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認識小瀋陽是因爲他跟他的師傅趙本山演的小品《不差錢》。

當年我感覺也確實好笑,但這種好笑是不能令人久久回味的笑,這是一種媚俗的笑,靠着人們的獵奇,人們追求感觀的新鮮獲得的效果,它永遠只能算是一種“小品”。一種文化史上找不到的名堂。

縱觀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能夠稱得上藝術的總是唐宋詩詞,宋元雜劇元曲,這些能夠稱得上國粹,能夠影響人類並走向世界。而絕不是那些應景媚俗的文藝文化,這些媚俗的東西,其實跟真正的文化相去甚遠,完全是脫離人民羣衆真正的生活,悖離人們真正的審美,沒有絲毫靈魂可言的俗不可耐的表演,遲早都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而今天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那些依靠小品走紅的這星那星們,他們根本代表不了中國文藝的方向,代表不了人民羣衆對文化真正的需求,他們也不會真正的付出心血汗水,爲人民羣衆創造出真正有靈魂的作品。國家輝煌的大舞臺,也就絕不能成爲他們插科打諢的地方。

我們來看小瀋陽,當初明明就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夥子,但在趙本山的小品裏,偏偏要穿個一邊扯的花裙子,拿捏着嗓子逗笑打諢,那個作品到底是個什麼主題,誰能說的清?回想起來,不過就是小瀋陽的嗲聲嗲氣,小丫蛋幾聲結巴着喚那個“畢姥爺”,還有趙本山總是一臉盲人形象的表演。有什麼靈魂可言?

據說就是什麼《摔三絃》,受他盲人叔叔的薰陶,他把算命先生可以演到骨子裏去。這和曾經遍佈於城鄉的那些“先生”沒有什麼兩樣。很多人都會拉會唱,而趙本山卻一次次登上了泱泱大國的春晚舞臺,一步一步成爲了什麼“喜劇表演藝術家”,什麼主席,什麼委員,什麼集團董事長,就這樣靠“賣車”、“賣柺”之類俗不可耐的搞笑,一個喜劇大師誕生了。隨後又是電影又是電視劇,一股模仿追逐之風席捲了中國大地。

然而,時間終歸證明一切,歷史永遠不會選擇那些毫無藝術生命藝術價值的東西。往前追溯,那些全民都跳的“忠字舞”,能不能代表文化前進的方向,永遠不能,跳過了就沉寂了。

據說趙家班子曾有過“分錢不勻”的事情,有人因此憤而離去。這讓我想起曾經見過的算命先生,也是在市裏一座橋頭坐地分錢的情形。真有點如出一轍。如此“大師”何談藝術?有時候聯想起那頂耷拉着舌頭的藍帽子,我感覺是對勤勞智慧的中國農民的醜化玷污。中國農民的樸實,善良,堅強,堅韌,勤勞勇敢,這些纔是他們最本質的特徵。絕不是那種被醜化的形象。

很不想說這些話,但也是長久鬱積於心的一番話。每每看見有人惡意搞笑,特別是一些這星那星們的假裝,心裏總覺得是中國文化的荒蕪。今天總算有人想到了拿命創作的路遙,想到了他的《人生》,他的《平凡的世界》,當初的路遙,幾乎是窮愁潦倒,寫書的錢還不夠他燒掉的那些劣質的菸捲,當得知自己的書出版時,他是真哭了。僅僅只是他那些用生命關注黃土地上的人們最真實命運的文字變成了真正的書本,他就激動不已。爲了黃土地上的人們,他願意把生命尚存的氣力全部吐出去。有過一絲一毫的功利嗎?沒有?這就是答案,真正爲人民而創作的人永遠不朽。

很高興看到小瀋陽放棄了小品,也不知道他發展什麼去了,別再穿上那個花裙子就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