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中出現了道德危機,很多人以不善作爲人生的信條,甚至還一路暢通無阻,這引發了很多人的跟風,導致整個社會缺乏信任,這究竟是爲什麼?如何才能恢復或者重建道德?

按人類學的觀點,人類本來是沒有道德的,他就是一個動物性的存在,完全是叢林法則,看了什麼東西需要就去搶,誰的力量大了誰就霸佔更多的女人,更多的財富,沒有什麼道德可言,不信你看動物有道德嗎?沒有,所以人類在從動物界剝離之前也是沒有道德的,這是一個後來建構出來的東西,是一種文化內容。

那麼怎麼才能建構呢?如果說一個社會道德缺失了,道德危機了,肯定是文化出問題了,道德建構的方向錯了,所以導致這個大廈就傾塌了。

人類在道德大廈的建構過程中,主要有4種方法和理論,分別是:理性主義,快樂主義,信仰主義,情感主義。

第一,理性主義的道德觀!這個學派認爲道德是一個天理,是一個知識,我們必須去學習和遵循這個知識,去了解這個真理,人情感要服從於理性。這是古希臘唯理論哲學的道德觀,包括柏拉圖、蘇格拉底都是這種觀點,比如蘇格拉底就認爲德行是一種知識,擁有這種知識才能夠獲得幸福。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也類似於此,中國人說一個人做的不道德的事情叫做傷天害理、天理不容,做道德的事情叫天經地義,這就類似於一種唯理論的道德觀。宋代的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慾”,這與唯理論的道德觀有類似的地方。但漢文化的道德觀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對道德的獎賞不一樣!由西方人認爲你做了符合真理的事情,那麼你就會獲得幸福,你就會得到快樂。而漢文化並不給予這個獎賞,漢文化認爲“德高只能望重”而並不是快樂和幸福,道德高尚會得到別人的稱讚,也就是口碑,至於你內心有沒有快樂則不一定。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當一個社會的輿論被操控,一些不道德的行爲被給予表彰時,所有人的道德都會出問題。

第二個理論就是快樂主義,這是古希臘伊壁鳩魯學派的觀點,就是道德會讓人快樂,人是爲了讓自己更快樂而追求道德。所以這個伊壁鳩魯的理論與理性主義也是有點像,只不過是前後倒過來,理性主義是說你必須先按照理性的要求去行爲,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最後你纔會得到幸福!而伊壁鳩魯則認爲就是快樂是在道德之前就已經觸發了,人們是爲了獲得快樂的體驗而去追求道德,並且在行爲的過程中就完成了充分的快樂體驗,類似與中國人所說的“助人爲快樂之本”。但伊壁鳩魯他們嚴格的區分了自然的快樂和有不自然的快樂,那種縱慾過度的、驕奢淫逸的快樂是有害的,最終還是帶來痛苦,只有適度的、健康的快樂纔是道德的基礎。

3,信仰主義。這個主要就是基督教等宗教的發展出來的一種道德觀和人生的幸福觀,他們認爲人性的本質是罪惡,人的貪婪,愚昧,自私和野心是根深蒂固的,天然的人性中是缺乏愛的和道德的力量,即使有也是非常稀薄的。所以人要獲得道德必須通過神,通過跟神產生關聯,發展出他內心中神聖的力量,讓神的靈與他連接,他才能夠獲得神的力量,包括道德和愛,從而獲得幸福!如果沒有信仰,人不能僅憑自己的力量獲得幸福、道德和愛。

4,情感主義的道德觀。英國經驗主義哲學發展出了一種全新的道德觀,也就是情感主義!休謨推翻了古希臘的理性主義,休莫說理性,只不過是激情的奴隸,人是被情感所驅動的人,一切行爲的動力來自於情感,與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是非常匹配的,就任它本質上他所有的動能是來自於情況理性,它本身並不產生動能理性實際上是被情感所使用的工具。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令人生厭的人,我們的理性就會尋找各種證據來證明這個人真的是讓人討厭;如果我們喜歡一個人,我們發自內心的喜歡他(比如我們的孩子),那即使對方犯了錯誤,我們的理性都會找各種原因爲他開脫,認爲人的錯誤情有可原,將來可以變得更好!休謨的這種情感主義的道德觀是構成了現代文明的基礎,包括心理學的基礎。

那麼我們當下的道德困境,問題出在哪裏?我們對比以上四種道德建構的方式,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道德困境在於我們沒有使用其中任何一種方法,我們似乎是自創了一套道德說教的方式,但是這套方式到底是什麼?好像沒有誰來說清楚過,他哲學上邏輯上的基礎是什麼?他實踐中的經驗是什麼?他落地的方法和程序是什麼?他與心理學的關係是什麼?也沒有人說清楚。

那麼我來單獨介紹一下這個情感主義的道德建構模式,這個內容是由亞當斯密完成的,他寫了《道德心操論》,爲整個現代文明奠定了倫理學的基礎,同時是亞當斯密,他另外還有一本書叫《國富論》,它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一個人他奠定兩門學科的基礎這也真是一個偉大的人,而英國近代出了很多這樣的人,包括牛頓奠定了物理學的基礎,洛克奠定了政治學的基礎,這些人都是英國人,不知道爲什麼他們忽然出來這麼多人物?

好了,話不多說,來聊一聊這個情感主義的道德觀吧。

情感主義的道德觀認爲人道德的動力是來自於情感,就是我們人類有一種自然的情感衝動,導致我們最終必然會選擇道德,否則我們這個情感就很難受,那麼這個情感是什麼呢?就叫做同情(或者共情)empathy,就是人天然地就能感知到別人內心的感受,叫感同身受,這是一種情感方面的想象力,它使得人與人之間在情感上相互連接起來,這就是道德產生的基礎,因爲他人的痛苦和哀傷也將會成爲我們情感體驗的一部分。

一, 爲了讓我們這種同情的情感與他人的感受保持一致,人需要剋制,即放大對他人情感的體驗(因爲在同情的過程中信號會衰減,別人的情感到我們這會打折扣的),減弱對自己情感(消極的、痛苦的、生理性的)的表達,這也是同樣的道理,就是我們的情感被別人共情的時候也會被打折扣,爲了避免給別人造成共情的壓力(他必須調高自己的情感體驗來匹配你的狀態),所以我把我們的悲傷和痛苦剋制一下,只表現出來百分之六十七十,這樣別人正好與別人的感同身受匹配,這樣就不會給別人增加共情的壓力。

所以剋制成爲了美德的基礎,因爲剋制導致了情感的協調,也會引發別人的尊敬和崇敬之情,這種情感同樣會反過來被我們體驗到,從而引發我們良好的體驗,進一步強化剋制情感的發育。

二,公正的旁觀者。如果當事人介入一場衝突,個人的處境會導致不同的情感,比如我跟別人吵架了,那麼我就感到很憤怒,我覺得對方沒有道理,對方也會覺得我強詞奪理,就是我們兩個人對這個事的情感反應都是偏頗的。亞當斯密說,這個時候就要區分兩種不同的情感,一個是我們本能性的、偏頗的、動物性的情感;一個是我們內心隱藏的“一個公正的旁觀者”,也就是所謂的良知,或者叫“自我意識”。這個公正的自我會給出一個恰當的反應和評價,從而使自己遵循道德的準則。所以,個人直接情感和“旁觀者情感“的自我協調,是一個人獲得穩定道德品行的必經之路。

三,義務感。由於我們內心有一個公正的旁觀者,所以我們會在一些衝突的事件中,對當事人產生同情,同時產生一個“我們應該怎麼辦?”的意志,這麼一個行動指令就是義務感,它來自於這個公正的旁觀者,也就是我們的良知。

四,穩定道德規範的建立。同情是一種自然的情感,它隨處隨時隨地發生,但它並不穩定,僅僅依靠這種情感並不能形成穩定的品格和道德,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文字化的系統工作,就是把“公正的旁觀者”的指令總結出來,固化爲概念和條律,最終成爲了穩定的道德。也就是說道德不是可以肆意妄爲的設計和制定的,它植根於人的情感,與人類天然情感相背離的道德條例是對人的侵犯,是虛假的道德。

五,四種德性。亞當斯密提出了四種德行,分別是:明智,仁慈,正義,節制四種德行,其中明智是讓自己更加幸福的德行,而仁慈、正義和節制是讓別人更加幸福的德行。古希臘理性傳統的道德品性是:勇敢,節制,道德和智慧。而亞當斯密認爲,在現代社會有兩種品質已經不再那麼的重要,一個是與戰爭相伴的勇敢,另外一個就是哲學家獨有的智慧。因爲現在社會已經比較和平,戰爭也是依靠裝備和國家實力,思維方面也普遍啓蒙,智慧不再是小範圍的知識傳承。所以亞當斯密用仁慈來取代勇敢,用明智來取代智慧。

這篇文章比較長,特別是關於情感主義的道德觀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寫的比較多,供感興趣的朋友們瞭解。文化價值的建構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需要思想家和哲學家們天才的智慧和勤奮的努力,以及邏輯化的文字工具(字母文字),逐漸形成文明的累積,達到較高的道德水平。漢文化還屬於前字母文字階段,如何在這個文明階段建構道德和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