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2020年經濟增長超出預期!

1月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

這是中國經濟首次超過百萬億人民幣大關。按照目前測算的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7萬億美元左右。當前,1萬億美元以上的主要經濟體全球有18個,我國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達到17%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穩居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與高收入國家發展的差距繼續縮小。

“這意味着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一個新的臺階。這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標誌性意義。”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

“三季度以來,外貿鏈景氣明顯回暖、居民線下消費活動持續修復,成爲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逆勢增長

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的目標任務逆勢完成,且完成情況好於預期。

一個亮點是,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

同時,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現象歷史性消除;宏觀調控成效顯著,季度的經濟增長指標恢復至常態水平,就業、物價目標較好完成,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國際收支總體改善,單位GDP能耗下降,經濟結構有所改善,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已經實現,且好於預期,“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分季度看,2020年我國GDP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三次產業GDP均已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第三產業在四季度加快修復。其中,第二產業GDP同比增長6.8%,分別較三季度和2019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速6.7%、較三季度提升2.4個百分點,略高於2019同期的6.6%。”趙偉對本報記者說。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了100萬億元大關,這意味着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一個新的大臺階。

寧吉喆表示,2000年,我國經濟總量邁上10萬億元的臺階,2012年突破了50萬億元,2020年又突破100萬億元。20年內,經濟總量規模擴大至10倍,成就舉世矚目。

2020年,我國創下多個世界第一:我國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新高,持續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製造業增加值預計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位;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高速鐵路營運總里程達到3.8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過15.5萬公里,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2億,均居世界第一,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已經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不過,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GDP仍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還比較大,創新能力仍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還需要艱苦奮鬥,不懈努力。”寧吉喆表示。

結構進一步優化

2020年的增長,消費發揮了基礎性作用,投資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規模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羣體也是世界最大的,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40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超過55萬億元,最終消費率接近55%,高於2011-2019年平均值53.4%,這爲我國構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投資方面,全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三次產業投資、社會領域投資、基礎設施投資都實現了正增長。

2020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518907億元,比上年增長2.9%,增速比1-11月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89264億元,增長1.0%,增速提高0.8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12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2%。

分產業看,第一、二、三產業全年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爲19.5%、0.1%和3.6%。在第二產業中,雖然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2.2%,但降幅收窄1.3個百分點。其中,醫藥產業及高技術產業對製造業仍帶來較強支撐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創新的第一動力持續增強。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快速發展。2020年,“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並採樣返回,“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開放運行,“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載人潛水艇“奮鬥號”下潛突破萬米,量子計算機“九章”成功研製。科技創新日趨活躍,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寧吉喆表示,2020年1-11月份,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6%,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7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重達到了24.9%,比上年提高;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的產量都是高位增長,分別爲19.1%、17.3%、16.2%。

產業結構轉型邁出新步伐,特別是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在增強,裝備製造業加快恢復。2020年,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6%,高於全部規上工業平均水平3.8個點,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70.6%;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加7.1%,快於全部規上工業4.3個百分點。很多產品大幅增產,比如3D打印設備、智能手錶、民用無人機、集成電路圓片,這些新興產品增速都達到1倍以上;高技術產業、社會領域的投資均比上年增長10%以上,爲10.6%、11.9%,分別快於全部投資7.7、9個百分點。

並且,節能降耗取得成效,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寧吉喆指出,2020年投資在促進經濟恢復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未來還要加大有效投資的力度,把我國較高的國民儲蓄率轉化爲實際投資的成果,同時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更好地發揮“三駕馬車”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