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們爲何墜入“特殊渠道上名校”騙局

他們爲何墜入“特殊渠道上名校”騙局

成績平平,相信通過“特殊渠道”能上重點大學——過去5年多來,24歲的南寧人李立一直在爲此付出代價。

2015年高考,文科生李立考了470多分,報考了一所二本財經類院校,以這個成績,如果沒有什麼意外,他將正常升入大學。

但就在那個暑假,李立接到一名自稱武漢某名牌大學工作人員的男子電話,稱掌握“內部關係”,可以讓他就讀這所著名高校,與統招生一樣上課,畢業後拿該校畢業證。

電話那頭,對方對李立的相關信息所述絲毫無誤,李立迅速將高中畢業證、高考成績條等寄給了對方。當年8月,他如期收到了武漢這所高校的“入學通知書”。

到武漢就讀大半年後,李立卻發現,這一切根本就是一場“一條龍造假”騙局——假錄取通知書、假學生證,包括上課的老師都是假的。

2016年6月,李立離校回到廣西。至今,當年高考成績與他差不多的同學都已考上研究生或是畢業找到心儀的工作,而他幾年來四處漂泊打工,學歷始終停留在“高中”階段。

與李立陷入同一騙局的,根據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分局珞南派出所偵辦的情況,還有數十名年輕人,來自山西、新疆、陝西等全國多個省份。

這場騙局的主導者,是85後男子袁某。因犯詐騙罪,袁某最近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8萬元。

大學教室裏上課,有軍訓,住宿舍

2015年9月,李立到校報到。報到處設在武漢那所名校一間教室裏,他繳納了大學一年級全學年學費、住宿費等共計13500元,隨後被徑直帶往市郊一處軍訓基地,參加“軍訓”。

在這裏,李立見到了“帶班老師”,30多歲的袁某。約半個月後,在袁某安排下,李立與一同參加軍訓的同學們來到學校一處學生公寓住宿。

在學校裏交的學費,有軍訓,有宿舍,在普通教室裏上課……處處看起來都比較可靠。但李立很快注意到一些細節上的異樣:這是該校的一棟研究生公寓,他和一起參與軍訓的“同學”分住在數間宿舍內,同宿舍沒有統招本科生。

原本,招生人員宣稱他們“與統招本科生同樣享有學校優質的教學資源”,但開學後,李立發現所有學生不分專業在一起上課,老師似乎也不是本校教師。一打聽才知道,其中有個別是其他大學的教師,更多的是其他大學的研究生出來兼職。過了兩週,上課地點也由教學樓內的教室,更換爲學生公寓裏的一間自習室。

在校園內,統招生憑“一卡通”去圖書館看書、去食堂就餐,李立與同學們沒有“一卡通”。他們多次找到袁某詢問,袁某均稱“需要等一等”,結果卻總是不了了之。

袁某給每名學生髮放了“學生證”。寒假前,有同學拿着“學生證”到火車站購買學生優惠票,被告知證件上的鋼印是假的。袁某對此解釋:“你們是通過特殊渠道進來的,不要在乎這些,到時能拿畢業證就可以了”。

這一切讓李立感覺疑點重重。大一下學期,每週課程越來越少,一次,袁某通知大家,“計算機二級考試要到了,只要交錢,不用考試就可以拿證”。

此時,李立確信自己被騙了。2016年6月,李立決定離開學校另謀出路,他也成爲這個特殊的20多人“班級”裏最早退學的學生。

離校前,李立曾勸同學們“及時止損”,但別人依舊對這所名校的“畢業證”有着無限憧憬,無人響應。

6萬元“運作費”

就是懷着這種美好憧憬,1998年出生的重慶人王桔,爲此耗費了近5年時間。2013年,王桔原本在一所中專讀一年級。她聽鄰居介紹,交6萬元“運作費”,可以去武漢這所名校讀本科,畢業後拿統招本科畢業證。被名校畢業證的光環吸引,王桔一家交了錢。

不久,王桔收到了一封郵寄的入學通知書。其中,錄取通知書、新生須知和學校《致家長的一封信》等一應俱全。通知書顯示,她被該校護理學專業錄取了。

辦案民警介紹,這些錄取材料與真正的材料基本相同。

2013年9月初,王桔在武漢這所大學風景優美的山頂老圖書館旁一間教室裏辦理了入學手續,現場將學費交給了袁某。

開學後,種種跡象表明,她的身份並非統招本科生。她找袁某詢問,袁某稱,他們讀的是“自考本科”。

王桔一下子懵了,她找鄰居要回了6萬元“運作費”。她想過退學,但袁某告訴她,可以先拿這所學校的自考專科畢業證,再拿自考本科畢業證,“含金量同樣很高”。王桔選擇了留下。

2017年6月,眼看4年將滿,王桔還沒拿到畢業證。袁某謊稱王桔“年紀太小,需要再讀一年”,並承諾2017年12月31日前先發放自考專科畢業證,否則退還4年學費。王桔算了一筆賬:從2013年至2017年,她一共向袁某繳納學雜費、住宿費等54000餘元。

案發後,王桔才知道,作爲自考生,自己就可以去報名,不需要交錢給中間人。

此後,王桔多次催要畢業證未果,直到2018年4月,她再次聯繫袁某時發現,袁某將她的電話“拉黑”了。

和王桔有類似遭遇的不在少數。

已經完成4年學業的一位同學從袁某處拿到過一張畢業證,卻在找工作時被發現是假證——因爲單位在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一查,根本就沒有她的信息。

“一條龍造假”背後是高校管理漏洞

過了近5年之後,王桔等人選擇了報警——不是所有參與者都願意報警,他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武漢警方迅速展開調查,2019年5月8日,將袁某刑事拘留。經調查,出生於1985年的袁某,無固定職業,從2012年開始爲一些自考機構招攬生源,並從中發現了“生財之道”。

2013年至2018年間,袁某對外虛構了兩種身份:武漢某著名高校工作人員,或該校繼續教育學院教師。

在招生時,起初,袁某宣稱通過他的“特殊渠道”,可以獲取該校統招本科畢業證。後來,他稱自己是繼續教育學院老師,可以幫助學生獲取該校自考畢業證。

爲了騙取考生及家長的信任,袁某向考生髮放了僞造的錄取通知書、學生證。對每屆新生,他均安排有“軍訓”,地點設在武漢東湖邊與蔡甸區的兩處軍訓基地。

到案後,袁某交代,爲了讓學生相信,他托熟人通過學校某學生公寓物業經理租到4間宿舍,每間宿舍設置6個牀位,每個牀位每年租金2200元,安排他的“學生”集中住宿。通過該公寓工作人員在校內找空餘的教室,用來給學生上課,每年費用6萬元。

而所謂的上課,是由袁某臨時聘請外校研究生在空教室裏代課,每節課付給老師報酬300元至500元不等,每次上課的教室與老師都不一樣。

面對學生的種種疑問,袁某會告訴他們,上不上課都可以拿到跟該校統招生一樣的學歷證書,並提醒他們“身份特殊”,不要聲張,在校期間一切事務只能通過他,以此將學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爲,袁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採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多次騙取多名學生財物,其行爲已構成詐騙罪,且數額特別巨大。法院判決袁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8萬元;退賠21名受害人所繳錢款。

法院認定,這21人,共向袁某繳納學雜費、註冊學籍費等970318元。金額最少的4000元,最多的112200元,平均46000餘元。

“一條龍造假”事件,凸顯高校管理漏洞。很多學生反映,之所以相信可拿著名高校“正規本科文憑”的重要原因是,繳費在學校裏教學區、辦公區等相關場所進行;同學們也是住在學校的學生公寓,在學校上課。

有涉案人員向警方交代,袁某之所以能租到這些宿舍供學生住宿,系通過該公寓物業經理“辦成”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自2015年以來,這所高校在本科招生網設立“反招生詐騙專欄”,截至目前,已發佈相關警示30條。該校多次發佈聲明提醒: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由校招生辦公室負責,該校從未委託任何第三方機構或代理人進行招生,請考生謹防上當受騙。

“不該有僥倖心理”

這些受害學生是如何接觸到袁某的?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有的系經熟人介紹認識袁某;有的則是在高考結束不久接到一些地方招生販子的電話,而這些人是袁某發展的“下線”;還有的甚至是因爲在瀏覽相關招生網頁時點開過虛假廣告鏈接,填寫了身份證號、准考證號等個人信息,最後一步步落入騙局。

警方對此提醒,“考生與家長要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隨意點擊不明招生鏈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得知袁某入獄,多名受害人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他應有的懲罰。”

離校回廣西后,李立原本想過重新參加高考,但因爲不願受騙經歷被更多人所知,他沒有選擇去高中復讀。連續半年,李立將自己關在家裏,不願見人,“在憤怒、後悔的情緒裏,感覺很難邁過這個坎兒……”

在家人鼓勵下,李立試着找工作,受學歷制約,四處碰壁。藉助美術功底,他找到一家培訓機構,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室內設計,目前在一家裝飾公司工作。

王桔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直至今天,她都沒拿到“畢業證書”。她後來接受了成人教育,去年拿到專科文憑,目前,23歲的她正在武漢另一所高校“專升本”。

被改變的命運還有太多。警方對受騙學生回訪時發現,包括很多原本考上本科高校的學生在內,他們因爲錯過最好的時間,有人成了飯店廚師,有人到酒店做了服務生,還有人去做了自考招生代理,“發誓絕不會用虛假信息騙人”。

李立唯一感到慶幸的是,發現被騙後,他很快離校了。離校前,他曾跟同學們交流,當時那些選擇留下的同學有的仍抱僥倖心理,相信幾年後能拿到名校文憑;有的明知被騙,卻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整天在宿舍打遊戲,“渾渾噩噩,耗費了自己最寶貴的時光。”

“最後悔的是我不該抱有僥倖心理,以爲真有什麼捷徑可以讀名校。”李立說。

(文中李立、王桔系化名)

責任編輯:賈楠 SN2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