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中出现了道德危机,很多人以不善作为人生的信条,甚至还一路畅通无阻,这引发了很多人的跟风,导致整个社会缺乏信任,这究竟是为什么?如何才能恢复或者重建道德?

按人类学的观点,人类本来是没有道德的,他就是一个动物性的存在,完全是丛林法则,看了什么东西需要就去抢,谁的力量大了谁就霸占更多的女人,更多的财富,没有什么道德可言,不信你看动物有道德吗?没有,所以人类在从动物界剥离之前也是没有道德的,这是一个后来建构出来的东西,是一种文化内容。

那么怎么才能建构呢?如果说一个社会道德缺失了,道德危机了,肯定是文化出问题了,道德建构的方向错了,所以导致这个大厦就倾塌了。

人类在道德大厦的建构过程中,主要有4种方法和理论,分别是:理性主义,快乐主义,信仰主义,情感主义。

第一,理性主义的道德观!这个学派认为道德是一个天理,是一个知识,我们必须去学习和遵循这个知识,去了解这个真理,人情感要服从于理性。这是古希腊唯理论哲学的道德观,包括柏拉图、苏格拉底都是这种观点,比如苏格拉底就认为德行是一种知识,拥有这种知识才能够获得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也类似于此,中国人说一个人做的不道德的事情叫做伤天害理、天理不容,做道德的事情叫天经地义,这就类似于一种唯理论的道德观。宋代的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这与唯理论的道德观有类似的地方。但汉文化的道德观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道德的奖赏不一样!由西方人认为你做了符合真理的事情,那么你就会获得幸福,你就会得到快乐。而汉文化并不给予这个奖赏,汉文化认为“德高只能望重”而并不是快乐和幸福,道德高尚会得到别人的称赞,也就是口碑,至于你内心有没有快乐则不一定。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一个社会的舆论被操控,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被给予表彰时,所有人的道德都会出问题。

第二个理论就是快乐主义,这是古希腊伊壁鸠鲁学派的观点,就是道德会让人快乐,人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而追求道德。所以这个伊壁鸠鲁的理论与理性主义也是有点像,只不过是前后倒过来,理性主义是说你必须先按照理性的要求去行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后你才会得到幸福!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就是快乐是在道德之前就已经触发了,人们是为了获得快乐的体验而去追求道德,并且在行为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充分的快乐体验,类似与中国人所说的“助人为快乐之本”。但伊壁鸠鲁他们严格的区分了自然的快乐和有不自然的快乐,那种纵欲过度的、骄奢淫逸的快乐是有害的,最终还是带来痛苦,只有适度的、健康的快乐才是道德的基础。

3,信仰主义。这个主要就是基督教等宗教的发展出来的一种道德观和人生的幸福观,他们认为人性的本质是罪恶,人的贪婪,愚昧,自私和野心是根深蒂固的,天然的人性中是缺乏爱的和道德的力量,即使有也是非常稀薄的。所以人要获得道德必须通过神,通过跟神产生关联,发展出他内心中神圣的力量,让神的灵与他连接,他才能够获得神的力量,包括道德和爱,从而获得幸福!如果没有信仰,人不能仅凭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道德和爱。

4,情感主义的道德观。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道德观,也就是情感主义!休谟推翻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休莫说理性,只不过是激情的奴隶,人是被情感所驱动的人,一切行为的动力来自于情感,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是非常匹配的,就任它本质上他所有的动能是来自于情况理性,它本身并不产生动能理性实际上是被情感所使用的工具。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令人生厌的人,我们的理性就会寻找各种证据来证明这个人真的是让人讨厌;如果我们喜欢一个人,我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他(比如我们的孩子),那即使对方犯了错误,我们的理性都会找各种原因为他开脱,认为人的错误情有可原,将来可以变得更好!休谟的这种情感主义的道德观是构成了现代文明的基础,包括心理学的基础。

那么我们当下的道德困境,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对比以上四种道德建构的方式,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道德困境在于我们没有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我们似乎是自创了一套道德说教的方式,但是这套方式到底是什么?好像没有谁来说清楚过,他哲学上逻辑上的基础是什么?他实践中的经验是什么?他落地的方法和程序是什么?他与心理学的关系是什么?也没有人说清楚。

那么我来单独介绍一下这个情感主义的道德建构模式,这个内容是由亚当斯密完成的,他写了《道德心操论》,为整个现代文明奠定了伦理学的基础,同时是亚当斯密,他另外还有一本书叫《国富论》,它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一个人他奠定两门学科的基础这也真是一个伟大的人,而英国近代出了很多这样的人,包括牛顿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洛克奠定了政治学的基础,这些人都是英国人,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忽然出来这么多人物?

好了,话不多说,来聊一聊这个情感主义的道德观吧。

情感主义的道德观认为人道德的动力是来自于情感,就是我们人类有一种自然的情感冲动,导致我们最终必然会选择道德,否则我们这个情感就很难受,那么这个情感是什么呢?就叫做同情(或者共情)empathy,就是人天然地就能感知到别人内心的感受,叫感同身受,这是一种情感方面的想象力,它使得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道德产生的基础,因为他人的痛苦和哀伤也将会成为我们情感体验的一部分。

一, 为了让我们这种同情的情感与他人的感受保持一致,人需要克制,即放大对他人情感的体验(因为在同情的过程中信号会衰减,别人的情感到我们这会打折扣的),减弱对自己情感(消极的、痛苦的、生理性的)的表达,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我们的情感被别人共情的时候也会被打折扣,为了避免给别人造成共情的压力(他必须调高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匹配你的状态),所以我把我们的悲伤和痛苦克制一下,只表现出来百分之六十七十,这样别人正好与别人的感同身受匹配,这样就不会给别人增加共情的压力。

所以克制成为了美德的基础,因为克制导致了情感的协调,也会引发别人的尊敬和崇敬之情,这种情感同样会反过来被我们体验到,从而引发我们良好的体验,进一步强化克制情感的发育。

二,公正的旁观者。如果当事人介入一场冲突,个人的处境会导致不同的情感,比如我跟别人吵架了,那么我就感到很愤怒,我觉得对方没有道理,对方也会觉得我强词夺理,就是我们两个人对这个事的情感反应都是偏颇的。亚当斯密说,这个时候就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情感,一个是我们本能性的、偏颇的、动物性的情感;一个是我们内心隐藏的“一个公正的旁观者”,也就是所谓的良知,或者叫“自我意识”。这个公正的自我会给出一个恰当的反应和评价,从而使自己遵循道德的准则。所以,个人直接情感和“旁观者情感“的自我协调,是一个人获得稳定道德品行的必经之路。

三,义务感。由于我们内心有一个公正的旁观者,所以我们会在一些冲突的事件中,对当事人产生同情,同时产生一个“我们应该怎么办?”的意志,这么一个行动指令就是义务感,它来自于这个公正的旁观者,也就是我们的良知。

四,稳定道德规范的建立。同情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随处随时随地发生,但它并不稳定,仅仅依靠这种情感并不能形成稳定的品格和道德,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文字化的系统工作,就是把“公正的旁观者”的指令总结出来,固化为概念和条律,最终成为了稳定的道德。也就是说道德不是可以肆意妄为的设计和制定的,它植根于人的情感,与人类天然情感相背离的道德条例是对人的侵犯,是虚假的道德。

五,四种德性。亚当斯密提出了四种德行,分别是:明智,仁慈,正义,节制四种德行,其中明智是让自己更加幸福的德行,而仁慈、正义和节制是让别人更加幸福的德行。古希腊理性传统的道德品性是:勇敢,节制,道德和智慧。而亚当斯密认为,在现代社会有两种品质已经不再那么的重要,一个是与战争相伴的勇敢,另外一个就是哲学家独有的智慧。因为现在社会已经比较和平,战争也是依靠装备和国家实力,思维方面也普遍启蒙,智慧不再是小范围的知识传承。所以亚当斯密用仁慈来取代勇敢,用明智来取代智慧。

这篇文章比较长,特别是关于情感主义的道德观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写的比较多,供感兴趣的朋友们了解。文化价值的建构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思想家和哲学家们天才的智慧和勤奋的努力,以及逻辑化的文字工具(字母文字),逐渐形成文明的累积,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平。汉文化还属于前字母文字阶段,如何在这个文明阶段建构道德和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