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之死因种种

蜀国在三国中是最先被KO的,从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到263年被魏国灭掉,国祚仅存43年。

一直以来,对于蜀国的灭亡原因有种种说法。

个人认为,蜀国之死,就在一个“战”字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也11次北伐,这实在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好战国家。魏国的桓范在《兵要》中就高度总结过:“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也有人说,蜀国在诸葛亮在位的时候,还能勉力维持,但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然后把自己活活累死了。正如老狐狸司马懿所言:“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而且诸葛亮管得太细,别人没有锻炼的机会,所以也没有培养出得力的继承人。宋代的范祖禹就认为:“欲以一人之身代百官之所为,则虽圣智亦曰力不足矣。”即使孔明先生有“圣智”,毕竟也不是千手观音,怎么可能把百官的事都干了呢?

个人又认为,这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诸葛亮一代良相,鞠躬尽瘁,无可厚非。他死后,蜀国的能臣并不是一个两个,文有蒋琬、费祎、董允等,都是可以挑起丞相重担的人,武也有姜维等人足以保境安民。

蜀国的灭亡,首先是自己穷兵黩武,把国家打空了。这么死缠烂打的原因说起来也可笑,就因为蜀先主刘备号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所以蜀国就一直肩负着要“恢复中原”的责任担当。中山靖王在地下都觉得扛不起这么大的压力,你用这么个名号建个国家玩玩也就是了,还当真要恢复汉室吗?就靠你全国区区一百万人?

一位全能的外交大臣

说到蜀国的能臣,今天特别要说说费祎,如果不是刺客突然害了他的性命,以他的施政方针,修养生息,励精图治,再加上蜀国的山川之险,不要说一统天下,至少分庭抗礼,独霸一方,不会第一个出局。

读过《出师表》的人,相信对费祎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能够被诸葛亮另眼相看的人,必然非同等闲。诸葛亮其实很早就发现了费祎是个大才。225年,诸葛亮征讨南中凯旋,朝廷官员在数十里外迎接,诸葛亮对费祎青眼有加,请他上自己的车子同坐同行,“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从此,大家都对默默无闻的费祎刮目相看。

也就是在此之后,费祎开始崭露头角,先被任命为昭信校尉,经常出使吴国,每次都不辱使命。

吴主孙权是个喜欢恶搞的谐星,经常刁难蜀国使者。吴国还有一位天才辩手诸葛恪,也是一把斗嘴的高手。费祎不亢不卑,不落下风,甚至赢得了孙权的尊重。

据《费祎别传》记载:曾经有一次,孙权和他的一帮手下在宴会上用好酒猛灌费祎。看费祎喝得大醉,这帮家伙就开始套他的话,又是关于蜀国的一些情况,又问他个人的一些看法,这些问题都比较隐秘而敏感。费祎虽然大醉,但能守住底线,也就借醉装醉,决不随口乱说。等到回去之后,他回想他们的问题,然后一条条给他们列出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绝不说,吴人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回国后,他被升职为侍中。

一位通晓军机的大将军

从227年开始,费祎就跟随诸葛亮北伐,并担任参军。荀彧初事曹操,也干过这个工作。

到230年,费祎转为中护军,中护军曾经专文介绍过,执掌禁军,总统诸将,并且主武官选举,赵云曾经任此要职,由此来看,数年间,他已经迅速成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当时军中的魏延与杨仪二人矛盾很深,每次都哔哔不休,魏延甚至对杨仪亮过刀,意思是你不怕老子宰了你!杨仪是个文官,一时哭得眼泪横飞。费祎每次都坐在二人中间,不断劝导疏解。也正是因此,诸葛亮在世时,魏延和杨仪还能各尽所能,这都是费祎居中调解之功。

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为国尽忠,费祎等人智除魏延,随后又除掉了有不臣之心发表叛国牢骚的杨仪,这些不再细表。

236年,费祎当上了尚书令。《费祎别传》记载:当时国内正是多事之秋,但费祎确有过人的才能,不仅悟性高超,更能过目不忘。他可以一边听取各种汇报,一边接待宾客,期间还能饮食嬉戏,甚至下上几盘棋,但每件大事都会处理得合适妥帖。

后来董允也当了尚书令,他想学习费祎的干法,但十天下来,就发现事情“多所愆滞”,完全乱套,不是办误了,就是办差了。董允不得不叹道:“人和人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费祎的能力我确实赶不上。我每天忙得像陀螺,哪有闲功夫干点别的!”

238年,费祎升任大将军,成为蜀汉的三军统帅。

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发兵十万,杀气腾腾直奔蜀汉而来,由于兵力不足,汉中形势极为危急。费祎亲自率军从成都驰援,间道直插曹爽后方,抢占了军事要地三岭。魏军腹背受敌,这是回撤的必经之地。曹爽经过一番苦战,军兵死伤枕籍,所带去转运的牛马也几乎耗尽,曹爽才侥幸逃脱。

从此一战即可看出,多年跟随诸葛亮行军参习,费祎已经通晓用兵之道。虽然对手曹爽略显草包,但有费祎等人在,蜀国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

一位宽济博爱的治世高才

246年,蒋琬执政12年后病逝,刘禅君臣按照诸葛亮的生前安排,费祎接班,执掌大权。

前文说到董允觉得自己不如费祎,但费祎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自己比丞相诸葛亮还是差得很远,所以在执政之后,他改弦更张,要培养国力,休养生息,所以严格控制姜维的北伐欲望,“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甚至魏国发生了高平陵之变,他也不为所动。

“兴复汉室”这个有点虚无主义的政治目标在他任期内渐渐淡化。对于蜀汉的治理,他却展现出了高能的本领。

朝中一应庆赏刑威,都要经过他的手眼,政令通达,井井有条。而且在他任内,董允、杜琼、陈祗等能臣也得到重用。几年下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蜀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身居高位,家不积财,过得非常简朴。据《费祎别传》记载:他的儿子们也都是布衣素食,不坐车,没侍从,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他“宽济而博爱”(陈寿语),主政期间与吴国关系最融洽,百姓安居乐业,南中地区叛乱大大减少……

然而,一个最沉重的然而……天不假年,更准确地说天不佑蜀,费祎的生命最后定格在253年。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名刺客的出现。他叫郭循,官拜左将军。郭循本是一名魏国降将,世代居住在关西一带。在一次交战中,郭循战败被俘,为了活命,假意投降。

据说郭循原本打算刺杀蜀汉皇帝刘禅的,(要成功了对蜀汉是利是弊?)但实在是没有机会,所以退而求其次。最终在新年宴会上,郭循对二把手费祎突然出手,费祎根本没有防备,被当场杀害。

费祎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他强行中止的北伐国策,重新启动。姜维掌握军权,开始不断对曹魏用兵,蜀汉国力大损。

更糟糕的是,“自祎殁后,阉宦秉权”,一直蠢蠢欲动的宦官们走到前台,逐步把持朝政。

建国艰辛万难,灭国倒很容易。十年后,刘禅出降,蜀汉亡国。

个人感慨:诸葛身后,蜀国并非无人,刘禅也并非小说描述得那么愚暗孱弱,只是历代在推崇诸葛先生的过程中,难免越拔越高,甚至到了“状其多智而近妖”的地步。一个极其高大的形象树起来,别人就难免会生活在他的阴影里。蜀汉四相,皆有经邦济世之能,以费祎为例,即是德才兼备。今天不过是把他从角落里拉出来,给大家亮个相而已。

参考书籍:《三国志》《资治通鉴》《汉晋春秋》《费祎别传》《古今谭概》《华阳国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