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諺雲,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千古以往,不可改變的真理。很多長輩也用這句話來教育後輩,切不可以貪心。然而,在商業場上,真的有魚和熊掌兼得的事情存在。而前提條件就是不貪心,雖然結果完全不一樣,但是所傳達給我們的道理卻是一樣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就跟名利不可雙收是一樣的,雖然實行起來,難度很大,但是也不是不可能實現的,特別是在這個變化莫測的互聯網時代,只要在適當的時候能夠做出適當的決策,那麼未必不能名利雙收。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如今在外賣市場,除了美團以外,另外一個站穩腳跟的就是餓了麼。很多人都知道,現在的餓了麼已經被馬雲收購,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餓了麼的前一任老闆叫做張旭豪,而張旭豪就是現在餓了麼的董事長,這裏面有什麼故事呢?

張旭豪出生在85年,而在大學的時候張旭豪就已經開始創業了,由於有一次電話訂餐遇到了障礙,就讓張旭豪萌生了做一個網上訂餐平臺的想法,而張旭豪跟自己的3個室友一拍即合,簡單的聊了一晚,暢銷了三年內的發展計劃,第二天張旭豪等四人就行動起來了。

創業之初,張旭豪等人也會親自送餐,並且一家餐廳一家餐廳的談合作,2009年公司成立,直到2015年獲得第一筆融資,餓了麼也在張旭豪的帶領下逐漸成長起來。而外賣市場也逐漸成爲了藍海項目,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這也張旭豪陷入了思考。

終於,在2018年,張旭豪以665億元的天價,將餓了麼賣給了馬雲的阿里,這在當時也是震驚了互聯網行業的,因爲95億美元的收購價格,並且還是現金訂單,在互聯網史上也是最大的,所以也稱得上是史無前例。張旭豪665億元落袋爲安後,並沒有因此跟餓了麼毫無關係。

張旭豪團隊的員工一個也沒有離開餓了麼,而張旭豪依然是餓了麼的董事長。完美實現了“魚與熊掌兼得”的神話。不得不承認,在這個決策上面,張旭豪是明智的,也是有遠見的。餓了麼在大靠山阿里的手上肯定有更好的發展,如果當初張旭豪堅持獨立運營餓了麼,就算餓了麼順利上市,市值可能也沒有665億,所以說張旭豪才決定出售餓了麼。如今張旭豪不僅是餓了麼的董事長,還是張勇的特別助理,既賺到了錢,也收穫了名。

然而跟張旭豪相比,同樣是創業小黃車ofo創始人戴威也是因爲“魚與熊掌”都想要,不願意放棄管理權,最終落寞收場。這樣看來,古話所說的“識時務者爲俊傑”也是相當有道理的。有能力的人不少,但是在適當的時間,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也是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走向的。是直接走向人生巔峯,還是失敗告終,都是一個決策就可以決定的!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