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河北省省會變遷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南方的江蘇省。認真的說,到底誰是江蘇省的省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因爲,南京、蘇州、鎮江都曾經做過省會,泰州和無錫曾經做過行署駐地。其中,鎮江曾經做過江蘇省20年的省會。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江蘇省的歷史發展。13世紀,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在幾十年的時間裏,統一全國,建立了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大帝國。隨着疆域面積的擴大,元朝在區劃管理上也遇到了難題。因此,元朝結合了一系列的經驗,建立了行省制度,把全國劃分爲10個行省。元朝雖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但屬於建立的初期,各方面很不完善。當時,江蘇省還並不存在,隸屬於好幾個省份管理。1368年,明朝建立之後,起初定都南京。

但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把首都遷移到了北京。明朝沿用元朝行省制度的模式,進行了全面改革,而且出現了北直隸和南直隸。北直隸包括了現在的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南直隸基本上包括了現在的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當時,南直隸並不算一個完整的省份,因爲南直隸的很多事務,基本上由南京六部負責處理,這樣的模式持續到了明朝滅亡。17世紀中期,同時面臨內憂外患的明朝滅亡,清朝大舉入關。在10多年時間裏,清朝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由於清朝定都北京,南京的地位下降,南直隸更改爲江南省,北直隸則更改爲直隸省。江南省的面積太大,而且經濟發達、人口衆多,這讓清朝最高層非常不放心。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把江南省拆分爲江蘇省和安徽省。安徽省的省份確立在皖南的安慶府,也就是現在的安慶市。至於江蘇省的省會,其實有兩個。當時,兩江總督的駐地在南京,江蘇巡撫的駐地在蘇州。兩個城市都具備了省會城市的職能,畢竟總督和巡撫都屬於封疆大吏。

進入清朝統治的後期,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等。清朝的國門被打開,在西方列強的武力威脅下,清朝被迫開放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與此同時,一系列的農民起義開始出現。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以後,在幾年時間裏,先後佔領了武昌、安慶、九江、南京等城市。並且把南京改爲了天京,成爲了太平天國的首都。由於南京失守,蘇州成爲了江蘇省唯一的“省會。”

直到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以後,才重新回到了兩個省會並立的模式。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隨着清朝原有模式的崩潰,江蘇省的省會確立在南京,這段歷史大約持續了10多年時間。1926年,著名的北伐戰爭開始了。在半年時間裏,北伐軍先後擊敗了各個軍閥,從珠江流域打到了長江流域,佔領了南京、武漢等城市。1928年,北伐軍佔領了北平、天津等城市,在名義上“大功告成。”

當時,新建立的政權定都南京,南京被提升爲特別市。特別市的地位類似於現在的直轄市,不過不完全一樣。由於南京被提升爲直轄市,江蘇省需要一個新省會。經過反覆考慮,最終選擇了鎮江。那麼,爲何選擇了鎮江呢?請參考保定和北京的模式,情況基本上差不多。因此從1928年開始,鎮江成爲了江蘇省的省會,長達20年時間。與此同時,上海、天津、北平等城市,陸續成爲了特別市,直轄市的雛形已經基本出現。

一轉眼到了1949年4月,當時,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迅速解放了南京等江蘇南部地區。但由於戰爭仍然沒有徹底結束,江南地區的局勢並不徹底穩定。不過,江蘇省需要進行戰後恢復和重建的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江蘇省被拆分爲蘇北行署區和蘇南行署區。請注意,行署區的地位相當於省份。除了蘇南、蘇北行署區之外,還出現了皖北、皖南、旅大等幾個行署區。蘇南和蘇北兩大行署區建立以後,蘇北行署區的駐地在泰州,蘇南行署區的駐地在無錫。

從這個時候開始,鎮江結束了自己20年的省會生涯。那麼南京呢?在建國之初,鑑於管理大城市的需要,南京、武漢、廣州、西安等城市,都被暫時提升爲直轄市。當時,我國出現了10多個直轄市。直到50年代前期,隨着全國局勢的逐步穩定,江蘇省才重新“拼接而成。”蘇南和蘇北行署區撤銷以後,進行了合併。南京的直轄市撤銷,重新成爲了江蘇省的省會。劃入山東省代管了3年的徐州等地區,重新還給了江蘇省。

所以說,在江蘇省的13個城市中,南京、蘇州和鎮江,都曾經做過江蘇省的省會。泰州和無錫,雖然不算省會,但行署區駐地類似於省會。由於橫跨了中原、江淮、江南三大地域,江蘇省各地區的文化差異很大。因此,出現了“散裝”的說法。在江蘇省的經濟格局中,蘇州市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徐州市在蘇北地區屬於龍頭地位(一心想另建一個村,自己做村長)。在我國所有的沿海省份中,除了浙江省之外,其餘的省份中,省會城市都面臨經濟強市的挑戰。關於我國各地區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