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航母的錢可買1238枚中國反艦彈!”美國軍火業有救嗎?

1月11日,美國衆議員塞思·莫爾頓和吉姆·班克斯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要求美國政界正視這樣一個現實“美國必須認識到,如果沒有實現技術優勢的新承諾,20世紀——美國世紀——的成功將不再有保證。……我們的主要對手是中國,中國投入了大量資源開發技術……北京將部署越來越多的有能力的武器系統,這將在未來的衝突中對美軍構成嚴重挑戰。”

[塞思·莫爾頓和吉姆·班克斯]

這兩名議員的身份都是共和黨人,是衆議院未來防務任務組的主持人。雖然民主黨如今在國會兩院都拿到了多數,會在涉及財經、民生、社會的很多領域與共和黨大打出手,但在防務領域、特別是在對華大戰略上,兩黨還是比較一致的,那就是堅決遏制打壓。所以,兩人提出要增強美國自身的軍備研發效率和競爭力,符合美國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

兩人拋出的這封公開信,對美國自身存在問題的認識也是準確的。信中說“我們再也負擔不起同時投資於新技術和國會議員優先考慮的狹隘利益,因爲後者有助於良好的新聞發佈和競選連任”。然而,公開信卻不敢真正揭露深層次原因。美國軍備研發效率低下,並不是因爲朝堂之上的官僚主義和文牘主義,是不同議員背後的利益集團都要從軍備研製當中分肥,喫相之難看叫人不忍直視。

發生在波音公司身上的事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從強按空軍接收質量低劣的KC-46,到2020年繼續下單購買身爲三代機的F-15,波音公司強大的後援團可見一斑。意大利設計的“歐洲多任務護衛艦”在本國製造、出售給埃及只要5.5億歐元一艘,摺合6.7億美元;被美國海軍相中成爲“星座”級之後在美國生產,單價居然上升到了8.5億-9.5億美元。各種零配件背後的黑幕更是數不勝數。美國洛馬公司爲了保證利潤,一直在不停地從俄羅斯進口1000萬美元一臺的RD-180火箭發動機,作爲宇宙神-5火箭的主發動機(每箭一臺),大量發射軍用衛星,火箭飛行一次的價格卻超過3億美元。

即使政商集團從美國的軍費當中撈取大筆利益,真正流到研發一線的錢還是不少的。爲什麼裝備研發還是步履維艱呢?原因很簡單,美國的基礎教育水平一直比較差,靠吸引優秀的外國移民來承擔實業工作。冷戰期間,美國依靠來自歐洲的優秀移民們,結合一部分優秀的本土人才,聯合歐洲盟國,支撐起了強大的軍事工業。冷戰後,美國經濟空心化、金融化的現象愈演愈烈,科學與工程行業的吸引力嚴重下降,本土學生很少願意從事軍工行業。此時的老歐洲也沒有那麼多優秀的科學、工程人才可供美國收割了,特別是愛因斯坦、馮布勞恩這樣的戰略性領軍人才,歐洲自己也沒有產出了。蘇聯的解體,讓一部分優秀的蘇聯/俄羅斯人才來到美國,從事各個領域的工程科學活動。大批優秀的中國留學生也加入了美國科研、製造業的隊伍。但是這些人在政治上不受信任,很難進入高技術裝備研發的核心領域。

缺乏優秀的人才,就沒有創新的能力,只能越來越多地依賴其他國家提供的創新。這個問題在冷戰時期就不同程度地存在於三軍之中,近期越來越嚴重了。在新一輪裝備研發採購中,我們看到了源於德國的HK416步槍、源於西班牙的“阿斯科德”裝甲車底盤、源於瑞典的“弓箭手”卡車炮、源於意大利的星座級護衛艦、源於瑞士的“斯特賴克”……與此同時,近20年來美軍單獨啓動的自研大型武器裝備項目幾乎盡數失敗,從陸軍的“未來戰鬥系統”、空軍的“轉型通信體系”,到海軍的朱姆沃爾特級巡洋艦和福特級航母……F-35可能是近20年來大型武器系統上唯一的亮點。

簡單說,美國裝備研製面臨的是體制問題,是無解的。

[朱姆沃爾特級單價70億美元,還沒裝上火炮]

如果僅僅和北約盟友或者俄羅斯相比,美國因爲擁有總量優勢,在多數裝備研發領域還是保持着優勢的。但中國軍工的崛起讓一切都不再是原來的樣子。因爲中國的體制優勢,不但技術突破快,而且裝備價格比美國低得多。按照公開信裏的說法,“數字1238,這是我們以一艘美國航空母艦的價格就能買到多少枚中國反航母導彈的最佳估計”福特號航母的造價是140億美元,這就是說,美國政客估算東風21D或者東風26之類的導彈,平均單價是1000萬美元出頭。我們並不知道這個價錢是不是符合實際情況,但即使用十分之一的數量、120發導彈攻擊航母,福特號也肯定要被打成篩子了。

即使美國政客意識到了上述局面,還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體制問題只有在極爲巨大的外力之下才能得到迅速解決。冷戰時期,蘇聯確實認真準備和美國打一場核大戰,有明確的進攻性部署,還實施了多次針對性的軍事行動。這讓美國上下都感受到了真實的壓力。但中國無意和美國打仗,即使近年來美軍反覆挑釁,中方也保持着冷靜和剋制。即使美國政客不肯解讀這種對和平的善意,也無法用“中國”話題,來逼着利益集團少撈一點。

[美國航母的製造是個無底洞]

既然推不動利益集團,就另起爐竈。這就是公開信的意圖所在。NASA扶持馬斯克,創造了一個高效率的企業,大幅度降低了火箭發射成本和載人航天成本,讓波音、洛馬等老牌航宇公司面上無光。馬斯克還推出了電動車,成爲美國汽車行業的冉冉升起之星。這看起來是個成功的模式,也讓年輕政客們看到了希望,把“公私合營”當成了救命稻草。

這裏有個奇怪的問題,美國是一個私有制爲主體的國家,哪來的公有制企業?其實在美國的語境裏,“公”意味着公開上市的企業,“私”表示尚未上市的企業。上市企業要面對更加嚴格的監管,不上市的企業就自由很多。歸根到底,兩名年輕議員還是想用放鬆監管的方式,來解決體制性的問題。那麼,馬斯克的模式能用在更大範圍的國防工業上嗎?要知道,和國防部相比,NASA是個清水衙門。美國的軍費開支是NASA預算的35倍,資本大鱷和利益集團根本看不上NASA那點油水,這纔給了馬斯克趁虛而入的機會。而且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說,馬斯克基本上是在喫NASA的“存量”技術,美國軍備需要的卻是大規模的“增量”。這是私營企業很難去突破的,公開信裏特意提到了“基礎科學往往是私營部門最擅長的創新。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GPS的發明,我們中很少有人每天不用它,它也影響了公司生產手機和汽車的方式”。然而GPS星座是哪裏來的呢?是美國國防部堅持幾十年不惜代價的投入和建設。如果“公私合營”管用,美國境內那不計其數的不上市公司早就把問題解決了,何須等到今時今日。

雖然兩人開出來的藥方完全不對,他們對美國的預後卻還是挺清醒的,在公開信的末尾,兩人說:“去年帶來了幾乎沒有人能想象到的挑戰。從我們所處的位置來看,2020年只是美國十年艱難挑戰的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