业完美契合。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2019年7月,中国青年报也曾刊发了一篇《逃避式考研渐热:留恋校园?恐惧社会?》引起热议,阅读量达到了1.6亿,讨论量也超过了2.1万,文中公布了一项共有15.6万人参与的调研结果:68.4%的网友认为“为了提升学历好找工作”是考研的目标,另外18.9%的人将“不想进入社会工作”作为考研目的,而仅有8.7%的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做学术研究”。

虽然读专硕的成本更高,但是用两年时间就能获得研究生文凭,这是大部分考生乐于接受专硕的主要原因。不过也正因为只有2年时间,专硕同学要完成课程、论文、实习、准备答辩、找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并不容易,而且,导师对专硕的培养相对粗放,更多需要依靠自己来完成,所以一点不能放松。即便是为了就业读研,也应该把两年时间充分利用,也不枉费了自己和家庭的付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