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已經23歲的李敏準備和男朋友孔令華結婚。

李敏大家都知道,是毛澤東和賀子珍的女兒。李敏的名字是毛澤東起的。爲什麼姓李,是因爲當年,也就是1947年3月,敵人大舉進攻延安,毛澤東暫時撤出延安,爲了保密需要,化名“李德勝”,就是諧音“離得勝”,意思是離勝利不遠了。毛主席很喜歡這個稱號,所以他的女兒後來一直用了“李"這個姓。

李敏的小名叫姣姣,也是毛澤東取的名字,她1936年冬天出生於陝北一個破舊的窯洞裏。當時賀子珍的戰友鄧穎超等人聞訊趕來道喜時,毛澤東風趣地說,生了,生了,生了個大雞蛋。

原來,出生的李敏又瘦又小,鄧穎超看見後心生憐愛,說了一句“真是個小嬌嬌”,毛澤東聽到後,便給孩子取名叫姣姣。

1937年,賀子珍去蘇聯治病。李敏仍留在毛澤東身邊。1941年,毛澤東將李敏送往莫斯科,與賀子珍相聚。直到1947年,賀子珍才帶着李敏回國。1949年,13歲的李敏回到了毛澤東身邊。當時李敏一口純正的俄語。主食一定要喫麪包。毛澤東特別喜歡這個大娃娃,逢人就說,我家有個會說外國話的洋寶貝。

毛澤東要求李敏一定要謙虛謹慎,夾着尾巴做人。就連身邊年紀輕輕的衛士,年齡比李敏大不了多少,也要稱呼叔叔。

李敏學習刻苦,考上了北師大。在讀書期間,遇到了自己的小學同學孔令華。兩人都曾在八一小學讀書。孔令華考入北航。兩人逐漸由同學情向戀人方向發展。不久就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

她去徵求毛澤東的意見。他說,兒女的婚事自己做主,大人不干涉。你覺得小孔好,我沒有意見。等了一會,毛澤東突然問她說,小孔的父親是哪個?他在哪裏工作?”李敏這纔想起來,原來她根本就沒有問過。她只得如實回答說,我沒問過

毛澤東笑着說,家長幹什麼你都不知道,怎麼談對象喲!李敏不解地問,我是跟他交朋友,瞭解他父親幹嗎呀。可見李敏多麼有個性,對愛情有自己的見解,不受世俗的干擾。

原來孔令華的父親叫孔從洲,是開國中將。隨着楊虎城參加過著名的西安事變。

孔令華1906年生於陝西西安一個書香之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15歲高小畢業後,考入中學,後因家境衰敗而失學。1924年,孔從洲考入靖國軍楊虎城部的教導隊,成了一名軍人。並參加了北伐戰爭。

1936年,孔從洲任國民革命軍第17路軍警備第2旅旅長。西安事變中,指揮所部參加解除蔣介石駐西安的軍、警、憲、特武裝的行動,爲張學良、楊虎城順利實施活捉蔣介石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5月,時任國民黨38軍中將副軍長的孔從洲在河南鞏縣宣佈起義。毛澤東親自批准孔從洲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命他爲38軍軍長。

1949年2月,孔從洲任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司令員,參加了渡江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孔從洲任西南軍區炮兵司令員、高級炮兵學校校長等職。

孔從洲待人寬厚,嚴格律己。1950年初,他以前派到外面去辦事的一名工作人員將剩餘的兩根金條,每根十兩重。,還給了他,他卻主動交給黨組織。

當李敏跟父親說是孔從洲時,毛澤東,很高興地說,那我認識,挺好的

1959年8月,毛澤東親自主持了李敏和孔令華的婚禮。那一天毛澤東非常高興,平常不大喝酒的他在婚宴上與來賓頻頻舉杯。

婚禮後,毛澤東留住孔從洲說,今天兩個孩子結婚,請你來坐一坐,敘一敘。

毛澤東稱讚孔從洲在西安事變中有功。孔從洲說,楊主任(楊虎城將軍)是我的老上級,是他把我一手培養起來……”毛澤東表揚孔從洲在楊虎城部隊做過不少工作。孔從洲謙虛地說,自己也沒做出什麼成績,人熟就是了。到處跑一跑,人家對我都相信。

對此,毛澤東說:你是老實人,別人都信任你。

對於毛澤東的這句評價,孔從洲很是感慨。晚年回顧一生,值得他爲自己自豪的不是官職與戰績,而是毛主席的這句“老實人”的評價。

孔令華與李敏結婚之後,一直和毛澤東住在一起。1962年,孔令華和李敏的兒子出生了,主席很疼愛這個外孫,給他起名叫繼寧,意思要孩子長大繼承列寧的遺志。

而孔令洲一共去過兩次中南海見毛澤東。第一次是參加兒子的婚禮;第二次去是在1962年春,也是受到毛澤東的邀請纔去的。毛澤東一見面就對他說,咱們是兒女親家,不必拘禮,上次見面很久了,早想見你,一直沒有時間,今天隨便談談。但兩人談得最多的仍是工作。

孔從洲從沒有因爲自己的事情而找過毛澤東,即便是在之後的大環境下,自己挨批鬥,也沒有利用是親家的關係向毛澤東訴說自己的委屈。

毛澤東去世後,孔從洲很悲傷,經常在家中目視毛主席的遺像。

1991年,孔從洲病逝。

1964年,李敏和孔令華搬進了一所普通民居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平民生活。

李敏自從搬離父親的住處就自己做飯,和普通家庭一模一樣。他們都是工薪階層,工資不高,還要撫養兩個孩子,以及供養母親賀子珍。她讓兒子穿丈夫穿過的衣服,小女兒穿哥哥的衣服。

1999年,孔令華在廣州參加紀念毛澤東活動的路上出了車禍,手術時突發心臟病去世。

參考資料《李敏訪談錄》《毛澤東和親家孔從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