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一则“男子怒退班级微信群”的新闻被顶上热搜

在家长和老师群体中掀起一阵风波不小的浪潮

从视频内容来看,这位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

此事未平,又出现一位家长给老师送特制锦旗,上面写着:

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

当然,这次遇到认真的教育局和警察

查明:

这是当事人为了吸引眼球

自编自导的

即便是自编自导,也依然反映出学校建立“家长微信群”这一事情,让家长群体意难平!本该是加强家校沟通的“家长群”,怎么就变了味,成了一个“闹心群”?对于孩子的教育,退群显然不是解决方案,那么未来,家长群里的发言又该立下怎样的规矩,让每个人都不为难?

上周,

班级微信群上央视了!

关于“班级微信群”,

央视点赞了一则“示范动作”——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栏目,报道了《滨江区学校班级微信群公约》,对滨江引导规范班级微信群的做法点赞。滨江区位于杭州。

建立班级微信群公约,回归教育初衷

《公约》分为家长篇和教师篇两部分:

01

家长篇

1.遵守公序良俗。群内言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经考证的社会传闻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意见,不在群内发布。杜绝发布商业广告、募捐、求投求转等与教育教学无关信息。为避免信息覆盖,杜绝刷屏,若非老师要求,一般不用回复

2.遵守班级规则。群内实行家长实名制,未经班主任同意,不擅自邀请学生、非本班家长等无关人员进群。尊重每个人合理的表达权利,若出现意见相左,不强求一致。

3.表达理性诉求。群内用语温和理性,避免过激性、煽动性的言论,自觉维护班级群的教育属性,不发无关信息。

4.理解老师的忙碌。当老师未及时回复信息时,请多份耐心,安心等待。紧急事情可择时致电,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5.欣赏他人孩子。群内成员都应以宽容、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的成长,学会欣赏其他孩子的优点,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长,为孩子做出表率。

6.把控交流时间。群内信息主要发布教育教学等通知,若非十万火急,在当晚9:30到次日7:00的休息时间,尽量不打扰老师。

02

教师篇

1.约定班级规则。班主任是班级群第一责任人,负责群成员实名制、聊天监管、违规提醒删除等。

2.发布合理信息。教师要有强烈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意识,不得在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分数)、优劣对比、表扬少数等信息。若非情况紧急,信息发布的时间一般控制在当天21:00前,重要信息尽量通过书面或电话通知,确保每一位家长知晓。

3.进行多元评价。教师在群里多做共性问题的讨论和评价,多表扬、鼓励学生,表扬的涉及面尽可能广,角度尽可能多元。

4.分清作业边界。家庭作业,宜当面布置,不让家长转告,重要学习资料尽可能直接提供给学生,不建议在群内要求家长打印资料,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并在群内上传。

5.坚持理性沟通。教师和家长因沟通不畅而引起负面情绪时,教师要先保持冷静,积极寻求其它合适的解决途径,忌在群内泄私愤式的抱怨,忌有损教师自身形象的对话。

6.维护网络纯洁。不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何信息,包括时政评论、商业广告、募捐筹款、红包求投等。

来看视频↓↓

02:11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老师与家长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才能达到“1+1>2”的美好教育效果。

这里

有一份充满爱与美好的冬日课程

有好老师才开课

学生比拼努力

家长无烦恼

来源 |中国教育报、厦门招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