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已经23岁的李敏准备和男朋友孔令华结婚。

李敏大家都知道,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的名字是毛泽东起的。为什么姓李,是因为当年,也就是1947年3月,敌人大举进攻延安,毛泽东暂时撤出延安,为了保密需要,化名“李德胜”,就是谐音“离得胜”,意思是离胜利不远了。毛主席很喜欢这个称号,所以他的女儿后来一直用了“李"这个姓。

李敏的小名叫姣姣,也是毛泽东取的名字,她1936年冬天出生于陕北一个破旧的窑洞里。当时贺子珍的战友邓颖超等人闻讯赶来道喜时,毛泽东风趣地说,生了,生了,生了个大鸡蛋。

原来,出生的李敏又瘦又小,邓颖超看见后心生怜爱,说了一句“真是个小娇娇”,毛泽东听到后,便给孩子取名叫姣姣。

1937年,贺子珍去苏联治病。李敏仍留在毛泽东身边。1941年,毛泽东将李敏送往莫斯科,与贺子珍相聚。直到1947年,贺子珍才带着李敏回国。1949年,13岁的李敏回到了毛泽东身边。当时李敏一口纯正的俄语。主食一定要吃面包。毛泽东特别喜欢这个大娃娃,逢人就说,我家有个会说外国话的洋宝贝。

毛泽东要求李敏一定要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就连身边年纪轻轻的卫士,年龄比李敏大不了多少,也要称呼叔叔。

李敏学习刻苦,考上了北师大。在读书期间,遇到了自己的小学同学孔令华。两人都曾在八一小学读书。孔令华考入北航。两人逐渐由同学情向恋人方向发展。不久就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她去征求毛泽东的意见。他说,儿女的婚事自己做主,大人不干涉。你觉得小孔好,我没有意见。等了一会,毛泽东突然问她说,小孔的父亲是哪个?他在哪里工作?”李敏这才想起来,原来她根本就没有问过。她只得如实回答说,我没问过

毛泽东笑着说,家长干什么你都不知道,怎么谈对象哟!李敏不解地问,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他父亲干吗呀。可见李敏多么有个性,对爱情有自己的见解,不受世俗的干扰。

原来孔令华的父亲叫孔从洲,是开国中将。随着杨虎城参加过著名的西安事变。

孔令华1906年生于陕西西安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5岁高小毕业后,考入中学,后因家境衰败而失学。1924年,孔从洲考入靖国军杨虎城部的教导队,成了一名军人。并参加了北伐战争。

1936年,孔从洲任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警备第2旅旅长。西安事变中,指挥所部参加解除蒋介石驻西安的军、警、宪、特武装的行动,为张学良、杨虎城顺利实施活捉蒋介石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5月,时任国民党38军中将副军长的孔从洲在河南巩县宣布起义。毛泽东亲自批准孔从洲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命他为38军军长。

1949年2月,孔从洲任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孔从洲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等职。

孔从洲待人宽厚,严格律己。1950年初,他以前派到外面去办事的一名工作人员将剩余的两根金条,每根十两重。,还给了他,他却主动交给党组织。

当李敏跟父亲说是孔从洲时,毛泽东,很高兴地说,那我认识,挺好的

1959年8月,毛泽东亲自主持了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那一天毛泽东非常高兴,平常不大喝酒的他在婚宴上与来宾频频举杯。

婚礼后,毛泽东留住孔从洲说,今天两个孩子结婚,请你来坐一坐,叙一叙。

毛泽东称赞孔从洲在西安事变中有功。孔从洲说,杨主任(杨虎城将军)是我的老上级,是他把我一手培养起来……”毛泽东表扬孔从洲在杨虎城部队做过不少工作。孔从洲谦虚地说,自己也没做出什么成绩,人熟就是了。到处跑一跑,人家对我都相信。

对此,毛泽东说:你是老实人,别人都信任你。

对于毛泽东的这句评价,孔从洲很是感慨。晚年回顾一生,值得他为自己自豪的不是官职与战绩,而是毛主席的这句“老实人”的评价。

孔令华与李敏结婚之后,一直和毛泽东住在一起。1962年,孔令华和李敏的儿子出生了,主席很疼爱这个外孙,给他起名叫继宁,意思要孩子长大继承列宁的遗志。

而孔令洲一共去过两次中南海见毛泽东。第一次是参加儿子的婚礼;第二次去是在1962年春,也是受到毛泽东的邀请才去的。毛泽东一见面就对他说,咱们是儿女亲家,不必拘礼,上次见面很久了,早想见你,一直没有时间,今天随便谈谈。但两人谈得最多的仍是工作。

孔从洲从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情而找过毛泽东,即便是在之后的大环境下,自己挨批斗,也没有利用是亲家的关系向毛泽东诉说自己的委屈。

毛泽东去世后,孔从洲很悲伤,经常在家中目视毛主席的遗像。

1991年,孔从洲病逝。

1964年,李敏和孔令华搬进了一所普通民居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生活。

李敏自从搬离父亲的住处就自己做饭,和普通家庭一模一样。他们都是工薪阶层,工资不高,还要抚养两个孩子,以及供养母亲贺子珍。她让儿子穿丈夫穿过的衣服,小女儿穿哥哥的衣服。

1999年,孔令华在广州参加纪念毛泽东活动的路上出了车祸,手术时突发心脏病去世。

参考资料《李敏访谈录》《毛泽东和亲家孔从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