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在古代對外交涉中最恥辱的是那個朝代?有人說是清朝。因爲清朝皇室和貴族爲了自身的榮華富貴,對外是各種搖頭擺尾,對內卻是敲骨吸髓,可謂是無恥至極。

僅僅只有清朝這樣子嗎?如果讀者裏有熟讀歷史的朋友會發現,在古代的歷史中,無論是秦漢還是唐宋元明清,無論這些王朝是所謂的“盛世”還是衰敗,其王朝的貴族都不會真正在乎底層人民的悲苦。

如果你有幸瞭解一下漢朝的對外政策,那簡直就是“送錢、送物、送女人”,屈辱到了極點。

但爲何漢朝卻被後人無限讚美呢?萬事不能只看表面,從深層次來看漢朝當初的屈辱是值得的。

·一個卑微到了極致的外交政策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劉邦在打下天下之後最先乾的事情就是用各種陰險狡詐的手段剷除了像韓信、彭越這些能戰善戰的開國將領,這幾乎也是歷朝歷代開國皇帝都要乾的事。

劉邦爲了劉姓江山清除了帝國內最能打仗的將軍,而在劉邦對匈奴發起的“平城之戰”中,不僅將30萬大軍損失殆盡,他自己還差點被俘。

如果讓韓信來指揮這場戰爭,漢朝還會敗得如此悲劇嗎?

此戰之後,劉邦意識到了,如果僅僅依靠軍事手段來對付匈奴,非但滅不了對方,還可能會被對方滅掉。

爲了給大漢江山留下一個穩定的帝國,劉邦技高一籌地選用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和親外交”,具體內容如下:

1、漢朝定期向匈奴貢獻上自己帝國內的極品女人——公主;

2、漢朝定期給匈奴一定數目的“保護費”,例如:黃金、絲綢、酒、銅錢、糧食等物品;

3、漢朝和匈奴將建成兄弟國,地位平等;

4、

雙方約定以長城爲界,漢朝不得在長城之外有任何軍事活動;

到了漢文帝時期,面對來自匈奴的一次次的違約和侵犯協議已經修改了9次,每次都是對匈奴有利的。

在這些修改的協議中,不但漢朝被迫增加了對外貿易,還將“保護費”逐次加高。

不僅如此,匈奴還對漢朝當時的實際統治者——呂后進行了人身羞辱,這在整個古代外交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當時的匈奴的國書是這樣寫的:

孤僨之君,生於沮喪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這份國書什麼意識呢?作者不才,就用通俗的話翻譯一下:

呂小姐,請允許我發自內心地喊你一聲娘子。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如今你是單身,我是光棍,你嫁給我,我們兩家合成一家不就沒有戰爭了嗎?

請讀者看清,這是國書,匈奴單于居然敢用一種調戲的口吻去侮辱對方。

不僅僅是呂后,任何一個有骨氣的君主拿到這樣的國書後的第一反應都是開戰。

當呂后正要和當年的劉邦一樣對匈奴大開殺戒時,呂后身邊的各大謀臣立刻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抱着呂后的大腿懇求娘娘剋制。最後的結果是,呂后這樣回覆匈奴的:

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污。弊邑無罪,宜在見赦。

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但爲了方便部分讀者的閱讀,作者還是簡單的翻譯一下呂后的對單于的回信:

單于哥哥,您不要聽人家瞎說拉。像我這種年老色衰的女人怎麼入得了您的法眼呢?您就大人大量,放過小女子吧,改天我請哥哥去唱歌,您可一定要賞臉啊!

呂后用一種近乎求饒的卑微平息了匈奴的激將法,這很少有人能做得出來。

在千年後,當西班牙國王用同樣的方式羞辱並想兼併英國時,伊麗莎白一世在明知道打不過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情況下毅然開戰。如果不是因爲“上帝之風”的幫助,伊麗莎白和英國早就成了西班牙的囊中之物了。

·爲何說漢武帝之後的對外政策依然在經濟上得不償失

漢武帝之後,看似強大的漢朝打贏了匈奴,併成功將匈奴分割成了南北兩個,將南匈奴收入了自己的囊中,但這不但沒有改變漢朝每年對外輸送物質的狀況,反而每年比之前的花費更高了,這又是爲什麼呢?這就是漢朝著名的“納貢體系”。

漢朝的納貢和明朝的朝貢一樣,看似很高大上,其實都是打腫臉充胖子,每次喫虧的都是我們,漢朝的朝貢體系是這樣的:

1、公元前51年,送給人家絮:1500斤,絲織品:800匹;

2、公元前49年,送給人家絮:2000斤,絲織品:900匹;

3、公元前33年,送給人家絮:4000斤,絲織品:1800匹;

4、公元前51年,送給人家絮:5000斤,絲織品:2000匹;

5、公元前51年,送給人家絮:7500斤,絲織品:2000匹;

這僅僅是一個案例,聰明的讀者會從這個案例中發現越往後送出去的東西越多,這還不包括黃金、牲畜、馬匹、銅錢、衣服、糧食、鹽巴等其他物資。

漢朝送給匈奴和西域的這些東西從哪裏來的?漢朝皇室自己又不會生產,當然是來自民間的血汗了。

·爲何說漢朝對外輸送是利在千秋的

很多人說,什麼大漢王朝,從頭到尾都在“送錢、送物、送女人”,對外奴顏婢膝,對內橫徵暴斂,難怪漢朝中後期農民起義不斷,這幫貴族卻驕奢淫逸。

其實,如果僅僅站在經濟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漢朝在這方面確實喫了很多的虧。

特別是對外送女人這一條,至今提起來還覺得很丟臉。

但如果站在政治的角度來看,漢朝用這種撒錢的方式充分對當時的異族展現了大漢王朝的國威,並以此拉攏了很多小夥伴。雖然漢朝對外的外交政策是“大棒加蘿蔔”,但卻成功將原來的匈奴和西域逐步漢化,併成功爲後世的大一統做好的準備。

送錢、送物、送女人怎麼了,又不丟人。送的錢是民間的,物是民間的,女人也是民間的,和皇室有什麼關係呢?而且,在一千多年後,以前的匈奴和西域全部都變成中國的了,這不是賺大了嗎?

當部分人站在經濟的角度去罵明朝和漢朝的朝貢體系是傻帽時,卻理解不了這些貴族們的真正的智慧。

漢朝和明朝對內的盤剝和地外的大方同清朝的割地賠償一樣,看似喫了虧,卻延續了他們皇室的生命,難道這還不是大智慧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