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其與萬事萬物均可以產生關聯,醫療基礎事業的發展作爲我國的惠民基礎,與互聯網相結合更能提高效率,滿足人們的醫療需求。於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醫院。那麼,這些互聯網醫院的核心是什麼呢?

這裏將以醫院爲主體和以企業爲主體建設的互聯網醫院作爲分析對象,從產品功能設計的角度分別對這兩類互聯網醫院產品進行研究,總結這兩類互聯網醫院在產品設計上的特點並進行分類和比較,以及分析可能的發展趨勢。

下文中採用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去對分析對象進行分析:

縱向分析:按照時間線對產品功能進行分析(主要針對公立醫院建-互聯網醫院進行功能分析);重點是時間線的閉環以及每個時間節點在整個流程中所佔的權重:

  • 去醫院前:即去線下就診前在互聯網醫院上可進行的相應操作,以導診、輕問診爲代表;
  • 進入醫院:即進入醫院進行線下就診過程中在互聯網醫院上可進行的相應操作,以室內導航、掛號叫號、線上繳費爲代表;
  • 出醫院後:即線下就診結束後短期需要在互聯網醫院上可進行的相應操作,以報告查詢、服務評價、線上複診爲代表;
  • 再次去醫院前:即線下就診結束一段時間後在互聯網醫院上可進行的相應操作,以醫院推送/線下複診提醒爲代表。

橫向分析:按照產品功能性質分類進行比較(主要針對企業建-互聯網醫院進行功能比較);重點是每個分類所包含的功能在整個產品中所佔的權重,以及在醫療價值和商業上作出的貢獻。

個人理解就目前互聯網醫院產品表現出來的功能性質大致可以狹隘地分爲四類:服務、工具、商品、信息:

  • 服務:需要兩種用戶角色通過產品進行信息交互的功能稱之爲服務,以在線問診爲代表,即需要患者和醫生(或者護士或者客服)雙方進行交互(或者定位爲患者用戶以外的用戶角色爲患者提供的服務);
  • 工具:只需要一種用戶角色即可通過產品功能進行信息的雙向交互稱之爲工具,以健康評測爲代表,患者只需要填寫相關問卷信息,產品即可按照已經設置好的評判邏輯給患者結果,不需要其他用戶角色的參與即可完成;
  • 商品:雖然只要可以構成交易的任何東西即可稱之爲商品,但是這裏我們只定義和統計實物藥品或者其他相關物品爲商品;
  • 信息功能:只需要一種用戶角色即可通過產品功能進行信息的單向的交互稱之爲信息,以科普宣教內容的呈現爲代表,單存只是提供給患者用戶進行查看。
一、醫院建-互聯網醫院

個人在市場上選取了6個醫院的APP、3個醫院的微信小程序以及3個醫院的H5應用作爲分析對象,統計了其中19項功能在所有分析對象中的出現頻率(這19項功能基本上覆蓋了所有分析對象產品中90%以上的功能),以及從縱向和橫向的維度對這些功能進行了分類和數據整理分析。

首先是醫院建-互聯網醫院的服務閉環,這裏主要以患者用戶從線上尋醫問診到線下就診後離開醫院這個時間線爲參照將分析產品的功能分爲了4類:去醫院前、進入醫院、出醫院後、再次就診:

1. 公立醫院建-常用功能統計

對19款醫院建-互聯網醫院產品的功能統計,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具體某一項功能在這19款產品覆蓋率最高的是科普宣教,其次是預約掛號,排第三的是諮詢問診:

2. 公立醫院建-互聯網醫院功能分類分析

在對這19項功能按照橫向分析的定義進行分類,最後統計結果工具類功能佔比42.1%;服務類功能佔比31.6%;信息類功能佔比26.3%;商品類功能佔比0%。

3. 小結

公立醫院建互聯網醫院,這裏選取了包含APP、小程序和H5形式在內的12個互聯網醫院應用,並選取了這其中常用的19個功能進行了統計:

  1. 診前的掛號問診以及診中的手續辦理和在線繳費,從功能在所統計的應用中的出現頻率來看診前和診中功能佔比較大;
  2. 診後雖然統計的功能達到10項但是在統計的12個應用中出現的頻率次數卻偏低,也許是公立三甲醫院的患者流量過大,但是人力有限所以在診後的線上管理上有無暇顧及,但是從我個人之前與三甲醫院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三甲醫院的部分科室(像健康管理中心)還是非常樂意去維護離開醫院後的客戶的,特別是有行政指標去要求後,診後管理可能更趨向於用程序運行自動化的工具去管理:自動隨訪的提醒,健康管理的任務計劃、回院複診的自動提醒等等;
  3. 可見公立醫院建互聯網醫院的功能還是以院內院外協同的工具,線上線下配合的服務,以及醫院內部信息的展示和科教宣傳爲主,並無醫院藥品或其他商品的展示;主要還是體現在便民。

二、企業建互聯網醫院

1. 企業建-互聯網醫院常用功能統計

企業建互聯網醫院中選取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微醫、好答覆、妙手醫生、微脈、春雨醫生、智雲健康作爲分析對象,選取其中常見的20項功能進行分析。

排在前5的是:找醫生、找醫院、諮詢問診、複診開藥和家庭醫生;前五的功能與在線問診均相關,不是在在線問診的路上,就是在在線問診的終點。

輕問診是一個盈利水平很低甚至說不盈利或者虧本的產品,遠比消費醫療產品(體檢/醫美…)利潤率低,但是我們很容易會發現我們所統計的全部9款產品中均包含與輕問診功能,並且在產品中所佔的權重還比較大,爲什麼呢?

主要是因爲問診是平臺-醫生-患者三者建立直接聯繫最有效的辦法,也是患者打開健康醫療類APP的首要需求點,即外部用戶進入產品內部的引流入口,後續也也會爲產品內部所有功能、信息、工具、商品等的分發入口。

第6是藥品商城,即當前企業建互聯網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藥品;特別是處方藥線上銷售放開後,各大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積極申請互聯網醫院牌照以及在自己的核心產品中建立自己的藥品商城。

2. 企業建-互聯網醫院功能分類分析

橫向統計分析,在統計的20項功能中,按照服務、工具、信息、商品四類進行統計分析:

  • 服務類功能數量佔比50%;
  • 工具類功能數量佔比30%;
  • 信息類功能數量佔比10%;
  • 商品類功能數量佔比10%;

但是在僅僅統計兩項商品功能的前提下,在9款產品中出現的頻率達到61.1%;其他類功能的出現頻率爲:服務類62.2%(統計了10項功能);工具類功能75.9%(統計了6項功能);健康信息類功能72.7%(統計了2項功能)。

3. 小結

1)現狀:問診成爲標配,醫藥成爲企業盈利的不二選擇。

2)現實:問診虧錢,醫藥電商養醫,還沒有一家以服務爲盈利手段的公司。

3)分析:爲什麼虧錢還必須要做問診?

  • 基礎設施:互聯網醫療的本質還是服務,是醫生爲患者提供的專業的診療意見的服務,人與人的服務。
  • 流量入口:患者有健康問題後的第一步是做什麼呢?問診;患者的一切醫療需求都是從問診入口,所以互聯網醫療服務鏈條上的第一步必然是問診。
  • 分發入口:問診幫助醫生與患者建立關聯後,醫生根據患者的健康情況可以向患者提供相應的其他服務(體檢、第二診療意見、報告解讀、續方開藥….);但這些服務的前提是醫生與患者建立管理後進一步的建立信任。

4)問診的方向

可以發現當前的互聯網醫療產品中的問診功能做的越來越重,早期的輕問診只是按次收費,問診完即代表結束了,而到現在的家庭醫生服務,會員制度,將醫生和患者在服務時間維度上拉長;隨着服務時間的拉長,醫生和患者的關係、溝通諮詢的背景、線上診斷的手段都在發生着變化,變化確實總結如下:

  • 溝通時長:連續性,家庭醫生;會員制等手段來延長醫生和患者服務的時長,同時保障服務的連續性;
  • 溝通背景:全面性,健康檔案; 健康檔案的建立,線上診療記錄,線下穿戴設備的體徵數據,院內his報告的接入等手段均是爲了完善患者的健康檔案,輔助醫生爲患者更高效更全面地爲患者做出診療建議,解決患者諮詢的問題;
  • 溝通診斷:專業性,軟硬結合;醫生服務的專業性,專科服務的深入探索,線下數據收集硬件的加入,無不是爲了體現線上問診服務的專業性和嚴謹性,給用戶以更好的體驗;
  • 溝通關係:互動性,平等社交;以前的輕問診的發起更側重於患者,醫生是被動接受,從溝通時長以及診療向健康管理方向的發展,最後線上醫生和患者的溝通關係更趨向於雙向互動的朋友關係;
  • 業務耦合:管家性,附加服務;在國內以公立醫療爲主的醫療服務體系下,單存靠獨立的線上問診服務來實現盈利和發展是很難的,必須將問診月其他產品或服務相關聯,增強其他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三、總結

1. 公立醫院建-互聯網醫院

大型醫院建互聯網醫院的核心是便民、效率、政績,所以以線上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多出於:

  • 政績要求
  • 方便於民
  • 提效於醫
  • 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從統計數據來看診後功能上還有很大的建設空間。

2. 企業建-互聯網醫院

企業建互聯網醫院的核心是醫-藥的閉環,所以以問診服務作爲入口,以藥品爲盈利點,同時目前趨勢以家庭醫生或會員制等手段“預支”用戶的時間和消費。

企業建互聯網醫院的主觀目的確實大多是爲了“利”和“市場”,然後在“利”的基礎上建造一個美麗的故事,上價值爲社會做貢獻,企業逐利無可厚非,特別是那種還在爲活下來而努力的企業,爲社會做貢獻那是以後公司達到一定量級和影響力後纔會着重考慮的事情。

顛覆醫療是詩和遠方,在線賣藥是現實的苟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