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作家作品的时候,我很少把作品的某句话贴出来,原因我比较懒,还需要去网上搜索查看。虽然我看过某部作品,但不可能哪段话哪个句子都牢记在心。一两年前我玩自媒体,还愿意费这个劲,但后来……你懂的,后来就不愿意费这个劲了。我还曾经为了写感想有理有据,专门去书里面把某句话打在电脑上。

一般我讨论作品都是泛泛而论,如果结合段落,再谈感想,虽然比不上中文系毕业的,但作为业余的也够用。

之前就多次讨论过太宰治。其实不止我一个人觉得太宰治的表达方式非常直接(之前的帖子里就说过),只是因为前期很多中文系毕业的(或业余而专业的)都同情于太宰治,而没有说他的作品其实真没那么好,否则他的作品就不是“小众”了。专业人士没有说的话,即便我怀疑某个作家,也没底气去说。——我在某平台还说过笛安的作品如何不好,结果被好好地教训了一番。

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不会有悲痛的来袭。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

太宰治写的句子。

有人说太宰治表达痛苦,直抒胸臆,是因为不自制。真正的大师,并非没有写金句的才华。只是他们知道如何控制自己思绪的输出,如何以最具艺术性的方式去创作文本,而非让作品变成自己直接的传声筒。——这是我引用的别人的话。

直抒胸臆固然能让读者共情的门槛大大降低,但也失去了那种借景抒情的朦胧美。

——以上是我引用的别人的话。

直抒胸臆,不是太宰治不自制,也不是他的技巧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他受的伤不够深。

我们大部分喜欢写作的人,开始的时候都喜欢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其实网文里面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也不少,所以很多人喜欢网文——表达什么都明白,很多人不喜欢弯弯绕。比如《赘婿》里面刻画跟宁毅下棋的一个老头,刻画这个老头“说一套做一套”。《赘婿》里面那种直抒胸臆的刻画方式不少。

我们说,描写一个人是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要从这个人的行为来判断,而不是作者直接说。也许读者看了这个人的行为,觉得“他”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呢?

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是因为自己受伤不够深。所以这是情感问题,不是技巧是否纯熟的问题。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经常喊疼(化身叶藏),他从一开始就喊疼。比如父亲问他要什么礼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会让父亲觉得不正常。所以他的愿望就遵从了父亲的意思——让父亲看起来正常。

后来的经历,比如在酒吧,遇到酒吧女。还和一个混混在一起过。后来和一个女人有了那种关系。他还有良子。总之呢,具有太宰治影子的叶藏,生活虽然悲惨,但还没有到了被所有人抛弃的程度。

一个人如果正到了被所有人抛弃的程度,那根本没有心情再说什么至理名言了。这种感觉一定特别绝望,压抑,想说而无法说。因为说出来别人会嘲笑,不说又压抑。这种心理是非常矛盾的。

所以,用细节来展示行为,语言,不是文学中的刻意装X。一个人受伤不够深,还有至少一个倾诉对象,那他的痛苦就还有出口,所以这种伤也只能用“直抒胸臆”来表达。

含蓄地表达痛苦,也不仅仅是为了借景抒情的朦胧美,而是为了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作品中的人物,究竟是好还是坏,究竟是懦弱,还是勇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