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霍元甲》中有這麼一個橋段:霍元甲赴約去擂臺比武,旁邊有一個瘋瘋癲癲的人,一直在問他:""霍元甲,你嘛時候是津門第一啊?""

霍元甲不置可否,只是反問:""你說呢?""

實際上,電影中的霍元甲確實可以稱得上""津門第一""了。但是在現實中,倘若霍元甲被人這麼一問,不知他是否會想起自己曾被人""一招擊敗""的經歷?

津門第一遇上""神鷹鼻子""

據說霍元甲在壯年之時,曾被天津武清的""神鷹鼻子""一招打敗。

那時候的霍元甲三十多歲,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被街上的小混混挑釁之後,忍不住出手反擊,結果自然是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可是對方不服,叫囂:""你這算什麼,有本事去武清找"神鷹鼻子"比試一番,能贏我才服你。""

霍元甲在心底已經默認自己是""津門第一"",如何受得了這樣的挑釁?他立即動身前往武清,想看這個""神鷹鼻子""能有多厲害。

來到武清城內,霍元甲尋到了""神鷹鼻子""李瑞東的住處。氣派的府門後面,是多達80間的房屋。看來李瑞東的家境殷實,確實應了那句""窮文富武""。


當時李瑞東正在教徒弟們練武,他比霍元甲大19歲。但是霍元甲對他沒多客氣,直接說明來意。對面的中年人倒是熱情謙遜,面帶笑意問霍元甲練的什麼功夫。

霍元甲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隨口回答說自己是摔跤的。隨後,拉開架勢就要動起手來。李瑞東不急不忙,連聲招呼道:""霍師傅不要着急,比武理應點到爲止,況且我又年長你將近20歲,不如這樣吧""

霍元甲聽那人講話只講一半,便抬頭看去。只見一個碩大的身影正往自己這邊走來,頓時一種壓迫感襲面而來。霍元甲身高1.73米,體重180多斤,在清末那個年代已經算是身材魁梧。而李瑞東的身材,顯然比霍元甲還壯碩。


只見他立在庭院中間,紮了個四平八穩的馬步,隨後開口道:""你既練的摔跤,腿上功夫一定很好。我作爲長者,不欺負你這後生,我站這讓你三招,你如能把我打倒,就算你贏了。""

霍元甲感覺受到侮辱,運足全身力氣踢向李瑞東的下盤。哪知他確實了得,在自己的全力一擊之下竟不動如山。霍元甲接連又踢了第二下,而對方仍然紋絲不動。

此時李瑞東開口了:""霍師傅,這一下你可要小心了。""霍元甲仍是一腳全力踢去,不料被李瑞東借力發力,一下被帶飛甩了出去。

一代宗師霍元甲對陣李瑞東,竟如此慘敗,是真是假?實際上,關於霍元甲與李瑞東的這段比試,有好幾種不同的記載。而上面所說的這一種,依據來自於1933年出版的《國術名人錄》。


不管二者誰勝誰負,霍元甲的大名是實實在在的被人們所熟知的,而這個李瑞東何許人也?

之所以會有李瑞東一招把霍元甲打敗這個說法,也正是因爲李瑞東自身有不俗的實力。畢竟他的""神鷹鼻子""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而是慈禧太后親口御賜的。

""真乃神鷹也!""

1894年,慈禧太后不管風雨飄搖的大清前途在哪,也不顧甲午海戰的戰況如何,在頤和園內大張大辦慶祝六十大壽。頤和園內請來了很多的達官貴族,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洋人。


慈禧當時有意讓洋人們,見識一下""天朝威嚴"",便號召前來參加宴會的奇人異士們,上臺展示一番。當時李瑞東作爲端郡王載漪的師傅,一同參加了宴會,載漪有意讓他上臺表演。

李瑞東施展輕功,一個飛身躍上頤和園大殿的頂梁。在數米高的橫樑間輾轉騰挪,繞來繞去地對大殿內的人們行拱手禮。他身輕如燕是如履平地,看得洋人們嘖嘖稱奇。慈禧心中也是頗爲驚奇,又看此人給自己掙足了面子,不禁脫口而出:""真乃神鷹也!""

此後,李瑞東被留在了皇宮裏,做帶刀侍衛兼拳術教練。成爲了慈禧身邊的大宗師,被稱爲""大內神鷹""。可是好景不長,六年之後,他所倚重的載漪因爲和慈禧政見不同,被流放到了新疆。他看到慈禧在面對入侵北京城的洋人們時一味退讓,也覺心灰意冷,對朝廷大失所望,索性離開皇宮,回到天津武清老家。

創立李氏太極拳

在武清老家,李瑞東不再是""大內飛鷹"",而是做回了他的""小孟嘗君""。而他之所以會有這個稱號,則是因爲他一直仗義疏財,樂善好施。這種性格也爲他的武學生涯,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李瑞東曾目睹八國聯軍在北京城肆虐,他看到了洋人的殘暴,也深感國人在洋人面前之不堪。和那時的很多仁人志士一樣,他也想尋找方法救民衆於水火之間。無奈自己一介武夫,大道理講不了,就從拳術入手吧,他想創立一種能夠幫助國人強身健體的功夫。

從小,李瑞東就仗着做縣令的老爹攢下的殷實家底,過得喫穿不愁。喜歡舞槍弄棒的他也被父親支持,從小跟着很多武術名師,學習各種門派的武功。從""大刀孫""啓蒙武學開始,他先後跟着名師學習了少林外家拳、戳腳翻子拳等拳術。而真正幫助他在武學上有所建樹的,則是王蘭亭教他的楊氏太極拳。

王蘭亭我們都知道,他是楊氏太極拳楊露禪的得意大弟子。在李瑞東29歲那年,王蘭亭路過武清,因爲和李瑞東的父親李小歧是世交,便去家裏看望。那時王蘭亭非常低調,在外名聲不顯。


李瑞東不知他就是楊露禪的大弟子,只聽說是""練家子"",之後就嚷嚷着要比試一番,結果三戰全敗。詢問之下才得知對方練的,正是名揚天下的楊氏太極拳,遂要拜師。可是王蘭亭由於算下來和他屬於平輩,收徒有違禮數。於是只好代師收徒,讓李瑞東拜在楊露禪門下,自己作爲大師兄教授他武功。

李瑞東在王蘭亭的指導下學習太極拳的精妙奧義,後來又被引薦,學習了嵩山少林寺掌門,親傳的少林拳法。還有南派太極傳人甘淡然。傳授的""釣蟾功""。

據說李瑞東把釣蟾功,這一內功功法練至化境。有的傳說神乎其神:弟子把手搭在他肩膀上,後面十幾個弟子依次排開,他一運功,十幾個弟子就觸電般被彈開了。不過這種說法太過玄幻,和近年來的某些""太極大師""表演頗爲類似,不甚可信。


另一種較爲可信的說法是,他讓友人坐於石磨之上,伸掌至那人頭頂。發功之後,說""我把你提起來了"",對方便覺得自己身體離開石板。又說 ""我把你又放回去了"",對方就又覺得落了下來。而實際上自始至終,那人都未曾離開石板一寸。

據說這是因爲他能調動對方氣血,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至於是真是假,如今已難考證。

後來的李瑞東,憑藉着上半生學習到的各門派功夫,加上自己幾十年的練功心得,在武清老家與弟子們一起,創立了李氏太極拳。因爲性格慷慨,他的武館規定,凡是來學武的人都可以免費喫住。一時間,他門下的弟子衆多,似乎他也實現了曾經的""以武術強國民""的願望。

可是,正如那句""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再高強的武功也敵不過槍炮。據說武功高強的李瑞東,也曾被八國聯軍拿着洋槍洋炮,追得只能躲在枯井裏。


可見,武術作爲古代社會演化出來的防身術,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里,已經失去了它原本應有的攻擊性。

現代我們傳承武術,也許不能再一味地追求""實戰性""。而更多的是一種對於文化的傳承,和對武術強身健體功效的利用。畢竟話說回來,如今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拋開世俗,真正靠一身武藝,像古代的大俠一樣行走江湖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