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

【處方 1】 鹿茸 8g,鹿角膠、何首烏、丹蔘、阿膠、桂圓肉、黃精、仙茅、冬蟲夏草各 60g,巴戟天、天門冬各 30g,雞血藤、熟地、紫河車、菟絲子各 90g,香砂仁 15g。

制用法 將上藥研爲細末後,煉蜜爲丸,每丸重 9g。每日服 2 ~ 3 丸。

療效 用上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7 例,其中基本治癒 2 例,緩解 1 例,明顯進步 1 例,穩定 2 例,無效 1 例(治療中發現合併化膿性闌尾炎死亡)。

【處方 2】 紫河車粉 2g,鹿茸粉 1g,三七粉 0.5g,雞內金粉0.5g。

制用法 將上藥用溫開水送服,每日 2 次。1 個月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25 例,經用藥 1 ~3 個療程後,其中痊癒 18 例,顯效 3 例,有效 1 例,無效 3 例。

【處方 3】 制首烏 15g,熟地、茜草、白朮、茯苓各 9g,淫羊藿 15 ~ 20g,黃芪 15 ~ 30g,丹蔘 30g,紅參 5 ~ 20g,炙甘草 6g,雞血藤 30g,大棗 10 枚。

加減 出血甚者,加仙鶴草、大薊、小薊;感染者,加金銀花、連翹、大青葉。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3 個月爲 1 個療程。

療效 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19 例,完全緩解 12 例,有效 3例,無效 4 例。

【處方 4】 人蔘、甘草各 10g,阿膠、鹿角膠(均烊化)、五味子、雞血藤、連翹、首烏、女貞子、旱蓮草、當歸、菟絲子、枸杞子各15g,三七粉 5g(分衝),仙鶴草、黃芪、黃精各 30g。

加減貧血甚者,人蔘易西洋參,加紫河車;白細胞低者,加炙穿山甲、補骨脂;血小板過少者,加柿霜;皮下出血甚者,加槐米、生地炭;發熱者,加大青葉、金銀花;牙齦出血甚者,加花蕊石;尿血者,加白茅根;心悸者,加棗仁;納差者,加雞內金。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分 3 次口服。

療效 用上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80 例,基本治癒 49 例,緩解、明顯進步各10例,穩定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爲92.50% 。

缺鐵性貧血

【處方 1】 黑礬、炒黑豆、炒黑芝麻、大棗肉、饅頭各 120g。

制用法 將饅頭上方開口去心,包入黑礬,火烤使其熔化爲度,另將炒黑豆、黑芝麻研粉放入,用大棗肉拌勻諸藥,壓成餅狀,曬乾研末,均分 80 包,日服 2 次,每次 1 包,忌茶水。

療效 筆者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缺鐵性貧血患者,效果顯著。一般服 1 料(80 包)即可痊癒。

【處方 2】 黃芪、黨蔘各 30 ~ 50g,當歸、白朮、茯苓、白芍各20 ~ 30g,山楂、阿膠各 10 ~ 15g,大棗 5 ~ 10 枚。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分 2 ~ 3 次口服。20 天爲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缺鐵性貧血患者 36 例,其中痊癒 31 例,顯效 5 例。用藥 1 個療程治癒 10 例,用藥 2 個療程治癒 15 例,用藥 3 個療程治癒 6 例。

【處方 3】 全當歸、制首烏、黃芪各 20 ~ 30g,黨蔘、五味子、烏梅、陳皮、茯苓、丹蔘各 15 ~ 20g,熟地、枸杞子各 10 ~ 15g,甘草 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分 2 ~ 3 次口服。1 個月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缺鐵性貧血患者 58 例,經用藥 1 ~ 3 個療程後,其中治癒 50 例,顯效 4 例,有效 4 例。痊癒者隨訪 1 ~ 2年,均未見覆發。

【處方 4】 太子參(或黨蔘)、白芍、枸杞子、女貞子各 20g,白朮、雞內金、陳皮各 15g,雲苓、生山藥各 30g,皁礬 2g,炙甘草6g,大棗 7 枚。

加減 陰虛者,加生地、丹皮、旱蓮草;陽虛者,加菟絲子、淫羊藿、巴戟天。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血紅蛋白升至 100g/L 後,部分患者用本方製成水丸,每日 9g,分 3 次飯後服。配合治療其他兼證。多食黑木耳、豆製品及動物肝臟,忌飲茶水。

療效 用上藥治療缺鐵性貧血 50 例,其中治癒 35 例,好轉12 例,無效 3 例。

營養性貧血

【處方 1】 黨蔘、仙靈脾、黃芪、丹蔘各 30 ~ 35g,南沙蔘、仙鶴草、焦三仙各 15 ~ 20g,甘草 5 ~ 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3 次後合併藥液,分 2 ~ 3 次口服,每日 1 劑。20 天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營養性貧血患者 39 例,其中治癒 35 例,顯效 4 例。治癒的 35 例中,1 個療程治癒者 21 例;2 個療程治癒者 10 例;3 個療程治癒者 4 例。

【處方 2】 人蔘、當歸、白芍、熟地、紫河車各 10 ~ 15g,生黃芪、制首烏各 20 ~ 30g,阿膠、龜板各 8 ~ 10g,女貞子、五味子、炙甘草各 8 ~ 12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分早、中、晚 3 次口服。20天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營養性貧血患者 85 例,其中治癒 79 例,顯效 6 例。一般用藥 1 ~ 3 個療程即顯效或痊癒。

【處方 3】 紫河車、雞內金各 10g,土大黃 30g,丹蔘 2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3 次後合併藥液,分 3 次口服,每日 1劑。1 個月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營養性貧血患者 67 例,經用藥 2 ~ 3 個療程後,其中痊癒 62 例,顯效 5 例。痊癒者經 1 ~ 2 年的隨訪,均未見覆發。

白細胞減少症

【處方 1】 補骨脂適量。

制用法 將上藥微炒後研爲細末,煉蜜爲丸。每丸重約6g,每次服 1 ~ 3 丸。或服粉劑 3g,每日 3 次,鹽開水送下。每 4周爲 1 個療程。如效果不顯,可停服 16 天,再開始第 2 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患者 19 例,其中痊癒 1例,好轉 4 例,無效 1 例。

【處方 2】 雞血藤、女貞子各 30 ~ 60g,胎盤粉、淫羊藿、山萸肉、全當歸、丹蔘各 15 ~ 20g,補骨脂、虎杖各 20 ~ 30g,大棗、黃芪各 10 ~ 15g,阿膠 8 ~ 12g,炙甘草 5 ~ 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3 次後合併藥液,分 2 ~ 3 次口服。半個月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患者 120 例,經用藥 2 ~ 3個療程後,其中近期治癒(症狀消失,白細胞計數較治療前增加1.8 ×109/L 以上,總數大於 6 ×109/L,停藥觀察半個月,白細胞仍不低於 6 ×109/L)91 例;顯效(症狀消失,白細胞較治療前增加 1.2 ~ 1.6 ×109/L,總數大於 4.5 ×109/L,停藥觀察半個月,白細胞仍不低於 4.5 ×109/L)20 例;有效(症狀基本消失,白細胞較治療前增加 0.7 ~ 1 ×109/L)7 例;無效(治療前後無明顯變化者)2 例。

【處方 3】 雞血藤 60 ~ 90g,黃芪、黨蔘、菟絲子、制首烏、全當歸、仙靈脾各 20 ~ 30g,骨碎補、熟地、白朮、女貞子各 10 ~15g,大棗 10 ~ 15 枚,炙甘草 10 ~ 12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分早、中、晚 3 次口服。20天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患者 85 例,其中痊癒 76例,顯效 5 例,有效 3 例,無效 1 例。76 例痊癒者中,用藥 1 個療程治癒者 31 例,用藥 2 個療程治癒者 29 例,用藥 3 個療程治癒者 16 例。經隨訪 1 ~ 2 年,已愈者均未見覆發。

【處方 4】 太子參、炒白朮、炙黃芪、雞血藤各 30g,首烏、補骨脂、山萸肉、熟地、當歸、黃精各 15g,茜草根、白芍各 10g。

加減噁心嘔吐甚者,加半夏、竹茹等;放療後津傷者,加沙蔘、麥冬、白茅根、金銀花等;納呆者,加山楂、神曲、麥芽、砂仁等;神疲乏力甚者,加人蔘、紫河車等;腰膝痠軟者,加枸杞子、懷牛膝、菟絲子。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服,每日 1 劑,1 個月爲 1 個療程。兒童劑量酌減。連續服至症狀消失。

療效 用上藥治療白細胞減少症 39 例,用 1 ~ 2 個療程,治癒 28 例,顯效 8 例,有效 2 例,無效 1 例,總有效率爲 97.44% 。

【處方 5】 人蔘(另煎)、首烏各 20g,黃芪、雞血藤各 50g,鹿茸 3g(分衝),胎盤粉(分衝)、枸杞子、阿膠(烊化)、白蔻、甘草各 10g,補骨脂、女貞子、熟地、石韋、木香、當歸各 15g。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分 3 次服。對照組 40 例,用利血生、維生素 B各 30mg,鯊肝醇 100mg,每日 3 次口服。均 10 日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白細胞減少症 80 例(治療組與對照組各 40 例),兩組分別有效(症狀基本消失,白細胞升至≥4×109/L;持續>2周)30、9 例,總有效率爲75%、22.50%(P<0.001)。

蠶 豆 病

【處方 1】 白頭翁 60g,車前草、鳳尾草各 30g,綿茵陳 15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當茶飲。也可按上方比例,製成100% 的注射液。小兒1次用量10~15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100ml;成人1次用量25~45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100~200ml。

療效 用上藥治療蠶豆病患者 84 例,均獲治癒。其中口服本方者 42 例,加用靜脈滴注者 42 例,合併輸血者 25 例。

【處方 2】 田艾(梅縣地區稱白頭翁)60g,車前草、鳳尾草各 30g,茵陳 15g。

制用法 將上藥加水 1 200ml,煎至 800ml,加入白糖當飲料服。

療效 用上藥治療蠶豆病患者 38 例,均獲治癒。平均住院時間爲 3 天。

【處方 3】 當歸、生地各 15g,白芍 10g,白茅根、仙鶴草各30g,藕節 9g,大棗 5 枚,松針適量。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兩次服,每日 1 劑。

療效 用本方治療蠶豆病患者 12 例,一般服藥 2 ~ 3 天后,即可獲治癒的效果。

八、消化系統疾病

呃   逆

【處方 1】 沉香、砂仁各 3g,白胡椒 2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 2 次服,每日 1 劑。一般服本方 1劑,多能治癒。嚴重者,可重複劑量,並適當配合治療引起呃逆的急、慢性病,常能收到較滿意的效果。

療效 用上藥治療呃逆患者 30 例,其中獲得治癒者 28 例。好轉者 1 例,無效者 1 例。

【處方 2】 豬膽 1 個,赤小豆 20 粒。

制用法 把赤小豆放入豬膽內,掛房檐下陰乾後共研爲細粉備用。用時,每日服 2 次,每次 1g,用白開水沖服。

療效 用上藥治療頑固性呃逆患者 26 例,其中 2 天內治癒者 22 例,4 天內治癒者 4 例。

【處方 3】 生薑(選用新鮮多汁之品)1 塊。

制用法 將上藥洗淨後切成薄片。用時,取上藥放口中咀嚼,邊嚼邊咽薑汁。

療效 筆者用上藥治療各種類型呃逆患者 30 多例,一般嚼1 ~ 3 片後呃逆可止,對伴有急性口腔、咽喉炎症的患者慎用。

【處方 4】 公丁香 10 ~ 15 粒。

制用法 將上藥細嚼,嚼時有大量的唾液分泌,切勿將其吐出,應慢慢嚥下,待藥味盡,將藥渣吞服。半個小時如無效,可再用 2 ~ 3 次。用後以溫開水漱口。忌用涼水漱口及進食生冷之品。

療效 用本方治療呃逆患者 185 例,5 ~ 20 分鐘止呃者 170例,半小時止呃者 15 例。

【處方 5】 旋覆花(包)、姜半夏各 20g,赭石、生龍骨、煅牡蠣(均先煎)、柿蒂各 50g,黨蔘 30g,大棗 15g,生薑 3 片。

加減 舌紅無苔者,加烏梅、赤芍。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 15 分鐘,含漱服用。

療效 用上藥治療中、晚期腫瘤引起的頑固性呃逆 125 例,用 3 ~ 5 劑後,均獲良效。

【處方 6】 丁香、甘草、旋覆花(包)各 6g,柿蒂 15 個,赭石12g。加減胃寒者,加良姜;寒甚者,加吳茱萸、肉桂、附子;胃火甚者,加石膏,淡竹葉,麥冬;便祕者,加大黃、枳實;脾胃陽虛者,加人蔘、白朮、乾薑;氣機鬱滯者,加木香、烏藥、枳殼、鬱金。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3 次後合併藥液,分早、中、晚內服,每日 1 劑。

療效 用上藥治療頑固性呃逆 23 例,其中症狀消失 18 例,明顯減輕 4 例,無效 1 例,總有效率爲 95.65% 。

梅 核 氣

【處方 1】 硼砂粉 15g,大豆適量。

制用法 先用溫水將大豆(約 1 小把)浸泡膨漲,然後煮熟,取出,加入硼砂粉不斷攪拌,使大豆表面掛勻硼砂粉爲度。用時,每次咀嚼熟豆 4 ~ 5 個,嚼爛後,徐徐嚥下,每日服 3 次。5~ 7 天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梅核氣患者 21 例,均治 1 個療程而獲痊癒,經隨訪未見覆發。多數患者服藥後無任何不良反應,僅有個別患者口吐痰涎。

【處方 2】 半夏、茯苓各 15g,青皮、柴胡、蘇梗、厚朴、鬱金、炙甘草各 10g,罌粟殼 3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7 劑爲 1 個療程。本方可隨證加減。

療效 用上藥治療梅核氣患者 121 例,其中臨牀治癒 110例,好轉 7 例,無效 4 例。一般服藥 3 ~ 15 天獲效。

【處方 3】 白蔻仁、陳皮各 20g,桔梗、川貝母各 30g,沉香10g,安息香、冰片各 3g。

制用法 先將川貝母、桔梗、陳皮、白蔻仁水煎,濃縮,乾燥,再對入冰片、安息香細末及蔗糖,壓成片劑,每片 0.5g,每日含化 4 ~ 6 片。

療效 用上藥治療梅核氣患者 35 例,痊癒 30 例,好轉 3例,無效 2 例。

【處方 4】 陳皮 15g,甘松 15g。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煎 2 次,分 2 次服。療效 用上藥治療梅核氣患者 20 餘例,一般服藥 3 劑獲痊癒,最多服藥 6 劑。

【處方 5】 旋覆花、白朮各 10g,赭石 30g,法半夏、炒柴胡、鬱金、川牛膝各 15g,潞黨蔘 20g,厚朴、炙香附、瓜蔞殼各 12g,白芥子 6g。

加減 肝鬱脾虛、氣滯血瘀者,加丹蔘、紅花等。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對照組 30 例,用奮乃靜 2 ~4mg,谷維素 20m、肝鬱脾虛、氣滯血瘀者,加複方丹蔘片 3 片;均每日 3 次口服。

療效 用上藥治療梅核氣 90 例(其中治療組 60 例,對照組30 例),兩組分別痊癒 43、15 例,好轉 12、6 例,無效 5、9 例,總有效率爲 91.67% 、70% (P <0.05)。

【處方 6】 黃芪、黨蔘各 15g,白朮、威靈仙各 10g,陳皮 6g,當歸、蘇梗、遠志各 12g,炙甘草、炙柴胡各 5g,炙升麻、桔梗各3g,越鞠丸 18g。

加減痰溼甚者,加制半夏、蒼朮、川樸、茯苓、菖蒲;陰虛者,加南沙蔘、北沙蔘、生地、砂仁、麥冬、西青果、象貝;咽喉部結締組織增生者威靈仙增量,加赤芍、炒殭蠶、全蠍、地鱉蟲。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服,每日 1 劑,10 日爲 1 個療程,連續用藥至症狀消失止。

療效 用上藥治療梅核氣 30 例,用藥 1 ~ 3 個療程後,其中治癒 12 例,顯效 16 例,無效 2 例,總有效率爲 93.33% 。

奔 豚 氣

【處方】 白芍 25 ~ 30g,生龍骨、生牡蠣各 15 ~ 20g,龍膽草、梔子、黃芩、生地各 10 ~ 15g,柴胡、延胡索、法半夏、香附各8 ~ 10g,生甘草 6 ~ 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3 次後合併藥液,分 2 ~ 3 次口服,每日 1 劑。5 劑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奔豚氣患者 67 例,均獲治癒,其中用藥1 個療程治癒者 21 例,2 個療程治癒者 36 例,3 個療程治癒者10 例。隨訪 1 ~ 2 年,均未見覆發。

胃 下 垂

【處方 1】 雲苓 25g,黨蔘、黃芪、山藥、當歸、山楂各 15g,柴胡、鬱金、白朮、枳殼、雞內金各 12g,升麻、陳皮、甘草各 9g,大棗 10 枚。

加減 若痛甚者,加元胡 12g;若肝脾下垂者,加鱉甲 31g,若潰瘍者,加白及 12g,烏賊骨 15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 2 次服。每日 1 劑。

療效 用上藥治療胃下垂患者 103 例,其中痊癒 54 例;顯效 25 例;有效 22 例;無效 2 例。用本方治療下垂 5 ~ 8cm 的患者,一般服藥 15 劑即可獲痊癒。

【處方 2】 蓖麻子仁 12g,升麻粉 3g。

制用法 先將蓖麻子搗爛如泥後,再拌入升麻粉,製成直徑約爲 2cm,厚 1cm 的圓餅備用。用時,先將患者百會穴周圍約直徑爲 2 ~ 3cm 頭髮剃掉後,上置藥餅,用紗布覆蓋後,再用膠布或繃帶固定。敷藥後讓患者取水平仰臥位,解開褲帶,將水裝入瓶中(水溫約 80℃ ),用此熨燙藥餅,每日 2 ~ 3 次,每次半小時。每個藥餅可連續用 3 ~ 5 天。休息 1 天后,更換新的藥餅。10天爲 1 個療程。治療時間以飯後 2 小時左右爲宜。

療效 用本方治療胃下垂患者 148 例,經用藥 1 ~ 2 個療程,其中,治癒 105 例,顯效 25 例,有效 10 例,無效 8 例。凡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咯血、嘔吐及孕婦不宜使用本方。

【處方 3】 肉桂 1g(颳去粗皮),炒五倍子 2g,炒何首烏 3g。

制用法 將上藥分別研爲細末,混勻,每日 1 劑,用涼開水送服,20 天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上方治療胃下垂患者 60 多例,用藥 1 ~ 2 個療程後,自覺症狀消失,食慾正常,部分患者經 X 線複查,胃體上升3 ~ 5cm。

【處方 4】 鮮仙人球 50 ~ 60g,瘦豬肉 30 ~ 50g。

制用法 先將瘦豬肉剁碎製成肉餅後,與仙人球一起煮熟,晚上睡前頓服,每日 1 劑。1 個月爲 1 個療程,可連服 2 ~ 3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胃下垂患者 46 例,均獲治癒。其中用藥1 個療程治癒者 20 例,2 個療程治癒者 13 例,3 個療程治癒者 3例。隨訪 2 年,均未見覆發。

【處方 5】 升麻、枳殼各 15 ~ 20g,生黃芪、黨蔘各 20 ~3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3 次後合併藥液,分早、中、晚口服,每日 1 劑,20 天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胃下垂患者 125 例,經用藥 1 ~ 3 個療程治癒 101 例,顯效 15 例,有效 4 例,無效 5 例。

【處方 6】 炙黃芪 20 ~ 30g,黨蔘、山藥、白朮、升麻、枳殼各15g,陳皮、訶子、補骨脂、扁豆、肉豆蔻各 10g,肉桂、炙甘草各6g,生薑 3 片,大棗 5 枚。

加減 胃脘痛者,加沒藥、丹蔘、元胡、三七末;脾胃虛寒者,加附子、乾薑;食滯納差、噯氣吞酸者,加厚朴、雞內金、烏賊骨。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35 日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胃下垂 40 例,治癒 22 例,顯效 15 例,無效 3 例,總有效率爲 92.50% 。

【處方 7】 黃芪、黨蔘各 30g、山藥、白朮、升麻、枳殼各15g,陳皮、訶子、補骨脂、白扁豆各 10g,肉豆蔻、肉桂、甘草、生薑、大棗各 6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證加減。每日 1 劑水煎,餐前服。對照組 45 例,用嗎丁啉 20mg(或西沙比利 5mg),谷維素、維生素B1各 30mg,每日 3 次口服;胎盤組織液 4ml,每日 1 次肌注。均5 周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胃下垂 103 例(其中治療組 58 例,對照組 45 例),用 1 ~ 2 個療程後,兩組分別治癒 37、14 例,好轉 18、7 例,無效 3、24 例,總有效率爲 94.83% 、46.67% (P <0.01)。

胃   痛

【處方 1】 白芷 30 ~ 60g,甘草 15 ~ 30g。

加減 若胃部冷痛,喜得溫按,進食痛減,舌淡苔白,脈沉遲,屬脾胃虛寒者,加桂枝 9g,白芍 18g;若胃部脹痛,連及兩脅,噯氣稍舒,舌苔薄白,脈弦,屬肝氣犯胃者,加香附、柴胡、白芍各9g;若胃部刺痛,入夜尤甚,舌暗有瘀血點,脈澀,屬瘀血阻滯者,加五靈脂、生蒲黃各 9g,丹蔘 15g;若胃酸過多者,加烏賊骨 30g;若煩躁、失眠者,加珍珠母 3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 2 次口服,每日 1 劑。

療效本方系一民間驗方。用上藥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所致胃痛患者,效果良好,尤其是對十二指腸潰瘍所致的較劇烈胃痛,療效最佳。方中白芷、甘草用量均較大,但 40例患者並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白芷用量少於 30g,往往影響療效。

【處方 2】 沉香、降香、檀香、木香、乳香、沒藥各 3g,醋延胡索、川楝子、娑羅子、薤白各 10g。

加減 若泛酸者,加吳茱萸、川黃連、煅牡蠣;若痛時喜按者,加黨蔘;若大便燥結者,加瓜蔞。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分 2 次服。

療效 用上藥治療胃痛患者 506 例,均獲治癒。

【處方 3】 威靈仙 30g,生雞蛋 2 個。

制用法 將威靈仙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生雞蛋(去殼,攪勻對入),再加入紅糖適量。煮成蛋湯,溫服。

療效 本方系筆者家傳祕方。適用於辨證屬胃寒痛、症見胃痛甚,額冒汗,手足冷,噯氣嘔惡,不思食,喜暖畏寒,舌苔白,脈弦細者。成人一般服 1 劑,約過半小時,即可見效。胃痛止勿再服。如連服 2 劑胃痛不止者,則非本方適應證。

禁忌:凡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禁用。

【處方 4】 胃痛散(含元胡、川楝子、陳香、白芍各 2 份,香附、廣木香、甘草各 1 份。粉碎,過 100 目篩。每包 5g)。

制用法 用胃痛散 1 包衝散,1 小時後再用 1 次。對照組31 例,用山莨菪鹼(654-2)20mg/次,口服。用 0.5 ~ 1 小時。

療效 用上藥治療急症胃痛(病種包括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及胃下垂等)66 例(其中治療組 35 例,對照組 31 例),止痛兩組分別總有效率爲 91.40% 、80.60% (P <0.01)。

【處方 5】 柴胡、枳殼、白芍、當歸、炒川楝子、蒲黃各 10 ~15g,九香蟲 6 ~ 10g,潞黨蔘、黃芪各 15 ~ 30g。

加減肝胃氣滯型者,加川芎、佛手、甘松、青皮、陳皮、萊菔子;肝胃鬱熱型者,加蒲公英、梔子、川黃連;脾胃虛寒型者,加炮姜、肉桂、小茴香,症甚加附子;瘀阻胃絡型者,加制大黃、元胡、三七粉;肝陰虧虛型者,加沙蔘、麥冬、石斛、枸杞子。

制用法 3 日 2 劑水煎取液,每日 100ml分 3 次口服;1 個月爲 1 個療程,連續用至症狀消失。

療效 用上藥治療胃脘痛 106 例(病種包括胃炎合併十二指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痊癒 48 例,好轉 54 例,未愈4 例,總有效率 96.23% 。

消化性潰瘍

【處方 1】 炙黃芪、黨蔘各 15g,白朮、茯苓、白芍各 12g,香附、元胡、甘草各 10g,丹蔘、紅花各 20g,蜂蜜 30g,(沖劑)。

加減 若有出血傾向者,去丹蔘、紅花,加雲南白藥 0.5g沖服;若心煩、口苦、苔黃者,加焦山梔 6g;若泛酸重者,加烏賊骨15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 2 次服,每日 1 劑,1 個月爲 1 個療程。

療效 筆者以此方治療潰瘍病患者(服此方期間不用其他藥物)35 例,止痛效果顯著,疼痛消失時間 1 ~ 5 天。1 個月後鋇餐透視複查,有 31 例潰瘍癒合,十二指腸球部激惹現象消失;1例潰瘍面縮小,治療 45 天潰瘍面消失;餘 3 例潰瘍症狀消失(未經透視複查)。

【處方 2】 白及 15g,枳實 10g。

制用法 將上藥加水至 500ml,文火煎至 100ml,濾出藥液。再加水 500ml,煎至 100ml,兩液混合,早、晚各服 100ml。服上藥前半小時,服痢特靈 0.1g,日 2 次,連服 1 周。煎劑一般須服半月至 20 天。

療效 筆者用本法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 43 例(其中胃潰瘍 13 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30 例)。臨牀治癒胃潰瘍 8 例,顯效 4 例;臨牀治癒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19 例,顯效 9例。總有效率爲 91% 。

【處方 3】 黨蔘 20g,附子、高良薑、白朮各 10g,莪術 6g,熟大黃、甘草各 5g。

加減若痛甚者,加沉香;若嘔吐者,加赭石;若兼見鬱熱者,去高良薑,加鬱金、蒲公英;若出血較多者,黨蔘易人蔘,加黃芪。待疼痛基本消失後,原方去高良薑、熟大黃,加熟地、淮山藥。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 2 次服,每日 1 劑。4 ~ 6 周爲 1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消化性潰瘍患者 45 例,其中痊癒 39 例,好轉 4 例,無效 2 例。本組病例治療最短 28 天,最長 62 天,平均住院 37.2 天。

【處方 4】 平肝健胃沖劑(含黨蔘 84g,白茅根 350g,茯苓、黃芩、柴胡、雞內金、元胡、鬱金、川楝子各 70g,吳茱萸 6g,蒲公英 140g,煅瓦楞 105g。水煎後製成浸膏,加澱粉,烘乾;分成 84包)。

制用法 用平肝健胃沖劑 1 包,1 日 3 次口服,28 日爲 1 個療程。連續用藥至症狀消失止。

療效 用上藥治療消化性潰瘍 172 例,其中治癒 124 例,顯效 28 例,有效 15 例,無效 5 例,總有效率爲 97.09% 。

【處方 5】 白朮 15g,白芍 30g,木香 6g,白及、元胡、烏賊骨各 10g,蒲公英、魚腥草各 20g。

加減胃寒偏盛者,加高良薑、吳茱萸;胃熱者,加黃連、梔子;胃脹滿者,加柴胡、佛手;食慾不振者,加雞內金;山楂;便祕者,加知母、大黃。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空腹服。對照組 45 例,用法莫替丁 20mg,1 日 2 次口服。均 12 日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消化性潰瘍 125 例(其中治療組 60 例,對照組 45 例),兩組分別治癒 35、6 例,顯效 17、13 例,有效 7、20 例,無效 1、6 例,總有效率爲 98.33% 、86.67% (P <0.05)。

胃、十二指腸潰瘍

【處方 1】 黃芪 20g,當歸、元胡、甘草各 9g,白芍、白及各12g,香附 10g,烏藥 7g,肉桂 3g,烏賊骨 15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2 次,濃縮得濾液 75ml。每次服 20 ~30ml,飯前 30 分鐘服,每日 3 次,連服 6 周後複查。未癒合者可連服第 2 個療程。服藥期間不服其他治療潰瘍病專用藥,疼痛劇烈者,可臨時加服解痙藥,忌食油膩生冷食品。

療效 用上方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 66 例,其中,痊癒 42 例,顯效 15 例,有效 7 例,無效 2 例。

【處方 2】 白頭翁 210g,生黃芪 105g,蜂蜜 280g。

制用法 先將白頭翁、生黃芪用清水漂洗並浸泡 1 晝夜,然後用文火濃煎 2 次去渣取上清液。另將蜂蜜煮沸去浮沫加入藥液中濃縮成糖漿,備用。用時,每次服 20ml,每日服 3 次,於飯前用熱開水沖服。

療效 用上方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147 例,其中胃潰瘍 56 例,治癒 18 例,好轉 31 例,無效 7 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78 例,痊癒 31 例,好轉 44 例,無效 3 例;複合性潰瘍 13 例,痊癒2 例,好轉 9 例,無效 2 例。

【處方 3】 白芍 30 ~ 50g,延胡索 20g,十大功勞葉、五靈脂各 15g,白及 30g,乳香、沒藥、生甘草各 10g。

加減 若胃酸偏低者,加烏藥 10 ~ 15g;若胃酸偏高者,加烏賊骨 10 ~ 15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 3 次後合併藥液,分早、中、晚口服,每日 1 劑,半個月爲 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56 例,其中,治癒者 50 例,顯效 5 例,無效 1 例。對治癒者隨訪 2 年,未見覆發。

【處方 4】 生黃芪 24g,黃連 5g,大黃、生薑各 6g,桂枝、大棗、炙甘 草 各 10g,白 芍 30g,蒲 公 英、白 及 各 15g,三 七 末 4g(衝),元胡 8g(衝),烏賊骨 20g。

加減 胃脘灼熱燒心甚者,加焦梔子、丹皮;脘腹脹滿者,加厚朴、莪術;噯氣吞酸甚者,加赭石、生瓦楞、川貝。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分 3 次服。對照組 28 例,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每次 0.2g,每日 3 次口服,0.4g睡前加服。均6 周爲 1 個療程。停用激素及其他藥物。

療效 用上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 60 例(其中治療組 32 例,對照組 28 例),兩組分別臨牀治癒 28、20 例,好轉 3、6 例,無效1、2 例,總有效率爲 96.87% 、92.86% 。

【處方 5】 蒲公英、黃芪、烏賊骨各 30g,元胡、川貝、甘草各 12g,白及 10g,白芍(或赤芍)12g。

加減 兼寒(寒熱錯雜)型加白芍、高良薑、桂枝各 10g;兼溼型加半夏,川樸各 10g,薏苡仁 30g;兼瘀型加漢三七 3g(分衝),地榆炭、蒲公英、五靈脂各 10g。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禁菸酒及生冷之品。

療效 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128 例,治癒 60 例,好轉 64例,無效 4 例,總有效率爲 96.87%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