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盛銳  見習記者 陳馨懿 通訊員 韓穎

粗大的手捏着筆的瞬間,杜祥偉突然有點點緊張。

50多歲的他,還是第一次這麼認真地寫明信片,甚至緊張到差點忘了寫上收件人。

並不只有杜祥偉一個人覺得緊張和激動,他的幾十個工友和他一樣,看着眼前的明信片時,都有種生怕寫錯了字的小心翼翼。

這是留杭過年的他們準備寄回老家的明信片。

一份份暖暖的祝福,即將隨着明信片,穿越千山萬水,飛到他們思念的人的手中。

今天(1月28日)一大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和杭州郵政專屬定製的“讓愛回家”明信片,第一批送到了西湖邊(此前專題報道戳這裏)。已經有留杭過年的保安和保潔大姐寫下了對家人的祝福。

中午時分,第二批明信片來到了杭州騰達建設下屬的建築工地——之江路輸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之前,工地負責人曾聯繫小時新聞想幫留守工地的人員申請一部分明信片。“我們一共有300多人留守,其中69人是一線工人。”

考慮到工地人比較多,錢江晚報和杭州郵政部門商量後,決定把明信片和郵筒都一起送上門,等大家把對老家親人的祝福寫完後,直接寄回去。

明信片從杭州出發後,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還將和山東齊魯晚報、安徽合肥晚報、江蘇揚子晚報以及四川紅星新聞一起,五地聯動記錄其中幾個明信片送達背後的故事。

中午12點半,之江路輸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杜祥偉拿走了其中一張明信片。

“我們家今年要三地過年了。”說起過年,杜祥偉有些感慨。

去年4月中旬就從老家河南來到杭州打工的他,已經8個多月沒回家了。

今年響應號召,杜師傅選擇留杭過年,而他的大兒子也選擇留在蘇州就地過年。“老婆、小兒子,父母都在老家,今年的年算是散着過了。”

“新年即將到來之際,祝闔家幸福。”杜師傅說,他從來沒寫過明信片,落款的時候差點都忘了寫上收件人的名字,“回不去家,把心意寄回去也挺好的。”

新年,杜師傅希望大兒子能找個媳婦,小兒子學業有成。

“這張明信片是寄給我兒子的。”梁國營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明信片右下角,又讀了一遍地址,並請記者幫忙看看有沒有錯別字。

2000年,他的兒子16歲,從一個跟着他跑的小孩,變成了獨自出遠門打工的小大人。

如今,兒子已經結了婚,還有了個9歲的孩子。原本春節是梁國營最期待的團圓日。

“原本就打算回家發發壓歲錢,都包好500塊的紅包了。但今年還是算了。”

梁國營決定,打電話拜年,用明信片傳遞思念:祝全家春節愉快!

排排坐好後,大家都領到了一張明信片:

“地址要寫在哪裏?”

“愉字怎麼寫?”

“你寫了什麼,我還得想想……”

一位大哥憨厚地笑了起來:“我都多少年沒寫過字了!”

但很快,喧鬧聲又變成了寫字的沙沙聲。笑容逐漸浮現在工人們臉上,有人邊寫邊念出聲:“我要祝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等到寫完,已經有不少人迫不及待要投遞了。

一位大哥的明信片都快塞到郵筒裏了,又被工友攔住:“還沒蓋郵戳呢!”

“對哦!是不是還有郵票?”大哥趕緊攥緊明信片,翻過來看,“八毛錢的郵票,是我們交的嗎?”

“不是啦,這都是明信片自帶的!”

說話間,郵戳已經被印在了這一封封明信片上了。

“希望能快點寄到,家人們也就知道我想他們了。”

在郵筒前,工人們一塊合了影,期盼着思念能夠早日傳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