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感,这也是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一种心境状态。

该流派倡导以建设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情感与行为,不再只关注于人无法控制的潜意识、或是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更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个体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Csikszentmihalyi,2006)。

和拥有正能量的人相处,会感受到满满的活力,即便是遇到了不好的事情,这类人也总能找到合理积极的角度去解释事件,不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

但生活中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人满口都是正能量,身边的人却会对此感到受不了,对此敬而远之,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 口中的正能量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有的人仿佛每天给自己打了鸡血一样,一大早就开始喊口号,例如“平庸不是碌碌无为的借口”、“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碰壁”……

这些话虽然确实充满了奋斗的决心、说起来也朗朗上口。

但光说不练假把式,有的人虽然天天吆喝着要努力、要上进,但每天仍然庸庸碌碌,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比如他们可能每天都在朋友圈发着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句子和小短文,但仍然是早早地到了公司,没做多久便刷起了淘宝,每天最关心的事情就是什么时候下班。

这种所谓的正能量也只是浮于表面,变成了每天喊的口号、朋友圈的文字游戏而已,并没有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

因此,在旁人看来,这种人光说不练,根本感受不到他们身上积极奋斗的精神,自然也会产生反感之情。

类似的问题也会发生在职场上,有的员工踏实肯干、每天勤勤恳恳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而有的人却只是喊喊口号,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样子,却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成果。

但对于上司来说,他们可能并不能完全关注到员工每天的工作状况,会误以为那些经常喊口号的人做得更多,形成了“做得多”不如“说得好”这种奇怪现象。

这种时候,对于其他员工而言,自然是非常不满意这种每天喊口号、却不干什么实事的人。要知道,用正能量包装自己可能会起到暂时的作用,但如果光说不练的话,迟早会暴露最真实的一面。

二、 对别人面临的问题难以感同身受。

人们其实并不讨厌正能量本身,而是讨厌那些打着正能量的旗号来说教他人的人。

在他们眼里,负能量是不允许存在的,甚至当你打算开口诉苦时,他们便会立刻遏止,排斥你的的任何消极情绪流露,让你感到非常难受。

例如当身边的朋友难过的时候,有的人会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完全没必要这么伤心”。对于那些有抑郁症的人,盲目强调中的那样的人也会认为是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但试问,如果真正当那些事情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时,他们真的还能做到依旧如此从容乐观吗?

所以有的时候,让人讨厌的并不是正能量本身,而是那些无法对他人的感受进行共情,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由于家长过于强调正能量教育,难以理解和包容自己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哭泣时,一个总强调正能量的妈妈,可能会不允许孩子这种哭闹行为,认为这是脆弱、消极的表现,从而拼命遏止孩子的情绪宣泄、甚至批判孩子,质问其为什么那么脆弱。

然而,这种教养方法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遇到问题本来应该安慰,这样的家长反而会去批判孩子的情绪发泄。

但是,情绪的流露并不总是消极的,正所谓事出有因,懂得寻找情绪的源头,远远比一味地压制、拒绝负面情绪的表达要合理得多。

长此以往,家长一味地强调正能量,反而会让孩子难以懂得如何合理地排解自己的情绪。

究其本质,其实可以将这种抵触消极情绪表达的行为视作“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Formation Reaction)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防御机制理论中提到,即当人们不接受某种冲动和欲望,便会站到它们的对立面去,来回避内心冲突和外界威胁。

因为这样的妈妈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所以也绝不允许孩子脆弱,就是说不能感同身受。当一个人不能正常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你不能表达的情绪,情绪就会进入潜意识。

越是不允许孩子害怕,孩子才会出现无名的恐惧。

那些社交恐惧症患者,多数都是家长不允许他表现自己的恐惧。因此,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这种盲目地宣扬、教导正能量的行为,是极其令人反感的。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编辑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Csikszentmihalyi, Mihaly (Ed). (2006). A life worth living: Contributions to positive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