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里泛起了中学教师走进小学,小学老师随着学生一起“升”上中学的新现象。近日,记者分别走进雷锋小学、北京实验学校、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听三位教师分享各自的故事。

魏航英 雷锋小学校长

根据学生情况编组分层教授教养

2020年10月底,北京雷锋小学迎来了一位新校长——在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担任教授教养处主任的魏航英。离别了31年中学一线教授教养和管理工作,她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大家庭”。

“孩子们都特别活泼热情,远远地看见我,会跑过来跟我打招呼,低年级的孩子还抱抱我。”来到雷锋小学,常年和“大孩子”打交道的魏航英,被小学生的无邪可爱感染了。“与中学生比拟,小学生像一张白纸,各个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在教授教养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上,小学老师需要付出更多实践。”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魏航英跑遍了一年级到六年级,连着听了两个月的课。本校的,外校的,从语数英到所有科任课,她都听了个遍。“听课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一些题目。”魏航英说,受家庭环境、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英语为例,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可以跟老师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整节课下来也没听懂几个单词。她建议老师采用“分层教授教养、分段达标”的教学模式。

在中学从事教授教养工作时,魏航英就带领初中教师开展教授教养实践。“这种模式用到小学教授教养中,需要有变通和立异。”魏航英说,目前雷锋小学英语组预备各个班级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层教授教养、分段达标的教学模式,老师不仅要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每个层级学生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编组。“我们不会打乱整体的班级,这就需要老师花更多心思,将‘分层’体现在课堂提问和功课辅导中,更好地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学科学习爱好,匡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自信心。”她说道。

单春兰 北京实验学校小学部德育副校长

开设60多门课外艺术课程

2020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实验学校小学部上演了一场校园实景剧——《北实赋》。师生们联袂将整个校园打造成舞台,北京实验学校的百年历史渐渐铺开……学校德育副校长单春兰是本次流动的策划人之一。

近几年,“美育”成了教育领域的新热词。但是,对单春兰来说却一点儿不新鲜。由于在她22年的教育生活生计里,美育教育贯串始终。

在北实中学部,单春兰担任过团委书记、德育主任,主抓学生工作,主管科技、艺术、体育等流动。当时,学校有北京市金帆管乐团,一部分热爱管乐的孩子有了展示的平台。但是,她觉得,学校只有一个社团是远远不够的,“喜欢艺术是孩子的天性。”单春兰说。

为了拓宽美育的覆盖面,单春兰鼓励学生们在学校开办艺术类的自主社团,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有交流的平台、展示的机会。她和学生们一起组织社团招新,寻找场地,寻觅指导教师,开展社团成果展示,20多个成熟的艺术社团活跃在校园中。

2014年7月,单春兰被派到小学部担任德育副校长。此时,学校正在开展十五年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全面整合资源,探索幼、小、初、高贯通培养模式。“慢下来,俯下身,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清澈的眼眸,我心里的使命感更加强烈——要让美育浸润他们的心灵。”单春兰提出,要让孩子在学校把握一门艺术特长,以学校“七彩课程”为基础推动美育全笼盖。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竹笛课、跳舞课、书法课等60多门课外课程,管乐团、京剧团、舞蹈团、民乐团、戏剧社团等30多个优质学生社团。“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挑战,有了归属感,有了集体荣誉感,有了更加夸姣的憧憬。”她说。

一个个突破、一次次成功,学生们收成了成长,单春兰很欣慰。她说:“我们的孩子在美育的润养下、在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变成更夸姣、更自信、更有气力的人。我觉得这就是教育幸福。”

杨谷怀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语文教师

划分调整初高中教授教养任务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语文教师杨谷怀是随着学生,从小学一路“升”上高中的。十年的教授教养生活生计中,他经历过两个年级跨度最大的班级,一个是从六年级到高一,另一个是从八年级到现在的高三。

“在与第一个班的学生相处的五年时间里,我真切地感触感染到孩子们成长中的变化。”杨谷怀说,初中生和小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青春期的心理、情感波动。小学的孩子再调皮,都跳不出“好奇心”的圈子,他们所做的种种看似不合理的举动,背后都是对世界、对自己的探索,都有着能够理解的合理性;而初中生则由于有了“青春期”这个因素,令他们的行为几乎是“无解”的。

2017年,学校开始进行初、高中贯通教授教养的探索,杨谷怀离别了自己相处了五年的班级,回到初中组建“贯通班”。班级里的每个人都给他写了一封信,回忆五年中的点点滴滴;他也在微信朋友圈陆续写了几十段文字,分别回忆了初遇每名学生的情境。

2017年9月至今,杨谷怀带领着新组建的“贯通班”,一直升到高三。在语文教授教养的“贯通”上,他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就是根据学生特点,对初高中的教授教养任务进行了划分和调整。学生初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小、记忆力处在相对峰值,他用三个学期集中安排了诗词、古文教授教养,引导鼓励孩子们背诵大量课内外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杨谷怀还安排了诗词创作教授教养,经由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进行简朴创作,学生的作品也被结集成册。“古诗词的积累和创作,为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高中阶段可以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课本内容的探究学习上。”

回顾回头这段特别的从教经历,杨谷怀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和学生一起成长。“看着孩子们一年年长大,就像播下了一颗颗种子,悄悄守候他们发芽生长。”他说道。

(原标题:中学教师来到小学校园 小学教师升入中学课堂 新来的老师设法也很新)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祺瑶

流程编纂:u00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团体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