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而冬季,算是近年来较冷的一个寒冬了,北方的很多地方,水面都已经冰封。许多钓友到了这个季节,由于频频走空,只能选择封竿。而热情较高的钓友,仍坚持在野钓的一线。

冬季,怎么才能钓到鱼。相信很多钓友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钓深水,入冬之后,鱼类都到深水区越冬了。

于是,钓友们的鱼竿也纷纷变长了,之前用4.5米的,现在换成6.3米的,之前用6.3米的,那就换成7.2米的,毕竟一寸长一寸强嘛,这也符合冬季“钓深水”的思路。

但不知道钓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换了长竿,反而却没有别人短竿子钓得多,难道钓“深水”错了吗?

其实,冬季钓鱼,我并不反对钓深水。但有时候,并不是死搬硬套,一定要钓深,其实选对位置才是关键,有些钓位可能更藏鱼,选对了才会“不走空”。

比如,钓草边

草边的水位,可能不算深。但对于冬季的鱼类来说,有草就是床,蒲草处不但温度相对较高,而且浮游生物、腐殖质数量更多,便于鱼类觅食。尤其是对于钓鲫鱼来说,钓草窝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还有就是寻找水底有障碍的钓点,比如桥墩、树桩、枯枝处。这一点,家里有鱼缸的钓友肯定深有感触。冬季气温降低的时候,鱼缸中的鱼都不由自主地躲在缸里的卵石附近,一动不动。

这和鱼类躲避危险的习性有较大的关系,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它们就会迅速钻到这些障碍物附近,把它们当作天然的庇护场所,因此,选择在这些位置下竿,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冬季钓深水,其实就是跟着水温寻找鱼层,找对合适的钓点。但有时候,深水区的温度不一定就比浅水区高。因此,深浅结合也是钓友们需要掌握的一个要点。

比如,在艳阳高照的大晴天,水面升温速度要远快于水底,此时的鱼儿大部分都选择上浮,或者到浅水区取暖,此时一味地去钓深水,那浮漂一定会像“定海神针”一样,一动不动。

此时,就要果断改变策略。通过不断调漂,去找对鱼层,或者干脆钓浅水区试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在阴天或者是雾天,水面温度低,鱼儿都躲到深水区了,此时肯定要选深水区无疑。

除了草边、树桩、桥墩附近是好的钓点之外,在一些有进、出水口的水库、河流,也是较好的钓点。

这些进、出水口,一是溶氧量较高,二是水温普遍会相对高一些,鱼类较为敏感,会习惯性地游到这些地方来觅食或者取暖。

冬季鱼儿活性不高为了更快地找到鱼窝,可以多打几处窝子,决不能死守一个钓位,否则“走空”的概率很大。通过走、守结合,提高作钓效率。在这一点上来说,冬季传统钓会比台钓更有优势,尤其是一些提着长竿短线,不停走动的老钓翁,钓获的数量可能远多于懒得走动的小伙子。

总之,冬钓如何“不走空”,选对位置是关键,通过走、守结合,由之前的“诱钓”变为“主动出击”,去寻找水底鱼儿的藏身位置,才是冬钓的上策!

钓友们对此有何见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