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當然首先要有喫穿等的基本物質保證,否則就失去了生存的條件。但人生不是爲喫穿而來,僅僅着眼於喫穿保鍵,也未必會給人以勃勃生機。那種無歡樂、無精神寄託,無人生意義的養生,只能是越養越無生趣。因此,我認爲,在我國老人物質養生基本有保證的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提倡精神養生,十分重要。古詩中有“夕陽賽晨曦”、“勝似二月花”等佳句,以激勵老年人精神不老。

怎樣才能做好精神養生呢?首先要認識老年人的自身價值,人老了追求理想,樂於奉獻的精神不衰,只有認識到了這種價值,並去實現它,才能使自己渾身充滿活力,獲得健康而有意義的絢麗晚年。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在不斷前進,新事物不斷出現,老年人還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通,奮鬥不息,從中分享進取的歡樂和勝利的喜悅。

我以爲壯身先壯志,對名利得失要淡泊,心中無私天地寬,心情自然就會舒暢,溫馨的家庭,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會使你感到無比幸福和欣慰。如果我們在注意生理養生的同時,自覺加強精神養生,就一定會成爲身心全面健康的高壽老人。妊娠期母體七情的調節與保護,對後代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條件。怎樣把七情變化異常的致病因素變爲使人延年益壽的精神營養,尚待醫學家、心理學家及有關科學家進一步深入研究。

用大量的科學事實來加以證實;從而使祖國的醫學得到發揚光大。中、老年人在晚年容易精神老化,而精神老化對於中、老年人的健康是極爲有害的。爲了推遲精神老化的到來,有必要進行精神保養。一般說來,從出生開始,以時間爲單位計算的人的年齡被稱之爲,“年代年齡"。“年代年齡"就是這一發生髮展的基本尺度。目前,一部分國家,如我國和日本等以60歲爲界限。

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把65歲定爲進入老年期的時間標誌。所謂老化,既包括所有老年仍都共有的生理變化-一生理性老化,也包括因元氣漸傷,機體易於患病引起的病理變化-病理性老化,這種老化過程是伴隨生命的發生發展同時漸進的。40歲以後,人的多數勝器的功能開始明顯下降,過60歲以後這種變化則更加突出,但在實際上,生理年齡還受到各種先天以及後天因素的影響。

特別是在本世紀中葉,由於科學的發展,衛生條件明最改善,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傳染病及各種血管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療,人類各主要臟器的老化過程已被大大推遲。不僅有遺傳等先天因素的影響,更受到家庭教育、職業因素的影響。有的人由於身體患病,心胸狹窄,未老先衰,年齡不大就已經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工作學習效率明顯下降,精神萎摩不振。而有的人由於身體健康,心腦開朗,雖年事已高,但仍卻"眼不花,耳不聾”,有的則精力旺盛,保持着較長久的創造活力,甚至仍能作出成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