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生命,守護健康。醫校攜手,保護未成年人!

——曾都醫院攜手曾都一中開展“青春期性教育”專題講座

2020年12月24日下午兩點,隨州市曾都醫院康慶莉醫師、徐華兵醫師應邀來到曾都一中,爲該校2000多名學生進行了以青春期性教育爲主題的“珍愛青春、走向成熟”專題講座。

兩位醫學講師用豐富通俗的專業知識,精闢細緻的講解,結合獨特的體驗教學,圍繞青春期生理、心理引發的成長變化,和性意識、行爲等層面的現象,幫助學生對於青春期的健康意識和保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從原來的72條增加到132條。

其中第三章第十四條中明確指出:“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據悉,這是首次在國家正式立法層面直接提到“性教育”。

調查顯示:

1、超過12%的未成年人發生過性行爲,3%表示發生在16歲之前。

2、13—19歲的青少年,平均10%的男孩和8%的女孩已經有了性經歷。

3、 性犯罪佔青少年涉嫌犯罪案件的58.5%,是犯罪第一大誘因。

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2015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

80前的初次「爲愛鼓掌」發生年齡平均在22.17歲,而95後「爲愛鼓掌」發生年齡平均在17.71歲,初次的年齡提前了4.46歲。

柴靜在她的《看見》裏有這樣一段話:“在我們的文化裏,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這段話,深刻地刻畫了當前我國性教育匱乏的現狀。

由“青春期教育”走向“性教育”,意味着關於性的教育將由青春期向全生命週期發展,需要父母、老師,乃至社會在青春期前或者更早就扯開“把無知當純潔”的遮羞布。

“性教育”較“青春期教育”包含更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是生理教育,也是關於人的一生不同年齡的價值觀教育,不僅關乎人的生殖與健康,更關乎社會性別、親密關係、社會角色、個人隱私與安全,這些都是形成完整人格所不能缺少的教育。

性教育,重要的不僅是年齡,還有責任二字。無論成人或未成年人,都得先建立恰當的性愛觀,再進行合適的性行爲。而性教育在我國,道阻且長。

本次講座結束,受到學校師生及社會一致好評。被老師稱爲:“講的專業!落地!蘊含豐富!”同學們評價:“簡直太棒了!”

以“愛護生命、守護健康。醫校攜手,保護未成年人”爲主題的醫療健康教育活動,曾都醫院將持續開展。(通訊員尤國全 蔣立傑 編輯華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