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指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人体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

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类,前者不伴有明显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后者常继发于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或与遗传、药物有关。因肥胖症非常容易合并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各种感染性疾病。所以我们也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肥胖

中医学有很多关于肥胖的论述

中医认为其发生常与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安逸少动、情志不舒、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

本病与胃、肠、脾、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痰热积聚于胃肠,或脾虚不能运化痰浊,而致痰湿浊脂滞留。

肥胖症以形体肥胖,面肥颈臃,项厚背宽,腹大腰粗,臀丰腿圆为主症。

兼见消谷善饥,食欲亢进,口干欲饮,怕热多汗,腹胀便秘,小便知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胃肠积热;伴有食欲不振,心悸气短,嗜睡懒言,面唇少华,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弱,为脾胃虚弱;或伴畏寒怕冷,面色恍白,头晕腰酸,月经不调或阳痿早泄,舌淡,苔薄,脉沉细,为肾阳亏虚所致。

肥胖症的基本治疗中医以祛湿化痰、通经活络为原则,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穴位可选择中脘、天枢、曲池、阴陵泉、丰隆、太冲。

因肥胖多责之脾胃肠腑,所以选择脾胃经穴位为主。中脘为胃之募穴,天枢为大肠之募穴,两穴相配,可通利肠腑,降浊消脂;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通调腑气;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健脾祛湿,丰隆乃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为治痰要穴,可健脾利湿、化痰消脂。太冲疏肝而调理气机。

若有胃肠积热,可配伍上巨虚、内庭;

脾胃虚弱配脾俞、足三里;

肾阳亏虚配肾俞、关元。

心悸配神门、内关;

胸闷配膻中、内关;

嗜睡配照海、申脉;

腹部肥胖配大横、归来、下脘、中极;

便秘配支沟、上巨虚;

性功能减退配关元、肾俞;

下肢水肿配三阴交、水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