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2021線上達沃斯|全球政商人士、公衛專家共話抗疫:信任是接種疫苗的基礎,亟需建立新公衛體系

2021年初,新冠病毒大流行仍在全球持續。世界衛生組織(WHO)1月2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98794942例,累計死亡病例2124193例。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1月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預計本週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將達到1億例。

新冠疫情籠罩之下,世界經濟論壇1月25日至29日在線上舉行“達沃斯議程”對話會。圍繞“把握關鍵之年,重建各方信任”這一主題,全球多位政商界人士、公共衛生專家分享了抗疫的重要經驗和推廣疫苗計劃面臨的挑戰,並對後疫情時代如何建立新的公共衛生體系獻計獻策。

他們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本週,美國總統喬·拜登宣佈重新加入WHO,並加入旨在向低收入國家提供新冠疫苗的Covax計劃,這一舉動受到了WHO和其他許多國家的歡迎。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稱,WHO等全球性組織是確保防範未來公共衛生風險的關鍵。“我們需要確保全球衛生安全。我們需要溝通、合作和團結。否則的話,人類就不能爲應對下一場危機做好準備。”

信任是接種疫苗的基礎

疫苗被視爲遏制病毒的關鍵因素。自2020年12月以來,多個新冠病毒疫苗已被緊急批准,隨後大規模的疫苗接種運動在全球展開。希臘總理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表示,要遏制病毒傳播,就必須接種疫苗,並遵守基本的公共衛生規則。

然而,不少人對疫苗心懷疑慮。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11月公佈的一份調查顯示,73%的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專家們認爲,人們不願意接種疫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任。

Ipsos首席執行官Ben Page指出,各國民衆對政府的信任程度有較大的差距。“我們還沒有擺脫麻煩——長期存在的信任問題。(民衆對)那些一貫和經常溝通的政府往往會產生更多的信心。不同國家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Page同時認爲,社交媒體也削弱了信任的基礎,相信陰謀論與使用社交媒體有很強的相關性。“因此,(政府)有充分理由加強對信息流的監管。”

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教授Heidi Larson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得到了各種各樣的消息,包括即將上市的新型疫苗以及諸多分發、供應的問題。公衆信心非常不均衡。”

Larson認爲,信任也與人際關係有關,信任最深層的定義是“信任你的醫生、政客、醫療工作者。“他們是否稱職?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人默認‘不信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不確定性增加。”

美國基督教青年會(YMC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evin Washington指出,疫苗計劃的成功取決於建立社區之間的信任。

新加坡衛生部首席衛生科學家陳祝全(Tan Chorh Chuan)在對話會上介紹了新加坡的疫苗計劃。他表示,由於過去發生的疫情,東亞地區的信任度往往較高。“大流行要求我們在危機期間找到建立信任的新方法。”

陳祝全稱,新加坡推行了“公衆參與計劃”,每家每戶、甚至連老年人都參與其中,政府和醫生、保健工作者舉行了非常廣泛的網絡研討會和會議。“我們試圖擺脫假新聞。”

陳祝全表示:“因爲本地病例較少,所以部署起來更容易。我們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來確保系統正常工作,希望接種疫苗儘可能方便,儘可能避免麻煩。”

除新加坡之外,部分國家也已出現積極信號。Page表示:“現在我們已經開始疫苗接種計劃,信心正不斷增強。英國、巴西和中國等地的人民對疫苗接種表現出了更大的熱情。全球的信心都在上升。”

亟需建立新公衛體系

過去一年,全球不僅遭受大流行病和自然災害等衝擊,而且還面臨長期的結構性、治理和領導問題。在此次對話會上,多位嘉賓討論了從根本上提高衛生系統效率所需的政策與合作。

阿斯利康首席執行官Pascal Soriot認爲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改善。

具體而言,第一,投資預防、早期發現和治療三大領域。當前,全球衛生支出中只有3%用於預防,20%用於免疫接種。“慢性病患者往往得不到確診,所以我們需要在慢性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上進行投資。”

第二,優化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場所。目前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醫院,所以需要一些醫療保健服務轉到門診診所,爲院外治療提供便利。數字創新對此有助推作用,可以幫助病人少跑幾趟醫院。

第三,需要轉變思維方式,“把健康視爲我們投資的一項資產,而不是一項需要最小化的成本。只有當所有人都安全時,我們纔是安全的。”

全球性非營利組織創新診斷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novative New Diagnostics)首席執行官Catharina Bohme認爲,需要確保延續對檢測的投資。

“我們在檢測的高性能和成本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目前,中低收入國家的測試費用約爲2.50美元,而最初的價格超過20美元。”Bohme稱,“我們必須降低檢測價格,以便進一步大規模檢測新冠病毒和未來的任何疾病。我們需要成立一個聯合買家聯盟以降低價格。”

Washington表示,需要加強社區與臨牀的聯繫,普及醫療保健,並繼續解決系統性種族不平等問題。

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首席執行官萬豪敦(Frans van Houten)強調了遠程醫療的重要性。他認爲,遠程醫療可以爲改善醫療保健和擴大覆蓋範圍提供解決方案。“展望未來,我們將看到大數據、雲基礎設施等被更好地使用,使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能夠實現遠程工作。

加強國際合作也成爲討論焦點。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稱,WHO等全球性組織是確保防範未來公共衛生風險的關鍵。“我們需要確保全球衛生安全。我們需要溝通、合作和團結。否則的話,人類就不能爲應對下一場危機做好準備。”

Soriot指出,行業合作對於快速成功地生產和交付疫苗十分重要。他說,之前國際合作的狀況並不是最好的,但這一趨勢正在改變。“新冠病毒會迅速發生變異,我們需要合作研究新出現的毒株。”

福奇也表示:“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新冠病毒的新變種,並在它的發展過程中予以關注。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以及正在做的,就是尋求製造一種升級版的疫苗。”

萬豪敦則強調了建立“有效供應鏈”的重要性,當危機來臨時,必須加強合作以擴大應對規模。

政治化是美國抗疫的主要教訓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彙編的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月26日8時16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25298405例,死亡病例達到421239例。

作爲全球最發達的國家,爲什麼美國疫情會如此嚴重?福奇表示,抗疫面臨的一個關鍵危機是美國出現分裂。

“當國家處於分裂狀態時,要解決公共衛生危機就非常棘手。”福奇稱,當公共衛生問題變得帶有政治色彩時,如戴不戴口罩成爲了一種政治聲明,就會對公共衛生事件造成巨大的破壞。

福奇還指出,在美國聯邦體制下,每個州和地區應對疫情的方式有所不同,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聯邦政府理應協調各州採取行動並解決不平等待遇問題。但在過去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裏,聯邦政府並沒有這樣做,各州各自爲戰,給病毒以可乘之機。“我們需要聯邦政府和當地民衆之間良好合作,這是我們目前所缺乏的。”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首席執行官Nancy Brown認爲,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暴露了醫療保健系統的弱點,凸顯了擴大醫療保險覆蓋的必要性。

“對我們來說,要讓人們活得更長久、更健康,無論是否在大流行中,首先要讓每個人都能獲得高質量、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Brown稱,“我們不需要給舊的體系貼上創可貼,而是需要建立新的系統。”

(作者:施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