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事業還是陪孩子?這是擺在媽媽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對於媽媽來說,事業和家庭都是無法輕易割捨的,一個關乎自我的成長,一個關乎孩子的成長,無論選擇誰放棄誰都可能造成人生悔恨。

那麼,當這兩個選項擺在眼前時,怎麼選擇纔是最優解?

“要離開孩子去上海工作嗎?”

Mommy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門提問:

“今年33歲,孩子3歲,老公長時間在外工作,接到工資 25W+ 的 offer,我要離開孩子去上海工作嗎?”

題主之所以糾結,是因爲這幾點:

孩子爹是做國際項目的,會長時間出國,基本上屬於“影子爸爸”,對孩子缺少陪伴。家裏老人不願跟着去上海幫忙帶孩子,若帶孩子一起去上海,租房、上幼兒園、僱保姆等費用較高,除去開銷後工資基本所剩無幾。婆婆與老公私下都嫌棄過題主“一事無成”,題主心中憋着一口氣,想要證明自己,也想實現自我成長。撇下孩子獨自去上海打拼,題主擔心孩子跟着老人會不會對成長影響很大,還有會不會由此引發“蝴蝶效應”,導致婚姻破裂。隔着屏幕,都能感覺到題主的爲難與糾結。

事業和孩子,該怎麼選?

這個問題的難度,一點也不亞於女人經常拷問男人的“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下水,你先救誰”的世紀難題。

爲何兼顧家庭和事業都是媽?

然而,這個難題一般只針對媽媽而存在,孩子爸爸幾乎不用面對這樣的難題。

不信,你看看題主她老公,有孩子後不照樣長時間出國嗎?哪像題主只是離開孩子去上海工作都糾結得要命。

這並不是個例,而是整個社會普遍如此。

孩子生病,請假照顧孩子的多半都是媽媽;孩子沒人照顧,辭職回家的多半也是媽媽……

組建家庭是兩個人的事,生孩子也是兩個人的事,可爲什麼到最後需要兼顧和家庭的只有媽媽一人,而爸爸則不用?

因爲當代女性被寄予很高的厚望,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賺錢養家,還要會幹活帶娃,但社會對爸爸卻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這種差異化期待給媽媽造成了重大的壓力,一旦女人沒法達到這樣的角色期待,就可能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指責。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浸潤下,媽媽自己也容易將這種外在期待內在化。

外因和內因疊加發力,媽媽也只能被環境裹挾着,在家庭和事業的蹺蹺板上來回遊走平衡。

不完美也是完美

殊不知,平衡家庭和事業,是對媽媽最大的綁架。

一個正常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顧此就容易失彼,哪來那麼多“完美平衡”,只有取捨。

所以,Mommy也想勸題主放下“完美”的執念,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做出取捨,如果選不到最優,就選次優。比如自己先去上海站穩腳跟,然後再想辦法把孩子接過去,這樣既能擁有自己心儀的事業,也能陪伴孩子成長。

另外,Mommy覺得題主是時候跟老公談一談啦,家庭和孩子是兩個人,不能只對媽媽提要求。當他嫌棄題主“一事無成”的時候,是否考慮過換份不用長時間出差的工作,分擔點育兒責任,好讓題主有時間、有精力去提升自己?

是時候讓他明白自己的歲月靜好,是建立在媽媽以及家裏老人負重前行上的。

世間沒有完美,希望所有人都能早點明白這一點,對媽媽多點包容與理解。

也希望所有媽媽能夠不被事業壓榨,也不被母愛綁架,做一個不“完美”但有生命力的媽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