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父亲的前世小情人,这句话是出自刘墉的《一生能有多少爱》。

刘墉何许人也,知道的友友们自动略过下面这一段,给不知道的友友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国际知名画家、作家、教育家 、演讲家 ,1949年2月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现居美国。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圣文森学院副教授 。

如此多的头衔证明其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文人,刘墉是美籍华人,因此也注定了他思想的开放,于他吸纳的西方文化而言,他能说出这样一句话并不意外,但这句话对于受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我们来说,听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

为啥要将女儿比作小情人?还是前世的?这个小情人是婚前的恋人还是婚后的第三者?我不知道刘墉所指何人,但我们都能听出来这句话里面的意思大概是指前世的小情人应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恋人,到了这一世轮回成男人的女儿,男人便像疼前世小情人一样疼爱自己的女儿。

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问题,为了表达父亲对女儿无以复加的爱,但仔细想来,这句话却咋听咋恶心,似乎从这句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男人的情欲,因而使父爱也变得有些不纯洁,甚至有一丝违背伦理的感觉。

不如说女儿是男人的小棉袄,最起码听上去比这个小情人要好了许多。用对情人的情感类比父女之情,这个刘墉也是浪漫过盛了。

写到这里我知道又会有一部分成功者有理论者站出来会说“你不过是一个靠码字赚流量的小编,有什么资格去批评一个名满华人世界的艺术家?”如果成功者的每句话都有理,那要法律来做什么?那要道德准则又做什么?难道这些东西都是给弱者定的吗?我们可能在专业领域不及他,但我们在道德伦理方面却未必比他差,德行言论和一个人是否有成就本无多大关系。

成功者的言论便是对的么?很显然不是。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后世人批判历代君王的现象,更不会有那么多敢于当朝谏言之人,我们虽然手中没有那么多财富和名望,但我们有批评的资格。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心里产生一种不适感,亲情就是亲情,男女私情就是男女私情,这俩就不适合拿来类比。要不然,胡军对嘴亲吻14岁的女儿也不会招致网友的大面积吐槽了。

当然,一定也会有人跳出来说,一个思想龌龊的人,看什么都恶心,思想纯洁的人是不会想到别处去的。有人说刘墉这句话里的情人代指更广泛的关系,你非得狭隘地理解为恋人关系,就是你没文化,你思想不纯洁——我不想有文化,我也不想假装纯洁,我的直观感受就是,看到或听到这句话时心里很不舒服,中国有那么多词用哪个不好,非得用这个情人吗?

不能因为刘墉有名气就同时拥有了让别人认可他的权力吧?上辈子的小情人,这句话前面加个猫咪可能会更合适,也比加个女儿听起来舒服,毕竟亲情是隔着辈分的,而情人这回事中间包含着太多不可名状的内容,这句话无异于这样的形容:父亲对女儿就像对他上辈子的小情人——你还会觉得这父爱纯洁伟大吗?

刘墉大概在写下这句话时想起了他宠爱过的某个小情人,他可能曾经愿意为那个小情人付出一切,而现在他与这小情人已恍如隔世,心间最爱的人也只剩下了子女,于是乎便顺路代换了过来——当然,我可能猜得未必准确,大抵如此罢!

这句话有违伦理,逾越了父女之间应该保持的界限,我从来不认为这句话值得去推崇,但却不停地看到或听到有人在用这句话。良性的父女关系,是应当亲密有度的,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当建立起界限感,这样的类比,是将亲情和爱情混淆,无形中使孩子对亲情和爱情产生误区。

胡军对嘴亲吻女儿,吴宗宪给女儿提抹胸裙,还有狄莹与儿子15岁才分床睡,这些举动可能在他们看来并无大碍,但是可能换一种方式会更好,毕竟儿女大了,保持一定的界限感是对孩子的保护,至少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观念。

一直觉得,这句话真得很脑残,但居然还能流行很多年——我真得难以发现这句话的美感,不知道那么多人频繁地去追捧这句话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文化且思想纯洁吗?

那我情愿一直没文化,一直不纯洁,至少我知道亲情和爱情的区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