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周(1月18日-1月24日)

原本定于上周末的《一周大事件》最终让位给了美国总统大选的总统座驾,但上周依然发生了几个重大的事情,它们分别是:

1、大众正式在国内发布了ID.4的定价,背后体现了怎样的行业和产品竞争?

2、丰田将斯巴鲁的股份提高到20%,把斯巴鲁变成权益法适用公司,此举意味着什么?

3、不期而遇的2020冬季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寒冬,大量纯电动汽车续航大打折扣,纯电动汽车如何走向未来。

好了,选择你感兴趣的章节,咱们开始吧。

大众ID.4定价正式公布

一汽-大众率先公布

ID.4 CROZZ(参数|图片)售价,除高性能PRIME四驱版27.99万之外,主流版本定价19.99-24.29万,无独有偶,上汽大众随后公布了
ID.4 X(参数|图片)售价,同样从19.99万-23.59万,顶配劲能四驱版定价27.29万。

从售价上看,大众

ID.4(参数|图片)果然符合其最初「努力将售价控制在25万以下」的目标,与此同时,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制定价格时互有参差,在两款车成本几乎一致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配置形成车型的完全覆盖和差异竞争。

对大众ID.4来说,最关键的一个词是「成本」。

首先,从大众ID.4自身来说,大众希望控制车辆售价保持在传统燃油车同区间,因此形成同尺寸、同配置,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竞争的局面。于是,大众不得不尽可能削减成本,以抵消电池带来成本上升的问题,所以大众ID.4整车内饰偏朴素并在后轮采用了鼓刹(大概率因为同步海外设计,中期改款时即更改为卡钳),总体上大众ID.4内饰用料完全不如同价格燃油车。

其次,大众ID.4竞争对手并未锁定新能源汽车品牌,大概因为传统燃油车份额足够大,而新造车势力即便发展如火如荼,市场格局依然很小。为此大众ID.4的竞争对手锁定在传统燃油车,从这一点上和特斯拉异曲同工,主要通过电动车的优势对传统燃油车侵蚀,比如更加平顺的动力,更大的空间,更低廉的维保费用以及更省心的可靠性,这些都是大众ID.4的绝对竞争力。

第三,大众ID.4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选择,这个价格已经是纯电动汽车的红线,更低则不利用大众品牌调性,更高则无法走量。大众与蔚来不同,大众定位普通品牌和特斯拉

Model 3(参数|图片)类似,最终要依靠规模摊平投入。因此大众ID.4在车型的设计上保持着「最大化乘员舱」的原则,将发动机舱尽可能缩小,带来相比燃油车越级的空间,与小鹏、蔚来、特斯拉等以创新元素取胜的品牌不同。

最后,大众ID.4的价格一经公布,即成为整个纯电动汽车的守门员,一则大众在中国市场拥有不俗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所代表的品质、可靠性、驾控都有不错的口碑;二则以550公里巡航,84.8度电池的投入,最终不超过25万,使得上汽R纯电动汽车、北汽极狐αT、广汽传祺以及天际面临着生死挑战。如果技术或者卖点有超过大众ID.4地方尚可,倘若没有,未来推出纯电动SUV定一个和大众类似的价格,基本宣告没有未来了。

纯电动汽车本身就有高成本竞争的特点,电池、电机以及温控投入导致车辆售价居高不下,即便是新品牌也是如此。大众借大众品牌弥补价格劣势,这又怎是其他品牌可以抗衡的?居高不下的成本又缺乏规模的支持,中国纯电动汽车大概率开始进入收官阶段。

斯巴鲁成丰田权益法适用公司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小的汽车制造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抱团取暖。

汽车行业进入模块化时代,意味着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去产能和降成本的阶段,通过一次性的投入研发适配大量产品,利用规模化、通用化率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规模,对不起,投资的性价比很低。

事实上,FCA和PSA合并已经说明汽车行业去产能迫在眉睫,自行投资研发技术并应用在现有规模的产品上,盈利依然十分悲观。

2020年一整年,讨论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的内容正在迅速变少,企业转型势在必行,此时斯巴鲁成为丰田权益法适用公司可以从两方面看待:

丰田

丰田不只投资了斯巴鲁,也投资了铃木和马自达。丰田正在打造自己的联盟,它的竞争对手大众汽车也是如此。把斯巴鲁转变为权益法适用公司之后,斯巴鲁的损益将按照出资比例反映到丰田的合并财报中,实际上等于把斯巴鲁纳入了丰田集团。

很显然,投资斯巴鲁侧重联合开发车型,尤其是四驱车型;投资马自达看中操控魅力,这也是为什么马自达突然可以全面后驱化;投资铃木则主要是小型车开发。

根据披露消息,丰田和斯巴鲁将共同开发电动汽车 BEV 的平台,并共同开发 BEV 车型,车型将采用斯巴鲁四驱技术和丰田的车辆电气化技术。结合两家公司的优势,共同开发四轮驱动车型,在四驱中提供极致的感觉。

在排放越发严格之后,斯巴鲁更多车型会搭载丰田混合动力系统,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成本因为更大规模量产,成本可以进一步拉低。

与此同时,斯巴鲁特有的EyeSight、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以及安全和安保技术,是过去丰田一直以来欠缺的。(正如马自达的驾驶也是丰田一直以来欠缺的一样)

斯巴鲁

对斯巴鲁来说,背靠大树则无需进行过多、重复的技术投资,对电气化、智能汽车、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斯巴鲁是无法负担的。

到2030年,斯巴鲁全球销售的车辆中大概有40%会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到2035年前后,斯巴鲁将不再销售纯燃油汽车。丰田正在投资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汽车,都将成为斯巴鲁车未来可利用的技术。

不过,斯巴鲁并不会完全「丰田化」。斯巴鲁未来会和丰田一起制造更多的车辆,比如

BRZ(参数|图片)/86——这种共同外观、品牌不同,调性不同的车型,也就是说斯巴鲁不会成为丰田完全拥有的子公司。

斯巴鲁车型未来推出混合动力版本或者插电混合动力版本,但斯巴鲁的SUV和丰田不会完全相同,丰田也不同意森林人和RAV4产生绝对正面的竞争。斯巴鲁说会尽可能和丰田区别开来,会继续坚持四驱系统、全路况适应、驾驶和安全为主要特点。

即便如此,小车企也需要有足够特色才能吸引大企业投资、合并、兼容,斯巴鲁、铃木、马自达均是如此,无法负担新技术研发,通过组建联盟共享,而自己则专注擅长的领域。丰田也不会将斯巴鲁、马自达、铃木变成一个个小型丰田公司,因为那样毫无意义。

磷酸铁锂冬季续航大打折扣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寒潮,大多数纯电动汽车企业都翻了车,无论是松下、LG、宁德时代还是比亚迪,所有电池都翻了车,只是有的多有些少。这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翻车最严重,众多汽车品牌中又以特斯拉翻车最严重。

事实上,低温是所有电池的杀手,一切低温都将大幅降低电池性能,而今年之所以发生如此之多讨论,在于2020年纯电动汽车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销量增长,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人越来越多。

根据统计,2020年特斯拉共生产了509,737辆电动车,交付了499,550辆,完成了年交付50万辆目标的99.91%,基本达成全年预期。如此之多的纯电动汽车刚刚度过了它第一个冬天,消费者对低温降低电池性能的预期准备不足。

这表明纯电动汽车还是一个新事物,在接受新事物之前,消费者往往将关注点放在了创新、品牌的地方,而忽视了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层出不穷的状况,比如冬季对电池续航的影响。

当特斯拉车主度过了难忘的第一个冬天,第二个冬天,第三个冬天,反应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冬季续航缩水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众多汽车品牌中,无论是LG、松下还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其车型都有续航里程打折的情形,比如比亚迪汉续航里程存在打骨折的情形,只是特斯拉是2020年销量最多的汽车品牌,所以对特斯拉的负面反馈最多。

汽车之家测试数据

为了应对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车企总在宣传液冷系统,事实上经过实测,过低的温度,液冷依然无法应对。目前纯电动汽车更适合南方地区,广东地区、海南地区在冬季使用电动车时,续航里程并没有肉眼可见的缩水。

未来要解决纯电动冬季续航缩水的问题,只得依赖汽车温控系统,通过额外加热、保温的方法将电池始终控制在相对舒适的区间,确保电池续航里程的正常发挥。只是这个时间到来之前,依然需要大量的先行者。

对此,我们建议消费者充分了解纯电动汽车的优劣势,分析自身出行条件,包括不限于低温、充电、续航等。如果对纯电动缺乏信心,北方地区依然主要建议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或者传统燃油汽车。

低温目前对电池是无解的,就像iPhone在寒冷的冬季会自动关机一样。

好了,这就是《一周大事件,件件你喜欢》,让我们周末再见。

图 | 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