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都說新浪衆測不講武德,數碼新品說發就發,新奇好物說送就送。不怕你沒想法,就怕你不行動,加入新浪衆測,和數碼大V一起聊產品,談體驗!

本文來自家電網

近日,隨着新年越來越近,電商也相繼舉辦年貨節,許多家電產品也打上了折扣。同時,隨着許多技術在家電領域的應用,不少新品類的家電都出現在家電市場。這些平時價格“高冷”的家電新品在年貨購物的氛圍中都變得“親民”起來,讓人生出要購買的慾望……

不過,這些新品類家電打着各種豐富多樣的功能,其中卻有不少只是噱頭,最後只能被用戶轉手掛在閒魚上出售。

與其用完掛閒魚,不如當初自己“剁手”。家電網列舉了幾項閒魚常客,讓消費者不用再交智商稅。

閒魚常客一:脫糖電飯煲

2019年的中國質量協會40週年大會,董明珠的一句:“買我們的飯煲。保證你敞開喫,血糖不升高”的真人口號式廣告讓“脫糖電飯煲”這一新型廚電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中。根據格力方面的描述,該品種電飯煲可以讓糙米快速生芽,做出糙米芽飯。相比白米飯,糙米的升血糖能力更低,也會在發芽過程中產生一種名爲γ—氨基丁酸的營養物質,該物質有降血糖、血脂、血壓的功效。

但是這一理論遭到不少專業人士的反駁,著名科普大V、食品工程學博士雲無心表示,對於糙米在發芽中能產生大量γ—氨基丁酸,幫助降血糖、血脂、血壓,目前尚無確切證據。

且不論格力的電飯煲是否能夠保障高血糖人士的健康,那些在市面上出現的其他品牌的“脫糖電飯煲”也藉着格力的這陣宣傳紛紛打起廣告,售賣的價格也比傳統電飯煲高出10倍左右。一時間,有不少消費者蜂擁購買,致使去年6月電飯煲線上銷售額突破7億大關。

據瞭解,除格力電飯煲外,其他品牌電飯煲產品聲明中採用的大多是“瀝糖技術”:普通電飯煲蒸飯就是連米帶水一起煮,水乾了米飯就熟了。而脫糖電飯煲在把米蒸到半熟的時候,將米湯濾掉,再把剩下的米蒸熟。濾掉的米湯帶走大部分米飯中的澱粉,也就是糖分,把它去掉,就會起到“脫糖”的效果。

那麼這種技術是否真的能達到控糖的效果呢?答案是不能!

爲了驗證脫糖電飯煲的實際降糖效果,央視邀請了15名志願者進行喫飯、測血糖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雖然食用脫糖電飯煲米飯的志願者血糖峯值略低於食用正常米飯,但在醫學統計學上是沒有顯著差異的。而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專家以《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測定方法》爲實驗方法,觀察12名健康志願者食用150g兩種米飯之後的血糖變化,結果發現,這種脫糖電飯煲的效果微小,兩種電飯煲引起的血糖變化並無實際差異。有趣的是,無論是格力脫糖電飯煲還是普通的脫糖電飯煲,血糖生成指數都比普通的電飯煲要高。

買脫糖電飯煲=交智商稅

閒魚常客二:臭氧消毒洗菜機

有一段時間,蔬菜上的農藥殘留讓消費市場人心惶惶。而臭氧消毒洗菜機就是在那時興起的一款洗菜產品。該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破壞有機農藥的化學鍵,使其失去藥性,同時殺滅表面的各種細菌和病毒,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據報道,中科院農產品安全與環境質量監測中心的相關實驗數據顯示,使用各種果蔬清洗機對殘留的農藥具有顯著的祛除效果,農藥殘留祛除率可達60%-83%。

還有商家介紹稱,用臭氧水洗過的蔬菜,或用臭氧氣體吹過的蔬菜,可延長保鮮期2—3倍。

隨着疫情的流行,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原本已經有些銷聲匿跡的臭氧消毒洗菜機最近也蹭着健康家電的風潮,熱度蹭蹭上漲。據瞭解,市面上一臺普通的臭氧消毒洗菜機也要5000元左右。

但是,作爲臭氧消毒洗菜機的核心,臭氧發生器的成本卻只有20元左右。此外,發生器釋放臭氧時還會形成一定的氮氧化物(致癌)跑到水中,而且未轉化溶解到水中的臭氧跑到空氣中也會形成一定的氮氧化物,所以不建議喝這樣處理過的水。另外機器使用後要隔50分鐘才能進入其使用的室內,這時臭氧已經轉換爲氧氣,人的臭氧安全接觸值是0.05ppm,一般在使用時候空氣臭氧濃度是會嚴重超標對人的肺部、眼睛、皮膚、中樞神經系統等會產生殺傷力,因爲它能消毒自然也能殺到人體細胞。臭氧會造成人的神經中毒,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

據家電網瞭解,臭氧消毒洗菜機一般都是用作食品工業上,那些家用臭氧消毒洗菜機實際上不僅安全性無法保證,而且蔬菜上還會附着氮氧化物,形成新的危險。建議消費者還是不要進行購買。

閒魚常客三:激光電視

去年11月,TCL和海信之間關於激光電視的矛盾讓這個產品再次成爲消費者矚目的焦點。

對於一些不太熟悉電視領域的消費者而言,激光電視彷彿是一個新奇、高科技的概念,但實際上了解就知道,從技術本質上來講,激光電視使用的芯片,光源以及鏡頭其實和都超短焦教育投影機沒有本質的差別。“激光電視”從來就不是電視,而是一個投影機。

既然是投影機,那麼激光電視自然有着投影儀特有的缺點:亮度、色準等指標壽命短;激光電視採用漫反射成像,容易受到其他光線的干擾,需要在相對昏暗的室內場景下觀看,環境限制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市面上大多數激光電視宣傳的4K、超高清等說詞,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河北省、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25款投影機比較試驗報告,報告顯示,不同產品性能差異大,企業宣稱的“4k高清”遠遠達不到相關要求。原來大多數激光電視的4K不是“真4K”而是讓圖像快速位移模擬更多的像素,將1080P的一個像素點通過四次快速抖動變成四個像素點,獲得了830萬像素,從數值上看確實達到了4K的水平。由於抖動速度快於人眼可以察覺的速度,因此能夠實現4K的分辨率,但這與平板電視上的物理4K並不完全相同,清晰度也僅爲4K電視的1/4。

另外,關於激光電視護眼的宣傳,人民日報旗下的《生命時報》早已駁斥過這一結論:多位眼科專家認證,激光電視不護眼。更有消費者用戶因購買一臺激光電視後出現傷眼、漏光、畫質差等問題,將其告上法庭。

據悉,如今的彩電市場上,OLED、Mico-LED等新顯示技術電視已經推陳出新。與其選擇激光電視,不如選擇更好的8K電視。

閒魚常客四:空氣淨化器

在家電行業,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想要在家電市場賺快錢,那就去做空氣淨化器”。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空氣淨化器市場門檻較低,大部分產品並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有市場統計顯,60%的國產品牌包括一些知名品牌的空氣淨化器都沒有獨家核心技術,甚至一些大型公司“山寨”他人產品,模仿別人的核心技術。2018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抽查通報顯示,空氣淨化器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爲32.1%,這些不合格的空氣淨化器往往就是裝配一個過濾網,充其量只是簡單的過濾,很多細小顆粒物難以過濾,更做不到殺菌消毒。

曾經,空氣淨化器一度面臨生存危機,2019年Q3數據顯示,中國空氣淨化器市場今年Q3零售量爲27萬臺,零售額6億元,市場增速爲負38.6%。這是因爲原本以“過濾霧霾”爲主打宣傳口號的空氣淨化器,在中國空氣質量越來越好的環境下越來越站不住腳。

但是,隨着新冠疫情的到來,空氣淨化器行業宛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將以前“過濾霧霾”的宣傳口號改爲“淨化病毒”,再度迎來“春天”:據奧維雲網線上監測數據顯示,自2020年第四周(2020年1月20日-1月26日)開始,空氣淨化器線上市場銷售量得到大幅提升,從第四周到第七週(2020年2月10日-2月16日),空氣淨化器線上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達到89.8%。

對於空氣淨化器到底是否能夠“淨化病毒”,業內人士表示,早在2002年,空氣淨化器的國家標準就已經出臺,並在2015年修訂形成GB/T18801-2015空氣淨化器新國標。但這一標準的宣傳貫徹不夠,部分空氣淨化器企業甚至無視此標準,濫造概念、虛假宣傳,致使市場上雜牌和假洋牌產品氾濫。加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2019年60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顯示,抽查的40批次空氣淨化器產品中,1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27.5%。相信消費者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結語

冷風吹過嚴冬,熱刀切過黃油,中國家電行業不缺吹牛忽悠的大師,卻缺肯腳踏實地,鑽研技術,保質保量的實幹家。希望在2021年,出現在閒魚上的家電產品少一些,消費者臉上的歡笑多一些。

(家電網® HEA.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