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娟

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消費是很重要的環節。受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消費整體表現疲弱,消費信心指數反彈相對有限。2021年,要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消費內循環,必須打通消費堵點、痛點,全面促進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找準消費堵點、痛點

實際上,中國的消費增速下行在疫情前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主要還是因爲制約我國消費的一些堵點、痛點還存在。在業界專家看來,主要集中在消費環境不完善、供給能力不足、消費潛力未充分挖掘以及居民收入提高較緩慢等方面。

在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看來,消費領域阻礙國內大循環的堵點、痛點主要有四個方面。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高品質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我國市場主體普遍小、散、亂,專業性差,高品質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制約了居民消費的持續擴大和升級。一部分居民對境外高質量消費品需求旺盛,造成國內消費外流。

二是消費市場環境需進一步規範。當前,我國國內市場消費環境尚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產品質量體系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體制機制建設能力相對滯後。市場主體責任落實不夠、消費者合理訴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滿足,消費者維權渠道不通暢,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和消費後評價制度正在建設。

三是下沉市場消費潛力尚需挖掘。近年來,隨着一二線城市消費量日漸飽和,由三四五線城市及縣鎮農村構成的下沉市場裏的“小鎮青年”成爲提升消費的主力軍。但鄉村與城市流通體系差距較大,城鄉流通不平衡,流通渠道銜接不暢通。

四是流通領域智能化水平不高。互聯網減少了流通環節,擴大了流通半徑,提高了流通效率。但就全國範圍來看,我國流通領域信息化水平不高,流通信息不通暢。具體體現爲農村寬帶普及率不高、商業智能設施不足、電商與物流發展不協調、線上線下規則不統一、商業誠信體系不健全、侵權假冒行爲時有發生、與互聯網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尚未形成等。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曹立認爲,從目前看,制約居民消費水平的核心堵點就是消費能力。因此,需求側改革的內核是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爲出發點,一方面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另一方面減輕住房、醫療、教育等剛性支出,從而進一步釋放國民消費潛力。

有針對性解決問題

針對消費領域這些堵點、痛點,業內專家給出了建議。洪勇建議,一是大力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和創新能力,鼓勵企業掌握知識產權,加大技術開發投入,提高我國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二是持續完善消費市場環境,營造線上線下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環境。加大對侵權假冒、無證無照經營、虛假交易等行爲的打擊力度,完善消費者維權與爭端解決機制。

三是着力建設農村消費網絡。加快發展農村流通體系,改造提升農村流通基礎設施,促進形成以鄉鎮爲中心的農村流通服務網絡,優化快遞服務和互聯網接入,培訓農村電商人才,提高農村電商發展水平,擴大農村消費。

四是加快推進“智能+流通”。提升流通信息化程度,強化流通領域的技術創新,進一步推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術在流通領域的應用,提高行業現代化水平和產業競爭力。

居民收入增長是消費增長的基礎。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羣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於春海建議,要在結構調整過程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減少居民謹慎性儲蓄動機。同時通過完善要素市場、改革戶籍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改革收入分配體系,提高工資性收入比重。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理事長楊子健認爲,目前我國低收入人羣主要是農民工或無固定職業者。因此,除了完善低收入人羣在就業、收入方面的制度之外,還應加強職業教育補貼支持,不斷加強勞動權益保障,如杜絕欠薪等問題。

以重點消費爲抓手

我國有龐大的市場和巨大的消費潛力,只有形成最終消費,讓經濟依靠市場自身的力量逐步恢復,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2021年,要推動消費內循環,應該以哪些方面爲抓手呢?

從商務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2021年政策重點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二是促進家電傢俱家裝消費;三是提振餐飲消費;四是補齊農村消費短板弱項。

除了政策關注的大宗消費和重點消費,洪勇認爲,應該從四方面入手推動消費內循環:一是加快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持續發揮步行街示範效應。加快發展消費升級新業態,優化和升級具有本地特色的商業業態。依託數字賦能,推動老舊商圈改造,建設智慧商圈。

二是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消費潛力大、國際化水平高的城市進行示範試點,集聚全球優質產品,吸引海內外消費者,引領時尚消費潮流,形成立足國內、輻射周邊、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響力、吸引力的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三是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引導企業提高夜經濟供給質量,優化供給結構,提高夜間旅遊、文化體育、親子活動等供給,作爲餐飲和休閒娛樂的有效補充。利用互聯網平臺,挖掘餐飲外賣、網約車、直播等夜經濟新模式,激發線上夜間消費潛力。

四是健全農村流通體系。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改造提升農村流通基礎設施,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渠道。推進農商互聯,完善農產品供應鏈,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