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山精打

12月9日,美國媒體再次報道,其海軍陸戰隊尋求爲步兵裝備一種便攜式蜂羣巡飛彈系統,有專家稱這是其以輕型和致命性的海上步兵部隊對抗中國軍隊的一種體現形式。其實,美國海軍使用巡飛彈已經有一段時間瞭如下圖的“彈簧刀”,他們只是更希望利用“蜂羣”效應進一步提高戰力。

圖1 “彈簧刀”巡飛彈

巡飛彈是無人機技術與彈藥技術結合的產物,是一種能夠投放到預定空域並滯留一段時間的精確制導彈藥,可用來完成戰場偵察、精確打擊、毀傷評估等任務,大幅提升對機動目標及時敏目標的打擊能力,也有人將此類彈藥稱爲“自殺式無人機”。

香山發現,也有很多國內外的從業者包括軍方有時候會有意混淆無人機和巡飛彈的概念,爲自己或所在的領域爭取更大利益;雖然事實上確實也很難劃一道明確的分界線,但畢竟這是有着很好前景的領域,大家都想體現話語權或者多分一點蛋糕。

圖2 MBDA公司“火影”巡飛彈

若將大量小型、成本低的巡飛彈進行組網,形成“蜂羣”,則能夠有效擴展巡飛彈的作用範圍,並完成複雜的作戰任務,特別是對防空系統構成致命打擊。隨着未來戰場的日趨複雜,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應用,“蜂羣”巡飛彈系統將具備壓倒性優勢,有望在未來戰場改變遊戲規則。

總體來說,無人機或巡飛彈的集羣作戰研究已經開展了20多年,但最近這些年開始加速發展;納卡衝突中無人機和巡飛彈在非對稱作戰中大放異彩,各國更加重視相關產品及其集羣的作用,甚至有人預測,最早在2025年前後,集羣化的巡飛彈產品就將具備實戰應用能力。

2014年,美國國防部提出“第三次抵消”戰略,發展集羣作戰應對反介入/區域拒止策略。在這一需求牽引下,“郊狼”無人機、“山鶉”無人機、“彈簧刀”巡飛彈等各類產品的集羣作戰項目上馬,取得了一定技術突破。

美軍用3架“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投放103架重量僅0.3公斤的“山鶉”小型無人機,這些小無人機通過組網協同形成蜂羣,在地面站指揮下完成了自適應編隊飛行。

2018年4月,“美洲豹”無人機和“彈簧刀”巡飛彈組合開展了自主目標搜索打擊演示,“美洲豹”無人機發現並識別目標後,將目標信息傳輸給“彈簧刀”,“彈簧刀”發射後在飛行中仍持續獲取“美洲豹”更新目指信息,並執行打擊任務。

波蘭於2017年推出了“蜂羣”機動型察打一體系統,集成了現有的“飛眼”微型無人機和“戰友”微型巡飛彈,但實際上是否具備集羣作戰能力還有待驗證。

圖3 波蘭Warmate“戰友”微型巡飛彈系統

從目前進展來看,巡飛彈集羣作戰從概念走向部署還有較大的難度。爲此,美、俄、歐洲更多聚焦於有人機與無人機協同、無人機和巡飛彈協同的研究,以降低研製難度,加快實戰部署。

圖4 國產CH901集羣化巡飛彈系統

未來,隨着集羣作戰概念的不斷完善和豐富,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集羣化巡飛彈將更快投入實戰應用,並對未來作戰模式產生重大影響。

圖5 典型巡飛彈作戰場景

圖6土耳其Kargu戰術巡飛彈集羣

巡飛彈還可以快速消耗對方的地空導彈等高價值攻擊武器,以規模優勢給對手造成慘重損失,集羣在穿透攻擊目標的雷達系統及攔截裝置方面也有更大優勢。

圖7 阿塞拜疆在今年納卡衝突中使用的“哈比”反輻射巡飛彈

作戰效能方面,巡飛彈的集羣化發展對戰場態勢的快速感知、多類目標的快速響應及突防與生存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利用集羣飽和攻擊的數量優勢,提升巡飛彈的突防與戰場生存能力。在作戰需求與技術的推動下,“蜂羣”巡飛彈將更加充分發揮作戰能力,大幅提高實時打擊能力,在未來高技術、智能化戰爭中展現出更大的軍事價值,改變未來作戰遊戲規則。

==全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