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

徐州丰县的一个公园里

几名少年模仿起流行的“晃船”桥段

没想到发生了悲剧

当天,几名少年结伴到湖边玩耍,其中3人跳上了清理湖内杂草的小船,模仿起最近短视频平台流行的“晃船”桥段,在船上来回摇摆。

然而,3名少年在摇晃过程中全部落水。

事发后,公园里的游客、公安、消防、当地民间救援队展开联手施救,3人先后被救上岸。

但不幸的是,其中一名14岁少年因抢救无效死亡。

据了解,事发前,结伴游玩的少年曾多次先后登船,并拍摄多段视频上传到个人短视频账号。

这些视频的“危险系数”逐步上升,晃动幅度增大,最终导致3名少年不慎落水。

模仿短视频平台里五花八门的动作和搞怪玩法,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2019年5月,重庆一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模仿短视频平台上流行的"跑酷",站在一栋高楼的露天平台外沿处,凌空飞跃到了另一边,周围的小伙伴还不断为他加油、呐喊。

2018年,陕西西安一名8岁男童,因模仿短视频平台上“胶带粘门”的整人视频,导致6岁的弟弟绊倒摔伤,下巴缝了十针。

2018年,湖北武汉一位父亲和女儿模仿短视频平台上的翻跟头动作,孩子的头部直接着地,脊椎受损严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针对“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研究”课题的调查。

调查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或视频,14.49%的青少年因为相信了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了财物或身心上的伤害。

此外,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网时长为5.3小时,其中每天上网时长8小时及以上的占37%。

可见青少年已经成为了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小觑。

2019年的时候,山东有两名未成年女孩在家模仿网络短视频,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因操作不当意外引起爆炸,其中,13岁女孩周哲于5日不治离世。

据周哲的父亲表示,女儿当时模仿的是一个名叫“办公室小野”的博主的短视频教程,而在相关短视频平台上,类似的视频并无风险提醒。

事件发生后在全网引起热议,“人血馒头”、“碰瓷”等说法甚嚣尘上,但种种观点总是难免让人略感些许偏激。

索性今天让我们暂时放下哀痛,摒弃偏执,心平气和的来讨论一下:

在这类事件中,一个孩子的死,到底谁之过?

如果单从法律上讲,事故的主责都是监护人来承担,监护人没有资格把责任全都推脱到别人身上。

这些事件中的孩子,父母没有对他们进行足够的安全教育,又没有妥善保管好危险物品,即使没有晃船和爆米花的视频,可能孩子也会因为跑酷或者烤鸡腿之类的其他事件而受伤。

所以,看到了本文的各位父母,多多做好安全事故教育,包括并不仅限于:水、火、高空、地震、饮食、交通、陌人生诱拐等内容。

做好未成年人的监护工作,少让孩子接触不良视频,不要自己偷懒躲清闲而让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给孩子多看看《十万个为什么》,少看点《十万个冷笑话》。

如果讲法律,孩子的父亲是主要责任,但是生活就是生活,不是判案,我们不能因为法律上定义孩子是个未成年,就说这件事孩子没有一点责任了,对么?

家长也有家长的难,生活的压力抗在肩头,没办法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

孩子闯祸了,家长可以承担责任,但是孩子失去生命的时候,除了孩子自己是没有人能够去承担的。

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论是否成年。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就毫无保护的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我其实很想说孩子自身有责任的。

但是孩子所有的认知与行为,都来自与家长、学校、社会共同的教育。

如果方方面面都教育到位,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

我无法将责任加诸到孩子身上,他们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了……

写到这里,心情挺沉重的。所有人都有责任,所有人又都有苦衷。

我觉得以上这些所有人都要为此负责,但是其实我自己也想不明白应该怪谁。

现实生活就是这么复杂啊,并不是非黑即白,事件终会过去,法律也会进行判罚,但是这种事又怎是法律所能全然囊括的呢?

以上所有这些,做好其中的某一点也许依然无法避免悲剧发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也没办法做的更好了。

但是今天我们把它拿出来讨论,就是希望人们以此为戒,再有类似事情可以改善一点点,注意一点点,小心一点点。

我们每做好一点点的改进,就可以减少无数悲剧的发生。

比起追责,我们更希望能够吸取教训……

本期编辑:杨子叶

来源:中国教育报、荔枝视频等

《安徽启蒙狗》法律顾问:何振国(安徽九华律师事务所)

相关文章