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媒体札记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拒绝“996”的逻辑。

这一周,“应届生称因拒绝996被辞退”“某互联网大厂23岁员工深夜下班后猝死”两则消息,让“996”这个老话题重新冲上热搜。两起事件激发的舆论热议与广泛共鸣,既映射了人们对这一病态工作制度与日俱增的倦怠、不满与焦虑,也说明不少劳动者的权利意识正在日益觉醒。人们不禁要问:在“996”工作制逐渐盛行、加班文化愈演愈烈的当下,劳动者向“996”说不的权利应该如何得到保障?

这几年,裹着“奋斗”“高薪”的外衣,“996”工作制逐渐从职场“潜规则”变为了招聘“明标准”。对此,《半月谈》发文指出:如今在职场招聘中,一些企业已经将“996”摆在明处,不少面试官甚至要求毕业生针对“996”制度表态。这样的“表态”要求,无疑成为一种强制性筛选:拒绝者根本不会被留下。

企业要求“996”的“迷之底气”,显然是与法律要求相悖的。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当然,现实中,奉行“996”乃至“007”制度的公司多对法律问题避而不谈,而是动不动就大谈年轻人的理想、奋斗和情怀。此次被辞退的应届生小江,就被公司领导教导:“9点钟下班是对你们未来负责”“不要着急在这个时间谈恋爱”……这类说教看似是“为员工着想”,本质上不过是为了公司抢占市场先机、提高运行效率而包装的话术。央视网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如此“企业文化”的笼罩下,领导俨然成为“人生导师”,违法要求都成了“谆谆教导”。

除了用道德理想绑架员工的选择权,一些公司还善于用各类隐形压力逼人“996”。这其中,有超负荷工作内容带来的“无从选择”。光明网对此评论道:在用人单位的绩效考核压力下,很多岗位的员工不得不以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来满足工作任务,加班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

此外,也有同僚压力引发的内卷效应。《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采访表明:某些互联网大厂的绩效高低并不取决于是否达到某个目标,而是取决于和他人的比较。如此,就导致了很多无尽头、无意义的加班。员工必须马不停蹄,才能避免被飞速转动的工作离心机甩出。

与此同时,“996”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正在不断发酵和浮现。几起猝死事件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意识到:“工作996,生病ICU”绝非戏谑的说法。失眠、脱发、抑郁、猝死……在休息严重不足、精神高度紧张的过劳状态下,年轻人的健康警报正被频频拉响。其实,超负荷的工作,有时也并不会激发人们努力奋斗的激情,只能导致疲惫不堪与麻木倦怠。对此,《人民日报》评论道:努力工作、辛勤劳动,绝不意味着“用命换钱”,绝不意味着一定要“996”的超负荷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劳动权利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拒绝“996”的逻辑。此次被辞退的应届生小江,就选择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说不的权利。最近在网上流行的《那些离开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等文章,就揭示了有更多年轻人逃离“996”,回归正常工作方式的现实。

当然,在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中,员工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仍相对匮乏。除了选择退出,员工与单位的协商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根本的是靠发挥制度性力量。

对此,《半月谈》指出:“996”在职场大行其道,违法成本低是主要诱因。相关劳动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声,加强行政执法,严格监管流程,给劳动者维权的底气。同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企业望而却步。

媒体札记,中青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热点,我们下期再见。

撰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