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磨骨還是填充?

應該縮窄還是增高?

應該提升還是去皮?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選擇整容方案的時候,到底是應該做加法還是做減法呢?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到底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呢?

1、臉型一般是加減混合運算。

在加減法這個問題上,臉型應該是最有爭議的一個部分。臉型,我們一般又會分爲內輪廓和外輪廓。

簡單地說,外輪廓就是面部最外面這一圈。決定外輪廓的因素,有額頭的寬窄,顳部(太陽穴)的凹凸,顴骨的外擴,面頰的豐滿度,以及咬肌,下頜骨,頦骨,脂肪等多種原因造成。內輪廓是隻的內部的飽滿度和立體感,也就是3d的部分,比如額頭眉弓凸還是平,蘋果肌和顴骨飽滿高,還是平沒有立體感,鼻基底發育情況,下巴翹度如何等等。

我們把臉型分爲上中下三個區。

上面部來說,主要是頭骨佔主要部分,而衆所周知,頭骨目前是一個無法動的區域,所以這部分,我們沒有辦法做減法。如果需要減的情況下,只有通過髮型的改善來進行修飾。反而不飽滿的情況,我們可以做加法,不管是脂肪,假體,注射或者其他的方式,加法雖然有一定的限制和優缺點,但是總是相對容易實施的。

中面部內外輪廓實際都是可以通過加減法來調整的。比如顴骨的位置,是需要填充還是磨骨,我上一篇文章有講過,可以參考這裏。

我的顴骨到底能不能磨?

中面部除了顴骨,還是有一個重點部位是鼻基底。黃種人大多數容易出現的是鼻基底的飽滿度不夠,不止會顯得臉平,不立體,輕微嘴凸,還會在年齡不大的時候就因爲凹陷的原因,形成很明顯的法令紋。這個問題大部分來說還是通過做加法解決的,除非是很嚴重的上頜骨突出,纔會採用打斷上頜骨這種複雜和風險大的方式進行調整。

下面部遇到最多的問題,臉大。除了顴骨寬以外,其他的臉大問題基本都是在下面部解決的,所以下面部是最適合做減法的部位。一方面,是因爲重力的作用,脂肪等受重力影響都會集中在下面部,中上面部一般較容易出現的都是飽滿度不夠。所以下面部集中都是需要減,即使特別瘦的人,也很少填充下面部,填充了也比較容易出現下垂。(下巴是個例外)。

另外一個集中在下面部的問題就是下巴,不管是上下頜骨的原因造成的,還是單純的頦骨的問題,在視覺上都會體現在下巴這個部分。所以下巴是會根據缺失或者過長等因素來選擇填充還是截骨,或者調整咬合。

因爲主流審美都是以小臉,v型臉,鵝蛋臉,瓜子臉爲主,內輪廓以飽滿立體爲主,就註定了,我們在打造臉型上主要採取的方向。

說了這麼多,大家會發現,實際上,大部分情況,做加法要比做減法方式上更簡單一些。即使是下面部的減法,比如減少脂肪和咬肌這種看似很簡單的方式,其實效果都非常一般。

2、眼睛的方向一直是加法。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滿意自己眼睛的緣由,基本都是眼睛小。因爲眼睛小感覺無神,因爲眼睛小看起來睜不開,因爲單眼皮感覺眼睛小等等,不管是腫泡眼,單眼皮,還是內眥贅皮,肌無力,眼睛下垂,我們最終的點其實都放在小和無神上。

雖然開眼角去除內眥贅皮,取脂肪等方式,看似是減少了,但是最終的目的也是爲了顯眼睛大,最終的方向也是爲了整體做加法。偶爾有遇到想把雙眼皮變成單眼皮的訴求,但是也會因爲變成單眼皮後導致的眼睛變小和雙變單的手術難度而放棄。(很難找到願意給你實施雙眼皮變單眼皮的醫生,注意,這裏是願意。)

反而,在部分修復手術上,會適當地做一些減法,比如重新修補開得過大的眼角和把過寬的雙眼皮做窄等,這也是初次手術用力過猛的原因造成的。

3、如果說臉型是加減混合運算,眼睛是單純的加法運算,那麼,鼻子肯定是加減乘除運算,還帶括號的那種。

上述只是鼻子可能出現的一部分問題,還沒有包括我們最常見的低鼻。

在希望做鼻子的人羣中,單純的鼻樑低,其他地方都非常好的情況是很少見的,大部分情況下,想得到一個理想的鼻子,需要涉及到很多亞單元問題。

最多可以分到20多項,所以你會在整形醫院的價格表上看到一個鼻子有很多很多的單項收費。你 以爲就這樣就完了?遠遠沒有,還有這麼多的角度。

鼻子問題上,如果你還在糾結加減法,那麼你想得太簡單了。至少都是加減乘除混合運算起步的,有可能還需要點指數和幾何?

整形實際是一個多方位的打造,不止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不止要考慮打造的部分,還需要考慮的整體協調的問題,我們上面只是舉個例子,實際在設計中,我們還需要考慮各個銜接處是否協調的問題,比如眉弓,人中等都是比較重要的銜接點。

所以拋開整體只談局部,拋開實際基礎,整體協調,只談加法好還是減法好的問題,也是耍流氓的行爲,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