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原创出品

记者 顾志娟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1月3日,港交所公告称,戴志坚接替李小加职务,于2021年1月1日起出任香港交易所代理集团行政总裁。

此前,李小加在港交所官网发表了《再见,朋友们!》。

从2010年1月上任到离任日期提前10个月至2020年12月31日,掌舵港交所11年间,他推动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主导了港交所最大规模的上市制度改革,并且领导港股市场不断壮大。其间,被评价为香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也一度错失阿里巴巴,留下“伦港世纪联姻”失败的缺憾。

2021年元旦,老将戴志坚出任港交所代理行政总裁,正式成为李小加的继任者。

港交所履职22年,这一年限让现年58岁的戴志坚,有了一定资深身份的认可。毕竟,李小加掌舵港交所11年可以说是功成身退:不仅推动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还主导了港交所最大规模的上市制度改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此前日常工作中,其曾就辅助李小加负责集团战略的各项执行工作。几十年深耕,戴志坚担任港交所联席集团营运总裁、董事总经理及结算主管,负责集团于香港的证券、衍生产品及结算。同时任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及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李小加于2020年9月曾公开对戴志坚表示赞扬,“我很高兴,戴志坚将在过渡期领导公司,直至委任新的集团行政总裁,他是集团内最有经验和我最信任的同事之一。”

而不做“打工人”的李小加并未完全退出,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他将以董事会高级顾问的身份继续为港交所的发展贡献力量。

01

港交所的李小加时代:“穷小子”拼成灵魂人物

告别信中,李小加自称曾是无知懵懂的穷小子。

他30多年的职业履历中历经几次转折,但也可以说是同代人中少见的“开挂”人生。进入金融领域之前,李小加曾当过石油工人、媒体记者。1991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两家资本市场领域重要的律师事务所执业。1994年,也就是我国开始允许内地国有企业在境外上市不久,李小加开始在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工作,1999年起担任美林证券中国区总裁。

此后迈入千禧之年,李小加转任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在他15年的投资银行家生涯中,李小加参与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的IPO项目。

2010年1月16日,李小加接替周文耀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成为港交所史上首位来自内地的行政总裁。

作为既有国际投行经验又了解内地情况的掌门人,李小加开启了港交所的新局面,但其打破港交所由香港本地人担任CEO惯例的同时,也面临当地“对他不认识”“交易所业务小白”的质疑。

任职期间,李小加做的最重要一件事是联通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不过,刚刚开始构想和内地市场互联互通,不少人认为这是“痴心妄想”:“两地市场存在巨大差异,怎么可能直通?”

最终,曾经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都成为了现实。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落地。上交所和港交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两年后,在沪港通的成功基础上,深港通开通。至此,港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实现互联互通,共同搭建起一个总市值70万亿元人民币的庞大市场,为内地和海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正式开通,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李小加始终相信互联互通的意义,相信内地市场的巨大空间。在沪港通开通初期,沪股通的成交量远超港股通,曾有质疑声音认为沪港通“南水北调”抽走了香港的资金。李小加回应,长期来看,港股通的成交量增长潜力一定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因为相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内地居民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更大。他相信,很多内地投资人会从港股通迈出走向海外的第一步。

他还在网志中表示,互联互通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它解决了一对似乎不可能解决的矛盾:既要交易便利,又要风险可控。由于互联互通机制采用本地市场原则,投资者交易对方市场的股票很方便。但是,结算交收的闭环设计,可以保证买卖对方市场股票的资金最后都原路返回,而不会以其他资产形式留存在对方市场,巧妙地实现了风险的全面监控,赢得了监管机构的信任。

02

港交所的李小加时代:

错失阿里,又赢回阿里

李小加在港交所迎来职业生涯“高光”时刻,在外人看来的光辉岁月,也是于争议中负重前行。

领导港交所期间,他推动了香港上市监管30年来最大规模的改革,这也是香港市场最具争议的一次改革,前后五年时间,一度陷入强烈的矛盾冲突。

李小加此次改革源自香港资本市场错失阿里巴巴的遗憾。2012年,因同股不同权架构不符合香港上市规则,阿里巴巴被迫放弃香港上市,改道美国。此事在香港掀起了关于股权结构相关制度改革的激烈讨论,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引入不同投票权架构一定会削弱投资者保护。

李小加是力主改革派。2013年,李小加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日志,以传统先生、创新先生、大基金先生、小散户女士等九个身份代表不同立场,争论是否该为多层股权制开绿灯。

即使在外界非议他在为港交所谋私利、为个别公司上市开道时,他表示不害怕公开讨论,公共利益远远超出了某一家公司是否来港上市。“对于香港而言,丢掉一两家上市公司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丢掉整整一代创新型科技公司就是一件大事,而未经认真论证和咨询就错失了这一代新经济公司更是一大遗憾。”

2018年4月30日,修订后的主板《上市规则》正式生效并开始接受新经济公司的上市申请,允许有特别投票权架构的公司、未有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及二次上市。

这为阿里巴巴集团2019年11月进行129亿美元的二次上市铺平了道路,阿里也成为当年港股市场最大的IPO。除此之外,小米、美团也成为上市新规后赴港上市的互联网企业。

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后,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将香港视为纽约之外的另一个融资选择。根据港交所公布数据,2020年,截至12月10日,来自新经济公司的上市集资额比2019年同期上升逾61%,新经济公司占上市新规实施以来香港整个新股市场集资总额近60%。新经济公司对股票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的占比不断增加,由2018年的4.1%增至2020年11月的22.8%。

短短几年,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自上市新规生效以来,共有26家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合共集资707亿港元。

改革同样使得香港新股市场募资额不断扩张,在过去11年时间,香港7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PO市场。2020年,随着一批中概股回流港股,港交所的筹资额得到了大幅提升,当年6月网易、京东相继回归港股,两只股票筹资额约占港交所上半年筹资总额的62%。

对此,李小加比喻,“作为香港市场的营运机构,香港交易所在吸引企业上市方面的角色很像修路工和管道工,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建设好各种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完善制度以破除不必要的壁垒,为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上市制度与流程”。

03

李小加时代的“提亲”憾事:

与伦交所联姻遭拒

李小加也将目光移至全球,尽管有成功,但“伦港世纪联姻”失败成了贴在身上的标签之一。

2012年6月,港交所以166.7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后者为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交易量约占全球基本金属期货交易的八成。收购完成后,LME成为港交所的全资子公司,港交所在交易结算运营机构的基础上开始涉足大宗商品业务,并逐渐布局“商品通”战略。

李小加曾称收购LME是“历史的巨轮带来的稍纵即逝的机会”。他表示,在商品产品方面,港交所是一个新手,由零开始十分艰巨。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是港交所构建商品平台的重要一环。虽然它不能解决港交所在发展商品交易与结算平台中的所有挑战,但此举是第一枪。它告诉世界,香港能够成为世界级的商品中心,能够为中国商品界宾客提供大胆迈向国际的第一站。

7年后,港交所再次发出大手笔收购邀约,意欲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合并。

2019年9月11日,香港交易所发表了向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提出合并的声明。

李小加将这次交易形容为“伦港世纪联姻”,并称两者如能成功结合,将创造一个全球布局、世界领先、复盖亚欧美三大时区、同时为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主要货币提供国际化的金融交易服务,合计市值有望超过700亿美元的交易所集团,向全世界市场参与者及投资者提供前所未有的、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全球市场互联互通平台。

这桩“世纪联姻”火速出圈,却也在一片激烈讨论中迅速以失败告终。在港交所公布合并计划两天之后,伦交所正式表态,董事会一致拒绝港交所的并购提意。此后港交所宣布,不继续进行对伦交所集团有关要约。

李小加遗憾未能说服伦交所。他表示,“虽然我们已经非常清楚这次联姻充满挑战,但我们仍然硬着头皮要去‘提亲’,主要是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因此,如果那时我们还不提亲,我们就可能永远错过争取这个极具战略价值项目的机会。”

不过,在《战略规划2019-2021》中,香港交易所提出聚焦立足中国、连接全球和拥抱科技三大主题。李小加表示,国际拓展的步伐不会因为放弃收购伦敦证交所而放缓。香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决心不会变,立志成为国际领先亚洲时区交易所的愿景也不会变。未来,港交所还将进一步丰富亚太区产品种类提升香港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要利用好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国际业务,还要通过国际平台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讨论、向世界展示香港市场的魅力与实力。

04

“灵魂人物”谢幕

港股市场总市值超45万亿港元

1月3日晚间,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港交所”)正式公告,戴志坚接替李小加职务,于2021年1月1日起出任代理集团行政总裁。

李小加带领港交所走过11年征程,成为港交所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领导者,这位“灵魂人物”推动了港交所及香港资本市场的多次重大改革,也是港交所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见证者。

这11年间,港交所作为亚洲重要的证券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根据港交所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11月底,港交所主板及GEM市场总市值达到45.74万亿港元,较2019年底增长19.85%;市场成交总额达29.01万亿港元;沪港通北向交易成交额8.15万亿人民币,深港通北向交易成交额10.96万亿人民币。

截至2020年11月底,港交所上市公司数目达到2528家,年内新上市公司132家,其中IPO募资总额达到3050.46亿港元。2020年前三季度,香港IPO市场在募资额方面位列全球第三,新股上市数目上排行全球第四,其中包括多宗大型第二上市及生物科技股上市(包括网易、京东及百盛中国控股)。

沪深股通及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达人民币900亿元及232亿港元,创九个月新高。债券通于2020年7月迈进三周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人民币197亿元,同样为九个月新高。

港交所本身作为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壮大。2020年6月,港交所上市满20年,李小加可以说是港交所最重要的陪伴者。在李小加治下,港交所市值涨了两倍有余。截至2021年1月4日,港交所总市值达到5601亿港元。

根据港交所最新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140.9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创9个月新高。沪深港通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亦创九个月新高。

如今,港交所结束了“李小加”时代。李小加卸下了11年的领导职务,将转为港交所董事会高级顾问,为期6个月,将继续为港交所提供指导并确保过渡安排顺利进行。

李小加在告别信中表示,“如果把金融看作是水的话,我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与水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未来的日子里,虽然我将离开香港交易所的重要岗位,但我还是会留在香港,希望能够利用我在香港交易所学到的‘水利知识’,继续为香港、为国家、为市场做点贡献。”

05

“继承者”为什么是戴志坚?

1998年7月,在银行业积累长达14年的戴志坚成为港交所集团下的一名员工,彼时正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时刻,港元保卫战一触即发。而戴志坚本人的从业经历,还要再往前推十多年。

1984年,刚刚从香港大学毕业的戴志坚进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这是戴志坚工作历程的起点,也是其工作积累的黄金时期之一,对于当前的年轻人来说似乎有点难以想象,戴志坚在汇丰银行积累了长达10年的经验,业务触及一般银行业务以及财资管理部等领域。

1994年-1998年,戴志坚继续深耕银行业,在加拿大皇家银行经过1年的过渡,随后前往荷兰银行担任了3年的财资管理部的高级领导。

1998年7月,戴志坚加入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任职产品部主管,伴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发展,香港的证券交易市场不断变革,2000年,期交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香港中国结算有限公司合并为香港交易所。戴志坚也顺势成为港交所的一员。

在成为代理“掌门人”之前,戴志坚在港交所的历程颇为丰富。从2000年-2013年的10多年里,其深耕衍生品市场领域,先后任职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及营运主管、交易科主管、股本认券与定息产品及货币业务联席主管。

戴志坚的管理领域不断扩大,2014年,戴志坚又任环球结算(亚洲)业务主管,2016年为香港交易所结算主管,2017年成为联席集团营运总裁。

事实上,在代理行政总裁之前,戴志坚职务为港交所联席总裁及首席营运总监,在整个管理层中掌握诸多权力。2019年2月,港交所宣布高层任命,委任戴志坚和罗力为港交所联席总裁,在日常工作中辅助行政总裁李小加负责集团战略的各项执行工作。

港交所旗下包括3大交易所和5个结算中心,而戴志坚此前已是期交所和联交所两个交易所的行政总裁,3个结算中心的高层领导,包含期货结算公司主席、中央结算行政总裁、场外结算行政总裁。

戴志坚对集团业务的熟悉,或成为其代理“掌门人”职位的重大助力。

港交所主席史美伦在9月份公开赞扬戴志坚表示,“我们很荣幸戴志坚将担任代理集团行政总裁。他对环球市场广泛了解,对我们业务亦清楚透彻,他致力于推动香港金融业的成功,将对集团发挥重要作用,公司非常幸运拥有他这样的人才。”

根据港交所此前公告,戴志坚具有广泛经验并对集团有深厚认识。董事会有信心在戴志坚的领导下,港交所将继续成功实践《战略规划2019-2021》下的业务目标,而集团的业务运作亦将继续受惠于稳健的监督及执行。

06

未来仍将致力中概股回归?

自2000年港交所上市以来,目前已历经3任行政总裁,2000年-2003年的邝其志,2003年-2010年的周文耀以及2010年-2021年的李小加时代。

对于此次接棒,也是早有伏笔。

早在2020年5月,港交所就曾刊发公告表示,李小加不再续任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9月底,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戴志坚将在李小加退任后,于2021年1月1日起出任代理集团行政总裁和董事会成员,直至香港交易所新任集团行政总裁委任止。

1月3日晚间,港交所正式公告,戴志坚接替李小加职务,于2021年1月1日起出任代理集团行政总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代理掌门人落定,戴志坚的待遇也浮出水面,包括基础年薪700万港元以及相应的表现花红和股份奖酬。

根据华金证券研报,2019年李小加的薪资合计5111万元,其中股份奖励占比47%、花红 31%、基本薪金仅占18%,彼时,戴志坚和其他4名核心管理人员的平均薪资为1315万元,其中股份奖励占比27%、花红39%、基本薪金仅28%。

在李小加任期内,港交所推出了多项重要举措,包括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方式加强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完成修改《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及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等。

戴志坚代理掌门人,对于未来工作重点,市场普遍表示,2019年-2021年的3年战略规划没有变化,“立足中国、连接世界、拥抱科技”的各项重点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中,立志于成为国际领先的亚洲时区交易所的目标也没有改变。

戴志坚本人也表示,我很高兴被委以重任,在过渡时期领导公司,为我们下一章的发展做好准备。立足中国、连接全球和拥抱科技的战略计划将继续是我们的发展重点。

具体来看,港交所将延续落实此前上市规则的改革,和内地市场保持密切的联系,而中概股的回归将是重点任务之一。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表示,新经济巨头汇聚港交所,开启香港市场新时代。自《上市规则》发布以来,多家美股上市中概股选择香港上市。随着中概股的持续回归,港股的行业结构将持续优化,更多投资者参与其中,港交所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据黄文涛统计,有望在港第二上市的公司主要有拼多多、百度、携程网、58同城、蔚来、百胜中国、新东方、好未来、哔哩哔哩等。

华金证券也表示,根据新规,符合港交所最新上市要求的中概股还有约40家。“考虑港交所对优质生物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吸引力,我们预期此次中概股回归浪潮有望持续4-5年,吸引大量新的国内外投资者进入港股市场,推动港交所市值和交易活跃度提升至新的高度。”

读者进群

xjb_hicaij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