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到2021的跨年,註定不溫暖。從12月27日起,“霸王級”寒潮天氣襲來,內蒙古氣象臺發佈了寒潮黃色預警信號。天冷,比天更冷的,應該是購房者。

比購房者更冷的,則是在呼和浩特租房住的“呼漂”們。

逃離北上廣不會成爲現實,而離開呼和浩特卻成爲許多在呼和浩特外地人的選擇。

你媽媽喊你回家買票了!

居住在呼和浩特這座千年古城是不容易的。

買房嗎?

前三季度呼和浩特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7302元。有測算認爲,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上是5萬元。300萬人口的城市,房價一萬二,比東三省省會,千萬級人口的城市還高。

買不起,那就租吧。

然而,作爲連續多年入選“全國百強城市”和“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的呼和浩特,對租房者也並不友好。

按照諸葛找房近日發佈的《2020年全國重點50城租售比調查研究報告》數據稱,按照房屋租售比的概念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房價之間的比值計算,呼和浩特租售比是1:438.

也就是說,呼和浩特租房的月租金和房價的差距是438倍!而該榜單顯示,呼和浩特在全國重點50城租售比中排名第八位!

圖片來源於中商產業研究院

排在呼和浩特前面的是大連、桂林、哈爾濱、貴陽、湛江、烏魯木齊以及銀川。

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50個重點城市的租售比1:611。呼和浩特的租售比遠比均值要低,這是好事啊。

可是,國際上對房產運行狀況良好的租售比是1∶300到1∶200之間,呼和浩特的租售比並不健康。更爲讓人擔心的是,租售比反應的城市流動人口及流動人口對城市的信心指數,讓人擔憂。

和呼和浩特不斷上漲的房價不同。專家稱,疫情並不能掩蓋購房需求,而租房人員受宏觀經濟的影響更爲明顯,因而房租在2020年呈現更爲明顯的下行趨勢。

一線城市租售比排名靠後並不是因爲房價低,而是因爲租金普遍偏高。北上廣的平均月租接近100元,呼和浩特的租金不足30元。

其實,還是該報告的總結說得明白,位居低租售比TOP10的城市基本上受到各種利好因素的影響,投機性需求居高,房價漲幅領先於租金漲幅,租售比處於較低水平。

對外溝通匱乏,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強大的產業支撐,這纔是呼和浩特租售比看似不高的原因。

住房租金追不上房價上漲速度,租金與房價差距被拉大。租金回報率偏低,收回成本年限被大大拉長。有多少以房養房的購房者欲哭無淚?有多少租房者住着低廉價格的房子找不到工作呢?

主要產業以乳品加工、牧草和養殖業爲主,輔以石油化工、製藥、電子、電力(包括髮電,光伏、風機制造)、大數據、雲計算、物流等先鋒產業,但是和鄂爾多斯的煤炭產業及包頭的裝備製造產業等已經形成氣候的產業相比,上述產業吸納的就業人口滿足不了“呼漂”的就業需求。

房租再低,也是要花錢的啊。

買房不抗凍,租房更難受!50城房產租售比,呼和浩特排名第八,道出的是打工人的辛酸……

2020即將遠去,2021馬上來臨。是逃離,還是堅守,這,是一個問題。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房價,鐵口會斷房。”我是鐵口斷房,每日陪你判斷呼和浩特房產趨勢。今天的房,就斷到這裏。靈驗不靈驗,時間來考驗,老鐵們拭目以待。特別提示:看完文章,評論點贊轉發關注,事業會順利,人生會高光!

#呼和浩特#

本號出售,有意私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